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脱贫纪事|贫困户阿鹤

 2019-12-24 10: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阿鹤的妻子患有糖尿病,老两口都上了年纪,唯一的一个女儿也已经外嫁,平日里,老两口的主要生活来源全靠阿鹤一人在土地里刨挖。因为妻子长期需要注射胰岛素,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前两年,村委会民主评议将阿鹤夫妇俩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近两年扶贫政策好,政府想方设法提高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通过“八个一批”政策扶持,贫困户通过各项措施实现脱贫。

就拿阿鹤来说,通过健康扶贫政策,看病报销比例增大,这为阿鹤夫妇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危房改造政策,为阿鹤解决了多年房屋存在漏水的问题;去年政府统一组织群众广泛种植洋姜,增加贫困户产业收入,阿鹤仅仅种植了一亩多地的洋姜,就收入了4000多元。按照脱贫攻坚人均纯收入标准,完全依靠生产经营性收入来实现脱贫,这对于阿鹤来说还的确有些勉为其难。

考虑到阿鹤经济收入微薄,村委会又通过公益性岗位扶持政策将阿鹤聘任为生态护林员,月薪500元。这样一来,阿鹤的收入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不,新年伊始,尝到了种植洋姜收获甜头的阿鹤早早地就流转了村子里十多亩闲置的撂荒土地,全部种植成了洋姜。金秋时节,望着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十多亩长势良好的洋姜苗子,碧绿粗硕的杆儿上开着一朵朵橘黄色的花朵,在微风的轻抚下摇曳多姿,阿鹤眯缝着眼睛甭提有多开心了。

因为种植量大,阿鹤怕到了洋姜收获期一时半会儿采挖不出来,他们夫妇俩就先人一步,笨鸟先飞。每天天不亮就早早地在田野里开始忙活起来,妻子用镰刀砍洋姜秸秆,阿鹤用锄头采挖,好不忙碌。

阿鹤种植的洋姜株距合适,产量惊人,仅三两天功夫,就采挖了二千多公斤。

洋姜收购要求要洗掉泥沙,而且要用编织网袋来装,便于识别,以防作弊。他们夫妇俩白天采挖,晚上就装袋。仅仅一次就卖了两千多元,看着自己通过劳动赚来人民币,虽然累得直不起腰,但他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这天晚上,他们夫妇俩一人张着网袋,一人用铁锹铲着洋姜朝网袋里装。装到一半时,阿鹤突然灵机一动,对妻子说:“我们不是还有一大堆没人要的小土豆吗,把那些小土豆加到袋子中间卖了去。”“怕不敢吧?万一让人家发现了就不好了。”阿鹤妻子说。

“有啥不敢的,这土豆和洋姜颜色都差不多,又不是石头,怕什么怕?一个袋子里加一点,几袋子就加完了。”阿鹤边说边铲着土豆朝袋子中间填。中间加着土豆,四周装着洋姜,封好袋口,一点也看不出问题来。果然十几袋子就把墙角的那一堆小土豆加完了。

第二天售卖时,他们和往常一样,过好称就给商贩帮忙装车。接过钱,望着收购洋姜的车辆离去,他们夫妇俩相互做了个鬼脸,就又去田里采挖洋姜去了。

在接连卖了三四次洋姜以后,阿鹤就卖了上万块钱。因为害怕土地上冻,他们夫妇俩每天起早贪黑地在田里拼命干。不几天,场院里就码着一排排装好网袋且摆放的整整齐齐的洋姜。

只是和往常不同的是,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收购商上门收购洋姜,眼看着一辆辆收购洋姜的车辆从门前开过,却没有人再收他的洋姜了。

阿鹤因为心里有鬼,他就又拦住另外一个从未收购过他洋姜的车辆:“你还收不收洋姜呀?”商贩说:“当然收哩,大量收购。”“那你把我这些洋姜也拉走吧。”阿鹤递上一支香烟,指了指场院里的洋姜说,“我这洋姜好的很,又大又干净……”商贩接过阿鹤的香烟说:“要收可以,但是你的洋姜我要倒出来先看看质量再说。”说着,没等阿鹤回过神,小贩就解开袋口,将两三袋子洋姜倒在了场院里,只见袋子里倒出来的除了部分洋姜之外,还有几颗焉不拉叽的白萝卜。

(作者:陈 亮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崔鹏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崔鹏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