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19-12-13 14:39王福满和同学在新修的宿舍里。徐前 摄
冰雪总会消融,而舆论的风暴却只负责摧毁。
2018年1月,因在上学路上结了一头冰霜,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填转山包村的10岁男孩王福满引发各界关注,也被网友称作“冰花男孩”。今年12月8日,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在网上发文称,自己想申请贫困户的资格,同时给家人争取村中公益性岗位的名额,但是都没有被批准。该村村主任王刚明则表示,王刚奎家的贫困户评定资料他已经递交过,但是不够评定标准未被获批。
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冰花男孩”时隔一年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但这种关注中难免有人把“冰花男孩”当成了一个可以吸引流量的标签,当自己成为被利用以达成目的的工具,对于尚未成年的王福满而言,这种曝光所导致的过度关注无疑是一种伤害。
过度网络曝光事件中,人们或鉴赏、或同情、或唾骂,但无论围观者出于何种心态,带给被曝光者的影响都将是难以磨灭的。炒作、消费“冰花男孩”毋庸置疑是不道德的。同时,即使是怀着良善的同情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应当以平视的角度,而非时时处处显示自己优越。
幸运的是舆论在更大程度上激发着人们的善念,推动着整个社会给予类似“冰花男孩”的更多的孩子以关怀。“家里以前是土盖的房,现在是砖盖的房。我的家里有客厅、厨房、厕所,有两层楼,客厅里有沙发、烤火的茶几、电视……之前的家只有一台沙发、一个小桌子,还有一个碗柜。”搬进100多平方米的两层砖房生活的王福满,脸上的笑容是真诚的。
“冰花男孩”只是一个偶然的特例,但舆论的关注让人们为改变不足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交通、住宿、饮食以及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等各个方面,当下的中国不只一个转山包小学在改变。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快速路上,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理性的舆论关注有助于事件的处置、问题的解决,肆意的风暴却只朝着极端的终点前行。集聚点滴爱意,让温暖常驻;用温情消融冰花,打开希望之门,岂不更好?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