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代彝族儿童文学的书写维度 ——从《比天空更远》说起

 2019-12-05 09:4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四川凉山彝族的文学传统历史悠久,但在创作体裁来看,诗歌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彝族小说的兴起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小说作品。如果对彝族小说进行总体观察,不难看出,书写凉山彝族社会变迁是较有生命力的选题之一。1950年,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就是一部极具影响力和时代性的民族题材文学作品,分为三部,《醒了的土地》书写了凉山彝族社会在解放初期发生的转变;《早来的春天》以社会制度入手,描述了凉山地区的民主改革;《呼啸的山风》描写的是凉山彝族干部、群众如何粉碎奴隶主叛乱的事情。自此,彝族文学中关于凉山彝族社会在转型期的书写逐渐增多。在新世纪的彝族小说中,凉山彝族的变革依然会被当做创作热点之一。


吕翼的《比天空更远》这部小说也是其中一例,比起他所书写的历史情境,我更想强调的是其中所展示的儿童视角。他试图在宏大叙事中寻找细节与出口——故事从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觉格眼中缓缓展开。他是一个勤劳机智的孩子,时而为自己的身份而困惑;他从记事起就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他的母亲坚强隐忍,藏着一支枪但经常受人欺负而无法反抗;另外,这个少年还和头人的女儿亲密无间。这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地理空间,外界的纷扰时刻侵袭着这个宁静的山村。少年和女孩之间守护着一个秘密,共同保护一只受伤了的雏鹰。这只鹰之所以被击落,是和外面的军阀与战乱有着莫大的关系。真相一步步揭开,头人与他的领地时常受到司令的盘剥,还收到种植鸦片的命令,自己的儿子又在打冤家时丧生。而此时,一个曾经从这里逃亡的汉人娃子出现,他已经变成了红军的小头领。他透露出的信息更是让少年又惊又喜,少年的爷爷曾经是果基头人小叶丹的部下,而少年的父亲不仅还在人世,而且已经是红军的军官。在凉山,面对不同的阵营,头人们该何去何从?凉山彝族社会其他阶层的人们,又将面临怎么样的选择?最终,少年和头人的女儿都进了学堂,包括山寨里的人们,都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为一位昭通的彝族作家,吕翼显然熟知大小凉山地区的历史,他对于彝族民俗书写的把握也较为精确,比如对妇女在家族支系械斗中扮演的角色、彝族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传统等,穿插得极为巧妙。重要的是,作家从儿童的视角切入可以说是独辟蹊径。儿童的目光是积极且充满问题意识的,这部小说主人公、少年觉格正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他爱憎分明,一边被迫接受传统社会等级的差异,一边反思平等、解放与自由,他的父亲和保爷给予了他勇气与希望。这里我还发现了作家对于彝族等级制度被“标签化”的解构。在20世纪的彝族小说里,如果谈到本民族的社会等级制度,就必然会书写到“奴隶主”和“奴隶”的对立,以及外部世界如何冲击这一等级机制。而在作家的笔下,头人尽管戴有不劳而获的面具,但也被塑造成有感情、可以沟通的人物形象。头人的管家更是有情义的人,放走了家里的娃子,成为他们的救命恩人。除了作为历史事件真实存在的果基头人,罗火头人也是一个十分灵动的形象,他一方面刚愎自用,另一方面又宽容对待自己的女儿和女儿的朋友。最后,尽管不情愿也审时度势,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目前,少数民族题材的儿童文学创作数量逐年增多,但如何将民族题材与儿童视角、儿童接受的文学样式相结合还是亟需作家处理的重点。在这个层面上,吕翼的这部作品较为出彩。另外,小说的名字《比天空更远》也较有寓意,儿童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其勇敢与爱憎分明、求知欲都值得肯定,包括男女小主人公救助的那只受伤的雏鹰,最终也飞越了大山,象征着新生活与新的开端。在作品的最后一章,有个情节安排得较有寓意:当少年觉格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父亲给了他一支望远镜,他既望到了自己的鹰,也望到了更远的天空。

(作者:邱 婧)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崔鹏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崔鹏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