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1-20 11:05编者按:春节临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再一次背着沉重的行囊,走在这条回家的路上。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回家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艰辛,有喜悦,有坚持。拥挤的车站内,那些归心似箭的人们,挤着、挨着,脸上千百种表情,每种表情的背后都有各自回家的故事。
千里回家路 176名学生的春运专车
1月4日,寒冷的清晨浓雾模糊了前路,风呼啸着。在安徽省芜湖技师学院门前,3辆昭通交运镇雄分公司的客运大巴车停在校门口,学生们带着回家过年的行李陆续上车,镇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芜湖县人力资源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早早地来到学校帮助学生们扛行李、搬物品,护送该校176名镇雄籍学生回家过年。虽然天气寒冷,浓雾弥漫,场面却是十分温暖。
这批回乡的学子主要来自镇雄县泼机、罗坎、林口等5个乡(镇),芜湖距离镇雄1800多公里,学生们坐车时间长达30余小时。为了让安徽芜湖技师学院就读的镇雄籍学生平安返乡过春节,避开春运客流高峰期,学校提早谋划筹备,专门预定大型客运汽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与昭通交运镇雄分公司就行程时间、学生人数、行驶线路等进行了详细交流和周密安排,制定了安全预案,选派责任心强、熟悉路况的工作人员与老师随车护送。
半个多月前,镇雄县罗坎镇花园村的刘云每天都会翻看日历,常常掰着指头计算日子,没事就跟同学们到处打听几号放假,怎么回家去?从2019年7月份离开镇雄到芜湖技师学院就读机电一体化专业已经快半年时间了。这半年的学习让她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踏上了回家的归途,她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刘云说:“虽然坐车很累很辛苦,但是可以马上见到爸爸妈妈,内心是非常开心的。”
几年前,原本在昭通市民族中学就读高一的刘云因病无法继续读书,经过几年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可是再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她已经跟不上进度,无奈只好选择辍学回家。
半年前,刘云还在惆怅迷茫自己的前途命运何去何从,挂钩联系罗坎镇花园村的扶贫干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告知她可以去芜湖技师学院就读。可以再次回到学校,刘云高兴不已,跟父母商量后她重新踏上了求学路。就读芜湖技师学院,刘云不仅每学期2800元的学费全免,学校每月还发600元伙食费和100元水费,就连日常的生活用品、回家、返校的车费都是由学校提供,现在能够继续读书,刘云感激不尽。
走出大山,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一向内向不愿意外出的刘云逐渐开朗起来。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这半年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她目不暇接,感受到了芜湖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变化,感受到了江南鱼米水乡的魅力,从没有坐过船的她,第一次坐船的喜悦让她记忆犹新。看到了镇雄和芜湖的差距,刘云说:“在芜湖技师学院读书我不仅获得了国家助学金3000元,还获得了‘雨露计划’3000元的资助,在学校吃住也是免费的,我一定好好读书,学一门技术,不辜负政府、学校和老师们的关心和期望。”
一路上,虽然天气寒冷,可是车厢里学生们说说笑笑,大家谈着各自的学习、生活、老师们的关心帮助,一路的舟车劳顿也不觉辛苦。
18岁的吕林是镇雄县木卓镇环山村人,初二时,在学校成绩都能排到班里前20名左右,因为青春期叛逆,一时冲动说不读书了就不读书。辍学后,他到全国各地打过工,做过搬运工、流水线工人、理发店学徒等。他对自己当初放弃学业的行为后悔不已,打工的经历让他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吕林说:“每次听到以前的同学考上了好的大学,我都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要是不辍学现在我也是大一的学生了。”一路上,吕林和芜湖技师学院的老师王培恩交谈甚欢,吕林给王老师介绍着镇雄的特产,叫王老师一定要去尝尝镇雄的猪脚米线。
刚到芜湖时,天气很热,又想家,班主任为了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吕林说:“这学期很充实也很开心,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自己也成长了不少。”
在镇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芜湖县人力资源服务站站长宋云的眼里,吕林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最开始认识吕林时他长长的头发,扎得高高的,行为举止看起来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没有什么差别。经过半年学习,吕林把头发剪了,不再追求标新立异,对老师也毕恭毕敬,学习上认真努力。军训期间也获得了优秀学员的表彰,元旦晚会上被表彰为优秀学生,他还担任了机电一体化班的班长。
“回家”二字写来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再与春节相遇,它的味道似乎变得更温馨,让人忽视了归程的疲累,也忘却了学业的艰辛。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学生们到达镇雄县城,终于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大家互道珍重,既不舍又激动,不舍朝夕相处5个多月的老师同学,激动的是马上要见到的家人。
追梦路上,他们没有回不到的故乡,也没有去不了的远方。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