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12-04 19:36由昭通本土诗人马飞剑撰写的《古滇王国》三部曲隆重面世,该书讲述了遥远的古滇王国,失落的神秘文明!楚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位神秘人物,他在八百年楚史中一掠而过,如流星划过天际。或为汪洋剧盗,或为江湖游侠,或为忠臣良将,此人便是庄蹻。
庄蹻出身奴隶,童年时被家兵追杀流亡至巴山,被巴山野老收养,教他骑射武艺与兵法谋略。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屈原被楚怀王破格任用,当屈原结识庄蹻后,被庄蹻的身世与人格感动,于是大义扶助庄蹻。庄蹻凭借一身绝世武艺与赤胆忠魂逐渐成长为楚国大司马,贱而忘卑,贵而行令,最终赢得欧越国公主欧阳若溪的倾世之恋。
楚国覆亡后,屈原愤怒沉江,继承了屈原忠君爱国精神的庄蹻率残部战巴蜀战夜郎,绕至秦国后方去偷袭秦国却被秦军断了归路,此时楚国江山已被秦国悉数吞并。怀着对故国与故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庄蹻在悲痛中带领军队变服从俗,浴火重生后在乱世之外建立古滇国。阳谋道义阴谋生死,悲欢离合间吟尽一曲曲热血男儿的救世悲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强推“书同文、车同轨”,一边普及大秦帝国的价值观,一边剿灭其他诸国的习俗与文化,唯有古滇王国藏在秦国后方的西南边陲悄然发展,宛若人间仙境,将从楚国带来的许多优秀文化延续了下来,尤其以高超的青铜文明为最。从这层意义上说,短暂的秦王朝并未真正统一天下。古滇王国神秘而富饶,有着璀璨的多民族文化,有着辉煌的青铜文明,直到秦国灭亡,古滇国依然兴盛繁荣,滇人曾打通华夏民族最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
然而,存续了将近五百年的古滇国最后却奇迹般从人间消失,究竟去了何处?大型历史小说《古滇王国》三部曲将为你掀开神秘面纱。
(通讯员 李德雄 )
马飞剑,诗人、小说家、翻译家、编剧,阿里文学签约作家,1986年8月15日生,云南昭通人,初中与高中就读于昭通市民族中学,现居海南海口。
著有诗集《路过人间》,诗集《花神》,长篇史诗《生命之歌》,短诗集《梦呓启示录》,散文诗集《徘徊你的小径,踩伤不少青苔》,诗歌理论集《诗人来自无土栽培》,艺术批评集《午夜的天空有白鸽荡漾》,随笔集《一点想法的未来》等,诗歌散见于各类诗刊。
著有《黑衋世界》系列小说,第一部《负生命》;第二部《乞丐用一只破碗同世界谈判》;第三部《一望无际的爱与寂寞》。
已出版译著《夏洛特的亡灵》、《古代的夜晚》(诺曼·梅勒作品集);《月亮与六便士》、《面纱》、《刀锋》、《人性的枷锁》(毛姆作品集);《坠落之上》;《茶之书》;《前世的愿望是今生的际遇》等。
著有三百余万字大型历史小说《古滇王国》三部曲,第一部《滇王传奇》正在阿里文学热载。目前,该作品正在筹划拍摄电影与电视剧。
神秘古滇国,华丽现人间——评马飞剑长篇小说《古滇王国》之《滇王传奇》
朱亦方/文
泱泱战国史,累累战国魂,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寸山河一寸血。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有多少战火硝烟燃起于恢弘的战场,又消散在不知名的废墟里。成王败寇,生即为英雄,死后名千古,成功者的故事历来被传颂,失败者的身影乏人问津。然无论如何,总有一些试图逆天改命的人物,为了那个时代的家或国的使命,怀揣志向,横刀立马,杀敌建功,在历史的长河里翻腾起属于自己的一朵浪花。
历史进入战国末年,秦国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在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都压倒山东六国的态势之下,蓄意了数代人的长远国策——东出函谷,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终于可以付诸一战了,于是大秦锐士东出函谷关,南下武关,北上临晋关,向韩、魏、楚、赵等邻邦展开了摧枯拉朽的攻势,天下陷入惨烈的战乱中。战国中期,楚国原本是与齐、秦并立于世的三强,楚威王时期楚国国力达到巅峰,其版图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五岭,北至汝、颖、沂、泗,囊括长江中下游以及支流众多的淮河流域,一举成为东方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国,版图仅亚于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苏秦曾对楚威王说过:“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然楚威王之后,在昏君楚怀王的统治下,以屈原为首的改革派力主的“美政”与“变法强国”等策略半途夭折,又连遭丹阳大战、垂沙大战等惨败,楚国国力一落千丈,楚怀王最后被骗入咸阳,死在牢中;再到楚怀王之子顷襄王继位时,楚国疆土已是四分五裂,唯一幸存的有生力量便是越国旧地上的会稽郡驻军,这支军队由楚国将军庄蹻亲自训练并统领。当白起率兵攻陷郢都,顷襄王率王室贵胄逃至陈城,屈原怒沉汨罗江,值此国破家亡之际,庄蹻毅然率领自己的军队,溯长江而上,准备绕至秦国后方去进行偷袭,一路略巴蜀、战夜郎,到达如今云南昆明滇池一带。正欲转身回报战果,归路已遭秦军斩断,楚国疆土已悉数被秦国吞并,庄蹻只得率残部在滇池一带驻扎下来,便服从俗,在西南边陲建立了滇国。滇国虽然偏安西南,却没有受到大秦帝国统治,在历史上存续了将近500年历史,曾孕育了璀璨的多民族文化,缔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滇人曾打通华夏民族最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直至后来整个国家神秘消失。
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史中只有司马迁在《史记》里作了三百余字的寥寥记录,长期以来被世人遗忘,知之者甚少。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古滇国墓葬群在滇池周边被陆续发掘出来,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以及最重要的佐证“滇王印”,辉煌的古滇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才得以确证,这个神秘富饶的国家才重现在世人眼前。然而时至今日,除了一些考古专家以及历史爱好者对这段历史情有独钟外,大多数国人对这一边陲史的认知还是空白的。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关注面越来越广,但喜欢品读正史的人屈指可数,而兴起的小说热、影视热却是越发兴旺,人们对历史的了解更多是通过小说和影视作为媒介来实现的。如人们对战国、三国、隋唐以及两宋时期的历史较为熟悉,这得归因于许多武侠小说家和近一二十年各类影视作品的功劳,这是历史教科书无法达到的现实无奈,也是时代多样化发展的必然。因此对一个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尘封了数千年的古滇国,亟需一部年轻人更爱看的长篇小说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因此,当土生土长的云南诗人兼小说家马飞剑满怀激情与历史使命感所著的三百余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古滇王国》面世时,他正在进行的和已经完成的任务是艰巨的,他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感是严肃的,他所要传达的现实意义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该书以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为背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轴线,同时又在局部做历史架空处理,情节跌宕起伏,明线与暗线相互推进,全书整体大气磅礴,激情热血,将人物命运与时代命运完美交叠。
■小说的文学品读性较高
虽是历史小说,但作为《古滇王国》三部曲之首的《滇王传奇》的文学品读性是一大亮点。如同文字的魅力不只在于记载字面信息,还可以组成词句,表达丰富多彩的抽象意境。小说的魅力也不仅在于呈现故事和情节,文学性也是其纵深厚度的保障,而文学价值本身也是体现作为一部经典小说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一,《滇王传奇》的语言风格古韵颇深。她有别于常规白话文的简单平白,这部小说的文字多介于半古半白间,有《三国演义》的文风,如此文风既保证了读者可基本不靠翻译和注释读懂,也兼顾了其单个字词及单句话所承载的较大的信息量,相比白话文拥有更强的文学“密度”(这或许是因为作者本人是诗人身份的缘故,他在写作历史故事时也不会放弃追求其文学价值)。如同司马迁所著《史记》,虽是一部纯正统的历史传记,但其文学价值颇高,除了少数专业研究者外,更多的人则是将其作为文学作品来品读的。如同《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作者在《滇王传奇》中还插入了许多自创的古风诗歌,语言也契合当世的风格。如写欧阳若溪在神剑山庄抚琴时吟唱的《若耶溪》:“蹇舟何泛泛兮/逐波漂流/溪水碧悠悠兮/去无回头/雌鸟复唧唧兮/雏子离散/家国破落落兮/山河已朽/路迢何漫漫兮/归期安在/魂魄孤零零兮/故土难收。”如写屈原将庄蹻从奴隶市场上救下来并带领他出使齐国时,作者诗曰:“鸣呼/出生卑贱又如何/天也悠悠/地也悠悠/赤胆忠魂闯九州/雄才大略知多少/一代风流/万古风流/为报苍天争自由。”又如一代奸臣靳尚遭斩首时,作者诗曰:“呜呼哀哉/世无清风兮,人心不古/辅立三朝兮,唯利是图/残害忠义兮,耍尽手段/祸国殃民兮,乐此不疲/但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乾坤颠倒兮,扬恶抑善/罄竹难书兮,恶贯满盈/头悬利刃兮,终会落下/因果来报兮,天道轮回/几多朝堂名利客,机关算尽已丧身。”等等,作者的原创古风诗歌不胜枚举。
其二,小说行文讲究骈散相结合,注重押韵与对仗,如同一篇篇随处可见的诗词歌赋,下笔成章,读来朗朗上口,如亲临其境,倾听两千多年前的真实声音。如描写楚怀王继位不久后诚邀屈原入宫为官的诏书:“屈子尊才,隐居求志,知通大道,明察日月。山洞偶遇,弹指六载,公子之美政高论,依然响彻寡人耳畔。今闻公子率乡众击溃秦军,其勇可嘉,其功可奖!……”又如写屈原与郑袖谈酒论道时曰:“凡目之所好,不可纵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但凡醉酒者,精浊神乱,或无对而谈,或喑哑独笑,或冠脱带解,或呕吐几筵,廉耻之仪毁,荒错之疾发,卑劣之性露,丑陋之态出……”等等。
其三,作者深入研究过当世流行的或生僻的各类兵法,对兵法流派、兵法谋略都有深刻认知。如匡章、白起、司马错、樗里疾等战国名匠在战场上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是短兵相接当面对决,从人物的对话以及决策思路,你都能感受到当事人深谙兵法,思维缜密,仿佛是在读一部兵书,这些“阳谋大争”、“阴谋诡计”的兵法灵魂正是作者倾心注入的。若能认真研读这些故事,也能习得一些或深或浅的兵法。
其四,作者视野广泛,对历史有深刻的反思。书中故事涉及越、秦、楚、齐、韩、魏、燕、赵等国,各个国家在面临重大决策时所举行的每一次朝议,臣子与君王之间的思想交锋都是亮点,尤其是屈原与楚王、庄蹻与楚王、张仪与秦王、孟尝君与齐王等等思想交锋,几乎每一场辩论都是一篇优秀的策论,这在其他历史小说中是少见的。
其五,小说的故事背景正是在思想较为活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战国时代,作者熟谙诸子百家思想,在行文过程中常会引用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录,奇闻妙趣的典故也能信手拈来。诚如作者所言,“在历史长河中,思想冲破牢笼禁锢有许多次,但细细想来,思想活跃时期往往也是政局混乱、朝局昏暗或改朝换代之时。究其原因,无非是有远见卓识之士在面对混乱世局时更加注重思考安邦定国之道耳,同时,国家混乱也使得统治者无暇也无力采用强制手段对思想加以打压控制!春秋以前,学在官府,知识与教育被贵族阶级垄断,庶民没有受教育之资格。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群雄并起,春秋末期,孔子、墨子、鬼谷子等人开办私学,为知识平民化、普及化打开了一条通道。”通读全书,隐约感到围绕在你身边的不是熟谙兵法谋略的能征善战之将,便是身怀经天纬地之才的能言善辩之士。
■隐藏着一段虐心的倾世之恋
虽然大争之世,列国伐兵,辩士伐谋,九州大地正处在诸侯国混战最为浩荡的时期。然泱泱大地,终究还是有一湾藏于山川间的清幽溪水,名若耶溪,溪畔有一姑娘因水而得名叫欧阳若溪,若溪本是欧越国公主,在庄蹻率兵灭越后,也遭遇了国破家亡,长期隐于若耶溪畔的神剑山庄养蚕度日,终日怀恨练剑,誓杀庄蹻以报国仇家恨。某日庄蹻化作古弦先生偶入若耶溪,恰逢若溪不慎落水,危急之际,庄蹻纵身下水救起若溪,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命。这英雄大丈夫,侠骨美女子,经月老之神这么一撮合,从此便心生爱慕,暗许终生。
然而欧阳若溪不知道的是,这古弦其实正是庄蹻,自庄蹻率兵吞灭欧越国后,被楚国朝廷委任为大司马,主掌一方军政大权。庄蹻废井田,通阡陌,奖农耕,出台了许多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民生恢复和社会发展,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护爱戴。
欧阳若溪多次行刺庄蹻未遂。本书开篇章节“楔子:纤纤女子,亡命行刺”所写的便是欧阳若溪与侍女桑子暗杀庄蹻失败而归的精彩故事。在最后一次行刺时,若溪终于知道她日夜思念的古弦竟然是与自己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庄蹻,一时间爱恨错乱,恩怨纠结。为了复家国破灭之仇,为了雪苍生蒙难之耻,她终究还是举起了手中的越女剑,刺向庄蹻,剑锋却被曾经的欧越国将军文昂以肉身所挡,文昂中剑,临死前叮嘱若溪,庄蹻一心为民,呕心沥血,仁厚对待百姓,要若溪站在百姓的立场照顾大局。后来又经过几次生死考验,最终在世外高人赤鼻师傅和历经劫难归来的父亲劝阻下,若溪化恨为爱,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并肩作战,为了爱情、自由、理想浴血沙场。
当庄蹻率军远征西南时,欧阳若溪被留在欧越国故地照顾当地百姓。远在千里之外的庄蹻得知楚国疆土被秦所吞,挚爱之人生死未卜,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情……
如此一段复杂的情缘,承载着家国仇恨,这是时代的捉弄。两人未曾谋面时,却因国家征伐,结下杀父灭国的深仇,后于深山溪水畔相遇,两人又互生情愫,互许终身。在双方身份被揭秘后,又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由爱转恨、恨又归爱的虐心历程。
这也暗示了,战争创伤了国家,更深深影响着国家里的每一个人,国破无以存家,国乱无以恋情。统治阶层希望大一统,天下归一,然而这终究需要一段漫长的血雨征伐。百姓渴望安宁,渴望盛世,不管统治者是谁,只要他能勤政爱民,安养生息,便可归附他。
■对自由安定的向往贯穿全篇
庄蹻身世凄惨,本是楚国大臣靳尚领地上的一名奴隶之子,庄蹻七岁时,父亲由于借粮被一名家兵主将活活打死,年幼的庄蹻便为父报仇,杀死了主将,从此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庄蹻逃亡巴山深野,识得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先生,老先生见庄蹻是为可造之材,对他视如己出,供其吃穿,教其诗文、兵法及武艺,后来老先生病重辞世,庄蹻几经颠沛,沦为齐国市场上的一名待售奴隶,幸得屈原解救,并带回楚国,在山东六国联合攻打秦国函谷关的战役中,庄蹻于千军万马中救下楚怀王,庄蹻一战成名,官拜大将军。正式开启了他精彩的一生。
后来欧越国欲谋反,庄蹻奉命平定,庄蹻到达欧越后,通过用计,生擒欧越国国王,又晓之以理招抚文昂将军。朝廷遂拜庄蹻为大司马,将欧越国全境设为会稽郡,由庄蹻统领,庄蹻正式成为统领一方疆域的大吏。
庄蹻平越后,在会稽郡废井田,通阡陌,奖农耕,积极发展民生,并未雨绸缪秘密操练了一支新军,以备战时之需,欲将会稽郡打造成一方民富国强的安生地,还那些受尽了战祸创伤的百姓一片安宁。就连庄蹻自身,也终于在受尽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苦楚后,与母亲与妹妹在他的辖地团聚了。
可惜,时不遂人愿,经过一番深入治理,正当会稽郡文治武功渐入佳境时,楚国政局发生巨变,楚怀王受骗被囚咸阳,太子熊横作为人质为了能从齐国返楚继位,答应将会稽郡割让给齐国。太子横总算归国继承王位,齐王随即派出大军前来强取会稽郡,庄蹻不愿将自己统领的百姓与疆土交给齐国,并对太子熊横与齐王沆瀣一气的作法深恶痛绝,于是毅然反了朝廷,逃回会稽郡后,正式率兵抵御齐兵的侵犯,并举起反楚自治的大旗。
庄蹻与欧阳若溪并肩作战,率领团结一致的会稽郡军民抵挡住了齐军的进攻,也保住了会稽郡领土。然齐兵退去不久,秦国大将白起又率虎狼之师南下武关,一路连克邓焉及郢都等地,直扑会稽而来,面对这支来势汹汹的军队,庄蹻再一次联合北部的楚军,共同击退敌军,收回了江旁十五郡,保住了危在旦夕的大楚王朝。
后来庄蹻奉命带兵攻取巴蜀等地,占领滇地后,却遭秦军占领黔中郡,斩断归路,加之楚国疆土悉数被秦军攻占,庄蹻只得在滇地安家落叶,就地称王,也算觅得一方静土,再次经营着一方水土和百姓,终于不再流浪,不再漂泊。然而,这支远离故土的楚军对故乡充满了无限的思念之前,作者曾深深感慨:“我们为何留恋故土?因为故乡的土地里埋着至亲至爱之人。”
这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更是一个底层人物争取美好生活的写照。庄蹻生于奴隶家庭,少时便与卑贱的命运抗争,及至后来藏于山野,饱读诗书,也是希望能在将来可以摆脱命运,成就一番作为。当真做了会稽郡的封疆大吏后,他获得自身的自由,又将这一美好扩大到整个会稽郡的百姓身上。虽然后来连同会稽郡在内,天下为秦一统,年轻但却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会稽郡在历史的长河里,只留下昙花一影,但庄蹻及其奋斗不已的精神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小说通过正反两面人物的描写,给作者提供忠贞与奸佞、坦荡与腹黑、悲恸殉国与为敌羞辱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倡导仁政爱民的治国思想。作为文臣,屈原是忠贞和坦荡的化身,他似乎是为楚国而生,从天而降,满腔热血,满腹经纶,一心想着为楚国献策献计甚至献身,从屈原成功使齐归来在朝堂上惊天大骂奸臣开始,便遭致一再的打击和迫害,却仍忠心不渝,在后期被一再流放时也要将满腔悲国忧民的志向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如《离骚》《九问》《九歌》以及《九章》等,也因此诞生了文学史上的鸿篇巨著。
而作为第一代滇王的庄蹻,在小说里,他是典型的忠诚武将的代表。庄蹻由于深受屈原言传身教的影响,也携满腔报国热血,积极为国献策征战,可以采用计策笼络越人心,进而一鼓作气歼灭意欲造反的越国旧部,也可在危急时刻领兵北上救楚,在秦国不断攻伐楚国时,为了从西南侧后攻击秦国,又主动率兵夺回黔中郡,一直打到现今云南滇池等地,降服当地蛮夷,使之纳入楚国版图。只是后来受秦军阻挡,才被动就地称王。
纵观从诞生朝代以来四千余年的中华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忠与奸搏斗、兴与腐轮回的血泪史,忠则兴,奸则腐,腐则为忠所代替,继而又得兴,国家总是在一条社会定律下自我革弊除疾,贪腐昏庸虽能蔽日一时,然终逃脱不了为贤良和勤政所代替。庄蹻领兵入滇,阴差阳错下,便服从俗,开疆立国,偏王一隅,远离了中原的征伐乱世,在偷得一份难得的安宁环境下,休养生息,励精图治,以使滇国平静度过了战国末期最后的纷争,顺利过渡到天下安定的汉王朝,进而安邦数百年。
通读小说,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历历在目。在古代讲究忠臣良将,政治清明,而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小说所折射出的政治价值依然很高。七十年前,无数仁人志士流血流汗,前仆后继,在战火与颓败中建立新中国,正所谓打江山易,而守江山难。新中国走过一段曲折的政策走偏,四人帮当道的混沌期,而后在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拨乱反正的治理下,国家逐步恢复正常,人民生活日渐富足,但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腐败愈发横行,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所以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上台后积极治理腐败,将其作为一项永远的运动开展下去,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真理。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滇王传奇》的最高价值还是在读者通过直面两千多年前的王朝兴衰得当今社会的治理真谛。只有国家上下一心,官民同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
整部作品折射出非凡的现实意义,暗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对现实感到茫然,请闭眼回味历史,一切已经发生;如果你对历史感到困惑,请睁眼审视现实,一切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