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昭通解放70周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赞歌

 2020-03-03 09:51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1950年3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简称“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四十三师进驻昭通,标志着昭通和平解放。随即,四十三师和到昭通的南下解放军指战员、“边纵”武装以及滇东北解放区部分干部立即开赴11个县,进行接管、建政,开展征粮、剿匪、建设新区工作。进驻各县的解放军和地 方工作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民族政策、征粮政策,对叛匪实行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方针,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了昭通历史上规模最大、清剿最难、持续时间最长、展开地域最广的军事行动。今年是昭通解放7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简称“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宣读了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华北十八兵团全部,以及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的指挥下, 1949年11月1日发起了西南战役,15日解放贵阳、30日解放重庆。由广州迁往重庆的国民党政府最后逃往台湾。

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等接受中共中央与国民党政府代表4月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及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对西南国民党军政人员发出的“四项忠告”,宣告起义。12月下旬,解放军取得成都战役胜利,歼灭了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27日解放成都。

之后,解放军四兵团十三军、四野战军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一五一师和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一部,奉中央军委命令,在滇南歼灭由国民党二十六军及第八军的7个师合编的第八兵团3万余人。

西南作战胜利结束,共歼国民党胡宗南集团、汤尧兵团及其他敌军90万人,解放了四川、云南、贵州、西康4个省。

但是,国民党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梦想以西南作为“反共复国”基地。蒋介石于1949年11月14日至12月10日先后在重庆和成都,亲自部署其“大西南应变计划”:密令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保安副司令韩文焕派遣大批武装特务,携电台40多部,秘密潜伏贵州各地活动;令西昌警备司令贺国光在西昌建立“西康省政府”。1950年1月28日,又派已经逃到海南岛的胡宗南飞抵西昌,成立西南长官公署,坐镇指挥“西南游击战争”,在川、滇、黔、康边区收罗残兵败将及地霸土匪武装,建立反革命基地,发动反革命“总体战争”,其重点放在四省交界地区,昭通恰在四省交界的中心地带。1950年3月初,蒋介石又派蒋经国和国民党总参谋长顾祝同、国民党空军总司令王叔铭等飞抵西昌,落实其“应变计划”。

就在解放军势如破竹,向国民党反对派发起最后攻击的形势下,云南省昭通地方封建实力派代表人物龙绳曾和国民党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东昭区警备司令部司令安纯三接受中共滇东北地委、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滇东特支、民盟云南省委的谈判条件,宣布起义。

起义虽然避免了军民的伤亡和战火的破坏,但是封建官僚体制却完整地保留下来。人民盼望和平,盼望永久的翻身解放。

1950年3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三师举行入城仪式,标志昭通和平解放。

1950年3月3日,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四十三师进驻昭通,标志着昭通和平解放。随即,部分南下解放军指战员、“边纵”武装,以及滇东北解放区部分干部也相继入昭,与四十三师胜利会师。同月,中共昭通地委、昭通专员公署、解放军昭通警备区(四十三师兼)先后成立。“边纵”二支队六团改编为昭通警备区基干团,“边纵”六支队威宁游击团改编为四十三师特务团,1949年12月初进驻鲁甸县的“边纵”六支队三十二团划归四十三师一二七团指挥。

中共昭通地委和四十三师党委,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第四兵团党委:“军队必须牢固树立起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思想,要以军队为主要力量,立即进行城市接管,改造起义部队,征收公粮,剿灭土匪,建设政权,开展新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立即开赴昭阳、鲁甸、会泽(今曲靖辖区)、巧家、镇雄、彝良、威信、盐津、大关、永善、绥江11个县,进行接管、建政,开展征粮、剿匪、建设新区工作。由于反动势力活动猖獗,围绕着接管与反接管、征粮与反征粮、对国民党起义部队的改造与反改造斗争十分尖锐,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起来的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驻昭解放军部队学习党的剿匪政策。

1950年4月初,中共云南省委书记、解放军四兵团兼云南省军区政委宋任穷,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解放军四兵团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陈赓,特邀龙绳曾、安纯三赴昆明,对他们弃暗投明、站到人民方面来的功绩寄以慰勉。希望他们带领所部接受整编,支持地方政府工作,真正成为人民中的一员。但龙绳曾、安纯三在反动思想支配下背信弃义,拥兵自重,在公开打着“起义”旗号的同时,又暗地里秘密接受国民党蒋介石的委任,与区内外土匪相勾结,组织名目繁多的“抗粮军”“反共救国军”“反共自救军”等数十个反动组织进行反革命暴乱,袭击解放军和地方工作队,暗杀党、政、军人员和各族人民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武装抢占威信、绥江两县城,公然对共产党领导的新生人民政权进行挑衅。

进驻各县的解放军和地方工作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民族政策、征粮政策,对叛匪实行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方针,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了昭通历史上规模最大、清剿最难、持续时间最长、展开地域最广的军事行动。在历时5年零7个多月的征粮、剿匪、建政斗争中,解放军投入参战部队1.5万人,参加的民兵和农协会员近20万人次。进行大小战斗597次,武力解放绥江、威信两县,歼灭土匪37541人(其中毙匪2292人,伤匪923人,俘匪13582人,投诚自新20744人),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昭通的残余势力,使蒋介石企图发动和建立“西南总体游击战”“西南反攻大陆基地”的阴谋破产。

“边纵”指战员。

为了昭通人民的彻底解放,解放军四十三师一二九团政委李锋刚、参谋长曹瑜瑛,一二八团副团长郝世贵,特务团政委陆宗棠等300多名优秀的部队指战员、地方干部、民兵和联防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02位部队指战员、地方干部、民兵和联防队员光荣负伤,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在剿匪建政的同时,昭通各级党政军组织,积极筹措物资、平抑物价、保障供给、稳定金融,带领全专区各族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退押、土地改革、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群众性运动,抽调部队,支援解放西藏,赴朝参战。用了3年时间,基本实现对全专区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奴隶制、封建制并存的昭通,一步跨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实现了社会制度和人民翻身做主的根本性变革。

剿匪斗争既是解放战争的继续,又具有与解放战争不同的特点,是彻底摧毁地方匪霸反动势力的决战。正如时任西南军区政委邓小平所指出的:“剿灭土匪是巩固革命胜利的基本环节之一,这个斗争较之我们3年来所进行的大规模作战是同等重要和光荣,而且更为艰苦与复杂……只有当我们不但歼灭了土匪,而且组织和发动了农民群众的时候,我们才有真正的和可靠的胜利。”

(通讯员 翟昭明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要闻 昭通解放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