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见证精准扶贫的战斗精神 ——镇雄新闻网记者走基层助脱贫采访见闻

 2016-05-07 09:37  来源:

 踏着春天的脚步,在生机勃发的镇雄大地上,脱贫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一座座别墅式新居布满乡村,一个个昔日穷村正在美丽蝶变,一个个产业正在勃勃兴起……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季节。穿行于乡村田野,行走在脱贫攻坚一线,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人振奋,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让人流连——笋子村的千亩竹笋基地,瓜乌村的山间小洋楼,乐利村的整村推进势头,德隆村的农家乐,岩洞脚的苗族民居……

近10天时间,采访6个乡镇6个脱贫攻坚示范村。记者看到和感受到的是“村村有变化,村村又不同,村村都相同”。变化的是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群众观念、素质的提升,不同的是产业建设各具特色,工作措施各有千秋。相同的是,工作精准、干部干事、群众上心,目标一致——“用干部的脱皮换群众的脱贫”。

2015年8月,镇雄县委书记翟玉龙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到2018年,“县摘帽,村出列,人越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5年底,镇雄县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有28万人,遍及20个贫困乡镇196个贫困村。镇雄的贫困人口占昭通市的25.2%、占云南省的6%,时间紧、任务重,脱贫攻坚如何冲出重围?底气在哪里?

采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精准、示范、实干”。

“这回扶贫很对路,缺啥子补啥子,项目精准连人也精准。”在雨河镇乐利村采访,谈到对扶贫的看法时,村民如是说。

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对此,县委、县政府牢记于心、各级干部牢记于心。

2015年,县委、县政府未雨绸缪、精心组织,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全面打响脱贫攻坚大决战,扎实推进了66726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就是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凝聚了“谁来扶”的合力,完善了“怎么扶”的措施。简言之,就是对象精准、帮扶精准、措施精准。

精准扶贫才能实现精准脱贫。该县在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驻村队员、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到了真效。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因群众需求施策,因地制宜,区别不同情况,集中力量下猛药治重疴,既贯彻落实了上级精神,又切合了群众意愿。

抓示范,解决工作方法问题,打造“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示范借鉴。采访中,我们感受到,打造的省、市、县、乡级示范点,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立了标杆、树了榜样,引领带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

“这回挂钩的部门、驻村的干部都实在。有的干部来了十天半月都没有回家。”这是在采访中,群众对干部的评价。

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要落到实处,关键要有一支敢拼敢干敢担当,敢于脱皮掉肉的脱贫攻坚队伍,将脱贫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

采访中,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乡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身影,他们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或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或在项目建设现场监督指导;或在农家院落开展政策宣传……

19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148家帮扶部门挂钩196个贫困村,8993名干部职工与92617户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干部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我们就是要宣传好政策,让全村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以实在的行动合力攻坚,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以古镇岩洞脚村采访,村支书马宗毅说。

干部脱皮,群众脱贫。各级干部脱贫攻坚信心坚定,作风深入扎实,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两学一做”,通过“两比两看”,脱去身体之“皮”,作风之“皮”,争当脱贫攻坚的“突击队、排头兵”。

风好扬帆正当时。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雄的脱贫攻坚,省长、市长把示范点确定在镇雄的芒部松林和以古的岩洞脚,以示决心和标杆。镇雄县已进入新的发展黄金期、机遇叠加期,只要全县干群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敢拼敢干、敢于担当,朝着既定目标笃行前进,就一定能够创造不负良心不负党的辉煌业绩,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新镇雄的伟大胜利。

◆通讯员 吴长宽 吴长彬

程 洪 余秋霞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