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与敦煌结缘的三位云南文化大家

 2019-12-07 23:14  来源:@YNC自然与文化

丝路敦煌

茶马云南

关山万重

艺脉神迁

历史上云南与敦煌的缘分颇深

在不同的时期,赵声良、姜亮夫及袁嘉谷这三位云南文化名人串起了云南与敦煌的不解情缘。

2019年5月24日,云南昭通人赵声良先生被正式任命为敦煌研究院院长,成为新一代敦煌研究院掌门人,这将使敦煌与云南的联结更加紧密。

赵声良

赵声良 ,1964年8月出生,云南昭通人。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198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开始了长达30年的守护敦煌生活。2003年获日本成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美术史研究),归国后再次投入守护敦煌的事业之中。发布论文100余篇。出版了《敦煌壁画风景研究》、《敦煌艺术十讲》等十余部著作。

在敦煌学界,赵声良先生著述等身、造诣颇丰。他先后在敦煌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一直致力于敦煌壁画的研究,在敦煌美术史研究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对敦煌书法的研究更是有开启后学之功。

赵声良先生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三年级时,从《中国青年报》读到一篇报道,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段文杰呼吁大学生去敦煌工作,发展敦煌事业。“当时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我觉得中国的学者应该把敦煌研究好。所以看到报道后就想,我有美术功底,又喜爱敦煌艺术,为什么不去敦煌工作,为敦煌学研究做点事呢?”

一腔青春热血的他,毕业前赵声良尝试着给段文杰写了信,没想到很快收到了段院长欢迎和勉励的回信。赵声良的父亲在故乡昭通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一封接一封写信劝儿子回云南,担心自己毕业回家后被家人劝说下改变主意,铁定了心的赵声良索性直接背着行李,义无反顾的登上开往甘肃的火车。

1984年7月

20岁的赵声良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只身来到莫高窟

从此敦煌研究队伍里多了一位云南人


中文系出身的赵声良被安排在《敦煌研究》杂志工作。这份1983年创刊的杂志,记载着赵声良的青春年华,后来它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学术期刊,也见证了中国学者在敦煌学研究领域的进步与成就。

现在,赵声良是《敦煌研究》的编辑部主任,他编的这本杂志被哈佛大学等海内外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订阅。“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已渐成为历史,今天的敦煌研究者们更赞成季羡林先生的主张——“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最新一期《敦煌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

赵声良后来主攻美术史研究。在日本获得美术史学博士学位后,再回到敦煌,对敦煌洞窟进行美术史学的研究。

1998年,赵声良与马世长、曾布川宽先生在京都

2005年,《敦煌壁画风景研究》正式出版,这是赵声良先生的代表作。此书对敦煌石窟自北朝到元代壁画中的风景因素作了全面调查,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力。在《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一书中,赵声良以飞天艺术为核心,探讨了佛教艺术从印度到中国的发展演变,揭示了佛教艺术的传播发展过程中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

赵声良的愿望就是写一部完整的《敦煌石窟美术史》。在此基础上,让我们对中国的美术史,至少是宋代以前的部分,几乎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终于在2014年春天,他率领研究小组完成的《敦煌石窟美术史·十六国北朝时期》正式出版。

赵声良主要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及中国美术史,特别是对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故事画、飞天艺术以及敦煌写本书法艺术有专门研究和独特见解,出版了《敦煌壁画风景研究》、《敦煌艺术十讲》等十余部著作。其中,《敦煌石窟艺术简史》还被评委年度“中国好书”,为敦煌艺术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悠悠35载岁月,赵声良脚踏实地,探幽发微,从《敦煌研究》编辑做起,继而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继而为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再到如今的敦煌研究院院长。

赵声良院长在2019敦煌云南大学展上为大家讲解

春华又秋实,青丝变银发,记载了他献身敦煌研究的青春年华,赵声良已成为当今敦煌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

抚今追昔

另一位云南人

也为敦煌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付出毕生心血

姜亮夫

姜亮夫(1902-1995年),著名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师,后又拜章太炎为师,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

1935年,姜亮夫筹款自费去了法国留学,原计划到巴黎大学攻读考古学博士学位。

姜亮夫先生在欧洲留学照

当他在巴黎的博物馆、图书馆里看到了数千卷敦煌文物和经卷,感到“整个中国文化都在敦煌卷子中表现出来”,毅然决定放弃其他研究计划,把一切可能接触的中国珍贵文物拍照、拓摹、抄录带回祖国,为祖国保护和抢救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法国抄录文物期间,在巴黎国民图书馆内每拍一张照片要付14法郎,姜亮夫先后拍了3000多张,为此他放弃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住最便宜的旅馆,早晚吃白菜煮大米稀饭,中午在图书馆啃干面包、喝白开水。

查找了流散在法、英、意、德的中国文物索引、目录,并进行认真的抄录、拍照和拓摹。完成一部书稿需要四道工序,手工抄录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姜亮夫有时候一天只能弄出一两行,他的视力为此下降了600度。

姜先生研究敦煌几十年,贡献了很多敦煌文献,如《瀛涯敦煌韵辑 》、《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莫高窟年表》、《敦煌学概论》、《敦煌学论文集》、《敦煌碎金》等名篇,其中《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敦煌学的著作,为我国后来研究敦煌学的人提供了基础方向。

姜亮夫先生所著的《瀛涯敦煌韵辑》

与敦煌最早结缘的人是袁嘉谷

袁嘉谷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石屏人。袁嘉谷在云大执教十余年,是著名爱国人士,云南独一无二的全国状元。袁嘉谷的字自创一体,世称“袁家书”。从封建王朝状元转身为现代高校的教授,古今天下唯有一人,这便是袁嘉谷。

1909年伯希和将从王圆箓处购买的敦煌遗书的一部分带到北京装裱,并在六国饭店举办展览。

时任京城图书编译局局长的袁嘉谷得悉此事后,携部员罗振玉、王国维、王仁俊等前往探看。见其中有《沙洲志》和老子《化胡经》等古籍,其书写、卷装均乃古制,与诸同事商议,认为“真稀世之宝也”!立即向学部侍郎严范孙报告,并提出由学部急电甘肃敦煌总督,“凡洞中片缣只字均检送来京,不得再失”。其远见着实令人赞叹!

这批敦煌遗书得以及时追回由学部收管,成为今日国家图书馆敦煌馆藏的主体,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中亚和东亚等地区的历史、考古、宗教、社会、语言、文学、艺术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


赵声良曾说:“无论是中国人、外国人,凡是与敦煌有缘的人,都有一种对莫高窟浓浓的情怀,愈久愈浓,这便是敦煌情缘。”

正因为这份“情缘”,一代一代敦煌儿女不停地努力,让敦煌声名远播、声誉日隆,其永恒价值为世人称道。

也正因为这份“情缘”,让四面八方的人充满着对敦煌心心念念的向往。

在今年4月,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首次将敦煌艺术展引入云南,并与敦煌研究院、云南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在云南首次举办敦煌展。让前往观展的10万观众心潮澎湃并深受震撼,获得了空前的反响和称赞。

在短短30天里,我们见证了昆明、乃至整个云南对此次敦煌展的热情及对敦煌的热爱。

思接千载

梦临十方

心心念念

必有回响

我们与敦煌的缘分

正在延续

文字参考:

木基元《弦歌不绝传新韵——三位云南人与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的故事》

澎湃新闻《敦煌研究院拟任新院长赵声良:大三时下了决心到敦煌》

《赵声良:在敦煌莫高窟从事敦煌文化艺术研究34载》

来源:@YNC自然与文化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文化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