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3-02 11:02大关县致力苗族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编者按:
年头月尾,很忙;数九寒冬,很冷。但是,我们又要在路上奔跑了,这是一名记者的使命。
在《记录 扶贫一线》栏目策划会上,已经奔跑得精疲力尽的同事认同了这样一个事实。“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在纸上;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在路上。”多年前风靡媒体界的那句话,尽管已经逐渐淡化,但作为一名记者,不断在路上奔跑,是一个行业不可改变的形态。
我们又一次出发,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去!
从革命老区镇雄、彝良到金沙江畔的永善、巧家、盐津,再到腹心地带的昭阳、鲁甸、大关,我们记录那些耳熟能详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提升、控辍保学、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动力转移就业、产业扶贫等词汇;我们走进那些鲜为人知的敲帮坪、漂坝、笔花、六道崖等地方,扶贫以村为基本单元,但我们的脚步抵达这些更为高寒、边远的自然村落、村民小组,因为它们是脱贫攻坚必须补齐的短板;我们关注那些凝聚心血的一组组数字,6.37万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23个集中安置区(点)安置5.24万户23.06万人,转移就业84.73万人、就业率84.22%,贫困发生率降至3.98%;我们讲述感人至深的在扶贫路上奔跑的故事,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叠加成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在脱贫攻坚这一历史重大事件中,那些词汇与数字带来的温度,那些人物与事件产生的力量,正改变着乌蒙山深度贫困片区昭通的面貌。这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每一个战斗在扶贫一线的工作者交出的时代答卷,每一个人都会为这份答卷欣喜甚至自豪。因为,他们用时不我待的精神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问。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2019年底,昭通实现7个县(区)脱贫摘帽、624个贫困村出列、40.07万贫困人口脱贫。
2020年初,昭通还有1个贫困县未摘帽、18.76万人未脱贫、103个贫困村未出列。
我们仍将一同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奔跑,一个忙碌的昭通必然蕴藏着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脱贫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2020年的第一天,天空放晴。海拔2200米的大关县玉碗镇火地村敲帮坪村民小组,远处山顶的积雪慢慢融化着。
这样的气候在冬季并不多见,韩庆光忙着收拾屋里屋外。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在镇上读中学的孙子马上放寒假,到时候,一家人就要搬迁到距离昭通中心城市不到20公里的靖安易地扶贫搬迁跨县区安置区,在那里过2020年的春节。
敲帮坪村民小组居住着28户苗族村民,这个纯苗族村落地处高寒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居住环境恶劣,村民受教育程度低下。类似敲帮坪的村落,是大关县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群众生存状态的典型。大关县地处昭通腹地,自古以来的滇川要道,但居住在关河两岸高山区域的少数民族群众却没能跨过关河,走得更远。
据2019年8月5日“国办系统”导出数据,大关县有建档立卡贫困苗族群众1809户7849人,仍有862户3649人未脱贫出列。
2016年,大关县委书记陈刚到少数民族地区调研,“我跑过的村,每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就有1户苗族居民,苗族同胞脱贫任务重,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确保脱贫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大关县少数民族脱贫攻坚专题会议上,陈刚如是说。
较早时间,火地村冬天早来晚去,这里的村民化雪取水,照明用煤油灯,交通运输靠人背马驮,到集镇购买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天没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真正的“两头黑”。在2016年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之前,虽然建设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因此,在精准脱贫的“五个一批”中,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最佳选项。“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开展工作时,困难程度远比预估的还要大。”大关县委常委、副县长熊兴兰说。
践行初心,用脚步丈量民意
韩庆光的儿子韩普元在外务工,拆除居住多年的茅草房盖起了水泥平房。因为好不容易才建起来的新房,当镇、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韩庆光拒绝了搬离敲帮坪。实际上,少数民族群众拒绝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多种多样,故土难离只是对现有生活生产资源的不舍,看不到未来的模样才是真正不愿搬离的原因。于是,大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后,决定组织苗族群众“走出去看看”。
2016年3月1日至4日,56名苗族群众代表分成两个组从大关出发考察。作为考察成员之一,韩庆光去到的101基地,是199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跨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大关县、永善县高寒偏远山区以苗族居民为主的贫困居民的搬迁地。20年过去了,101基地已经建成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柏木河村民委员会,在这个没有冬天的地方,1300多户村民骑着摩托车到茶山采茶,孩子们就近上学。与韩庆光一道的29名苗族群众代表感慨万千:“走出大山,才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一次考察并不能完全解开少数民族群众离开故土的结,易地扶贫搬迁被称为扶贫工作的“硬骨头”,高寒边远、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最硬的那一块。
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的几年时间里,大关县委、县政府“不抛弃、不放弃”,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用脚步丈量民意,主要领导多次到少数民族地区宣讲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居民谋划迁出地产业发展,并由两名副县长分别主抓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工作,抽调包括扶贫工作队员和驻村脱贫摘帽督导员在内的10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进村入户不厌其烦开展工作。
目前,大关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计划县内安置基本结束,各项“清零”工作全面完成;春节前,大关县易地扶贫搬迁的293户苗族群众将全部入住靖安新区,韩庆光一家会在这里过跨县区搬迁后的第一个春节。
搬走村子,搬得走文化留得住青山
2019年11月30日11时许,雾锁深山。
大关县木杆镇漂坝村三江口安置点,48岁的韩有芝坐在回风炉旁,等待孙子放学归来。
2018年4月,韩有芝一家与40多户苗族村民一道,从两公里外的三江口村民小组搬迁到安置点。生活形态的改变不仅是由火塘变成了回风炉、杈杈房变成了串架房,就连生活方式和生产资源的用途也发生了改变。丈夫杨兴洪外出务工,韩有芝接送上学的孙子,偶尔在附近打打零工。耕种了多年的8亩林地、2亩耕地,除留下很少部分种植蔬菜外,全部流转给村集体经济公司种植筇竹。
据木杆镇副镇长龚圣瑜介绍,三江口安置点是大关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县内安置点之一,从规划到建设,将苗族文化融入到民居、广场、道路等设施中。2019年6月7日至9日,三江口安置点举办第35届苗族花山节,穿针、接麻、射驽、拔河、长跑等活动,让韩有芝找回了在三江口老家的感觉。不同的是,她不用再在土地里劳作了,大关县森茂农民种植合作社等几家合作社对搬迁户迁出地的土地代耕代种,三江口安置点172户居民的500多亩土地种植了筇竹,5年后的收益将归搬迁户所有。
2017年9月13日,陈刚徒步山路5个多小时,来到海拔2800多米的高桥镇太华村夼氹坪村民小组,讲解国家方针政策及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实惠,部分村民深感忧虑:“搬出去吃什么?”这其实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下半篇文章”,此时,这篇文章怎么做,陈刚已经胸有成竹,将迁出地资产盘活和迁入区就业相结合,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流转,盘活搬迁户的“三块地”,解决搬迁户后顾之忧。
伴随着2020年春节的来临,韩庆光即将告别敲帮坪,他常年放牧的地方,已经种植筇竹,要不了几年,四周荒凉的山坡将绿意盎然。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