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3-06 09:171950年4月23日,刚改编不久的四十三师特务团,在驻地贵州省威宁县接到师部急令,政委陆宗棠作了战斗动员,团长卢嵩岚发出:“各连抄近路抢占团箐梁子,坚决阻击从昭通叛逃的叛匪仝登文团。”的命令。
陆宗棠身穿一套洗得发白的解放军黄色军装,腰挂一支二十响,显得格外精神。他带领三连首先赶到团箐梁子,发现敌人正从梨树沟往山上爬,三连立即抢占转老包有利地形,向敌人射击。
解放军43师特务团政委陆宗棠。
惊慌失措的敌人被打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发现阻击他们的部队不仅人数少,火力也不强,且都是些衣着不整的“当地游击队”时,在八三炮开道下,大喊大叫:“是土共,没关系,冲啊!”一窝蜂向三连阵地窜来。
“打,狠狠打!决不能让敌人从我们眼皮底下跑掉。”陆宗棠指挥三连顽强阻击敌人。
战斗激烈地进行着,后续部队也陆续到达。一连迅速加入到三连的阻击中,三连四连抢占了白岭岩主峰一线。
仝登文始终没有料到会在威宁遇到这么厉害的阻击,看到“游击队”布局后,他冒出一身冷汗,立即命令二线炮火向“游击队”阵地狂轰乱炸,企图打开缺口,伺机逃窜。
战斗在更加广阔的地域激烈展开,三连阵地是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要地。敌人在遍地乱炸后,又集中七八挺机枪和一、二线炮火向三连阵地倾泻下来。
陆宗棠指挥若定,三连指战员浴血奋战。在紧要关头,陆宗棠接过战士手中的机枪,向亡命之徒猛烈扫射,打得敌人喊爹叫娘滚下了山去。
这激烈场面,被督战的仝登文用望眼镜捕捉到,他咬牙切齿命令机枪手瞄准穿黄军装的共军指挥官射击,一声刺耳的枪声,伴随着一颗子弹击中陆宗棠下颌。陆宗棠忍着巨痛,伏在机枪上歇了片刻,再次抬头用机枪扫射阻击敌人。这时,敌人的又一串罪恶的机枪子弹从他的右胸斜穿过左腋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威宁各族人民的好儿子,解放军四十三师特务团的主要创始人陆宗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32岁。
政委陆宗棠牺牲、团长卢嵩岚身负重伤的消息迅速传遍战地,群山在呼啸,怒火在燃烧,全团指战员同仇敌忾。
二连长卢韬在三连长禄发奎牺牲后,主动承担指挥任务,他抓住有利时机,背水一战,带领全体指战员犹如猛虎下山,向三倍于我军的1200名敌军发起攻击。一时间刀光剑影,血雨纷飞,整个山谷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仝登文,这个在淮海战役中漏网逃到昭通、被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安纯三收编的国民党一七O师五一O团团长,原以为除掉“野战军派下来”的穿黄衣服的指挥官,其他人就好对付了,哪知这帮“衣着不整的土共”越战越勇,在万般无奈下,丢下死伤被俘的170余人,仓惶带着残兵败将转向逃跑了。
陆宗棠,1918年出生在贵州省威宁县一户彝族土司家庭,1934年在家乡勺乐多小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别在昭通明诚中学、成都华西大学附中、昭通中学、贵阳一中和贵州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
昭通地委书记薛韬(右一)与出席英模少数民族代表合影。
在昭通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敌后援会组织的活动,在地下党领导下,组建了昭通女中的秘密“读书会”;在贵大时,他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战地服务队”和党的外围组织“西南少数民族解放同盟”,并节衣缩食,买了三间草房为地下党活动提供场地。
1946年贵大毕业,他拒绝在威宁做官,立志教育,回到家乡任小学教员,学生家长称他为“民族之光”。
1949年3月,陆宗棠辗转贵阳来到昭通,终于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地下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受滇东特支的委派,他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和背景,打入国民党昭通保安司令部任政治部主任,恢复了《滇东日报》,发动青年学生组织进步团体“学艺社”,传播进步思想,演出革命话剧,发展威宁籍知识分子张裴然、禄发奎、安启崇等加入共产党。
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国民党昭通保安司令部十分恐惧,就在安纯三准备逮捕陆宗棠和已被列入黑名单的报社人员时,地下党组织及时安排他们撤离昭通,进入解放区会泽者海“滇东北军政干校”学习。
根据时局发展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决定在威宁组建一支游击队。陆宗棠学习结束后,带着六支队党委的信函,争取到其舅父、威宁彝族上层人士卢嵩岚等各方面的支持。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支以彝族、苗族优秀儿子为主要成员的“威宁游击团”于1949年12月中旬在龙街区勺乐多小学宣告成立,陆宗棠任政委、卢嵩岚任团长,全团有713人。
1950年1月16日,威宁游击团参加了组建以来的第一次战斗。在政委陆宗棠、团长卢嵩岚的带领下,在彝良角奎镇配合解放军五兵团十六军侦察营,围歼国民党宋希廉兵团张桐森师。战斗胜利结束后,为感谢游击团的特殊贡献,侦察营将缴获的部分枪支弹药武装了游击团,增强了游击团的战斗力。3月25日,“边纵”六支队威宁游击团改番号为四十三师特务团。
团箐梁子阻击战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战强的典型战例。四十三师师长张显扬亲临特务团驻地,对陆宗棠等8位指战员的牺牲表示深切的悼念,对卢嵩岚等 32位指战员的负伤表示深切的慰问,对陆宗棠一生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
(通讯员 翟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