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3-03 12:11原标题:转移就业形成百亿元产业——我市做活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进入腊月,乌蒙大地出现了几道独特的风景。
哪里有农民,招聘会就开到哪里,山间小镇的集镇广场上大小型招聘会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1月11日,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召开的2020年春季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万人招聘会更是提供了4.2万个岗位。
大小乡(镇)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挤满了报名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的农民。
穿着各种时尚服装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他们中大多数人是从外地务工返乡的农民,言谈中诉说着打拼奋斗的酸甜苦辣。
1月3日,在外务工奔波一年的24岁苗族小伙范泽伟回到镇雄县林口彝族苗族乡硝林村,看到宽敞明亮的新房,他激动不已。这是他花9万元的外出务工收入建好的新房。父亲在家帮他建房,他在外务工,春节一家人能在新房里过个团圆年,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范泽伟说:“2019年初,政府组织我们到安徽芜湖务工挣了钱,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家的房子也建好了,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2019年2月13日,范泽伟与镇雄县2658名贫困劳动力一样带着希望和梦想踏上了前往广东东莞、浙江永康、安徽芜湖等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的务工之路,实现就业脱贫。范泽伟选择到安徽芜湖德力西电气(芜湖)有限公司做一名生产车间的普工,如今他已成为车间的一名负责人,工资每月能拿到六七千元。春节过后,他准备承包工厂的一个车间,把更多的镇雄人带到芜湖务工,让他们也能挣到钱。
至今,范泽伟对镇雄县委书记翟玉龙在欢送仪式上的讲话犹言在耳:“要想过好日子,还得往外跑,要学好一门技术,为自己将来创业奠定基础,我们今天走出去,就是为了明天风风光光地回来。” 以前在外务工,因为没学历、没技术,工资低,工作也不稳定。现在通过政府的帮助,范泽伟的工作稳定了,收入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提高。
只要有点技术、有点见识的农村贫困劳动力,他们外出务工意愿强,各就业部门加大劳务开发力度,通过有组织成规模转移就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增收脱贫机会。“我们立足镇雄人力资源优势,把劳务输出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利器’,详细掌握用工企业的用工数量、工种等需求,建立信息台账,采取现场招聘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供有务工意愿的群众挑选,实现务工群众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2019年,我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49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88.32亿元。”镇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尤正元说。
2019年,像范泽伟一样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市有100.61万人。面对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实困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实践证明,劳务输出是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何让这百万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就业,成为市委、市政府需要破解的现实问题,让农村贫困劳动力走出家门就业,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需要,也是贫困群众的心愿。
近抓外出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了能让农民工“输得出、稳得住、多挣钱”,我市立足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以高度组织化为保障,积极搭建优质平台,组织县乡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脱贫摘帽督导员、结对帮扶干部等力量,挂钩联包到每一个贫困劳动力,大力开展精准到人的劳动力登记摸底和就业意愿调查,帮助群众算清收入对比账、掌握就业扶持政策、获取就业岗位信息、了解身边人外出务工情况,坚定外出务工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找工作,实现务工发展、脱贫致富。
对于一些贫困劳动力受就业观念、思想保守、文化素质、照顾家庭等因素影响,外出务工意愿不强,昭阳、鲁甸、巧家等地就业部门一方面加大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一方面将就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开拓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探索将扶贫车间引进到村,给有务工意愿但因家庭等原因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让就业困难人员也可以通过勤劳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云南中润服饰有限公司在镇雄县林口苗族彝族乡建设的就业扶贫车间,提供岗位近500余个,帮助当地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莫娟摄
1月8日,记者走进镇雄县林口彝族苗族乡云南中润服装有限公司开办的就业扶贫车间,缝纫机嗡嗡作响,200多名工人正认真工作,按照岗位分工,他们在各自的工位上裁剪、熨烫,缝制各式各样的服装。
23岁的舒超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踩着缝纫机,熟练地在衣服上装上拉链。几年前,舒超也远走他乡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姐姐身患重病,需要大笔的医药费治疗,要照看生病的姐姐又要赚取大笔的医药费,这让舒超犯难了。正当他愁眉不展时,云南中润服装有限公司到家乡投资办厂,舒超成了就业扶贫车间的第一批工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舒超说:“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我每月工资可以领到5000元左右,既照顾了家庭又实现了就业增收。”
48岁的张大育,家里有6个小孩,其中有3个孩子身患残疾,2019年7月份通过村干部介绍,来到公司报名,成为了车间的清洁工。“家里有困难,工厂还会给我预支工资。我没有知识文化,出去打工别人也不要我,要不是有服装厂收留我,我们家的生活还不知道怎么办?” 说起在就业扶贫车间的工作经历,张大育泪眼婆娑。
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既方便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外出务工困难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目前,全市共建成就业扶贫车间241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0639人(贫困劳动力5090人)。
从乌蒙山腹地到东部沿海,从一无所有到脱贫致富,在昭通百万劳务大军中,以范泽伟、舒超为代表的农村贫困劳动力,他们勇敢地走出家门打工挣钱,他们为昭通带来数百亿元的劳务收入,成为群众摆脱贫困最直接的抓手,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采访手记|外出就业已成为脱贫“利器”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但脱贫绝不仅仅是农村的事,自然条件差导致发展产业条件差,产业实力弱难以支撑群众受益,发展也就举步维艰。仅靠自身“一亩三分地”,贫困县(区)很难带动域内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幸福的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离不开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神。我采访了几个像范泽伟这样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的农民工,他们身上透着那股子不向贫困低头、敢闯敢拼的劲,让我深受感动。
一人就业就能带动全家脱贫,像范泽伟、舒超一样,我市广大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身“蓝领”,他们进工厂、进企业、进车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穿上“蓝工装”,他们成了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改变了城市,城市也改变了他们。从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带来的不只是身份的变化,更是生活的改善、观念的更新,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里拼搏,不断实现人生的精彩转身。他们追赶时代的列车,在城乡联动的大格局中,解决了增收致富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探索实践以群众工作为主线的“133”工作思路,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篇文章”之一,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抓实就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0.61万人,已就业84.88万人,就业率达84.37%。一个人的就业,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稳定。我市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效果明显,劳务输出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利器”。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