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1-08 09:56“挪穷窝,摘穷帽,奔富路。”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边远高寒山区,住进集中统一修建的宽敞亮堂楼房里,开发公益岗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昔日的贫困户成了产业工人……在镇雄县旧府街道南苑社区,5200多名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开启了自己的幸福新生活。
“我家原来住在麻塘,是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地方,一块地种不了几株包谷,种的时候背起下,收的时候背起上。背一回包谷回家要一个半小时。一天背五六回包谷就天黑了。”
镇雄县旧府街道办事处松林湾村麻塘村民小组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搬迁户赵高先说,在麻塘住的时候,水、电、路不通,娃娃上学不方便,读书娃娃早晨五点钟就要起床去学校,自己辛辛苦苦种一年地,纯收入只有八九百元。
赶上党的好政策,2019年7月,建档立卡贫困户赵高先家一家三口被搬迁到了南苑社区。赵高先安排在南苑社区做保洁工,每月工资一千五百元。
“ 现在做保洁工作比起在老家种地,轻松了很多,收入却翻了几番。”谈起搬迁后的生活,赵高先幸福满满。他说,要好好享受幸福的晚年。
与赵高先不同,从林口彝族苗族乡熊贝村搬来的蔡连树选择搞室内装修,自己创业,需要人手的时候,就在小区找贫困群众帮忙,付他们工钱。
“我来到这个地方很好,生活条件、各方面环境是相当好,比老家好得多。每个月现在有七八千元的收入。”蔡连树表示,要靠自己努力地拼搏,过好幸福人生。
南苑社区于2019年6月28日开始搬迁入住,共入住1129户5248人。搬迁群众来自12个乡(镇),为了让他们适应新生活,镇雄县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县委县政府及旧府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围绕党建带群建,抓好‘优质服务’确保搬得进;围绕党建聚合力,抓实‘精细管理’确保稳得住;围绕党建促产业,抓细‘产城融合’确保能致富。”旧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赵刚说。
“我们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社区视为自己的家园。我们用心用情为每个老百姓服务。多次召开群众会,教育引导他们怎样操家理务,怎样使用电梯,怎样用电用火,注意安全。我们社区是网格化管理,下设四个片长,十六个栋长,一个片长管四个栋长。”旧府街道南苑社区党总支书记赵高彦说。除了帮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社区生活,南苑社区还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联系重点项目工程,为他们量体裁衣,需要什么岗位就送什么岗位,小区里面为他们提供保安工作和保洁工作。
为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2019年9月26日,镇雄县就在南苑社区举办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万人安置区”专场劳务招聘会,来自省内外82家企业带来21000余个岗位上门招聘,许多搬迁群众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镇雄县借助县级劳务平台,引进了潮州宝涛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建厂,利用闲置车库建设扶贫车间,引导和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们公司在鲁家院子开了服装厂,主要目标是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找到一份工作,也为企业弥补工人不足的情况。培训完,工人(月)工资可以达到三千元左右,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镇雄县按照“承包地确权到户、集体地及资产股权到户”的思路,对搬迁户迁出后,原有承包地、林地、宅基地承包关系维持不变,享受原有各项惠农政策补贴。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依法采取转包、互换、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将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流转,盘活承包地经营权,实现“三地”生钱,切实保障搬迁户的合法权益。
“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可通过就业创业赚钱,进一步盘活‘三地’生钱,坐拥商铺盈利,使贫困户口袋更鼓胀;通过搬迁,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交通、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就业创业更容易,收入更丰厚,教育资源更丰富,儿孙更成器,由此提高生活品质,彻底斩断穷根,走上小康之路。”镇雄县易地扶贫搬迁办驻点代表张晓说。
镇雄县因为人口众多,山高坡陡,有的地方气候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不同程度存在。“搬不动大山就搬人”,镇雄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发展、群众较满意”目标,规划建设6个进城入镇集中安置点。同时,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的思路加快推进配套商铺招租、扶贫车间、配套产业园建设,搬迁群众培训就业、财产和“三地”处置,搬迁群众的就学、就医、低保衔接等相关工作也在同步开展。2019年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共涉及搬迁群众9638户44241人,分别安置在县城旧府鲁家院子二期、高山大地、南台泥噜坪和碗厂、以勒、母享3个乡(镇)的集镇共6个安置点。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迁后,群众走上了新征程,开启了新生活。
(通讯员 吴长宽 吴长彬 碎金 申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