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系列网评之七:生态文明建设云南要勇当“排头兵”

 2019-11-27 16:37  来源:云南网

保护洱海从娃娃抓起 记者 李清 摄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系统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最需要坚持与落实的制度、最需要建立与完善的制度,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云南需要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进一步树牢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使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提出的明确要求。从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入手,制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河长制、环境监管执法、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政策规制,云南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可圈可点、令人感奋。但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更需要进一步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围绕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念好“山水经”、打好“三张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彩云之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秀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抓落实、贵在见成效。近年来,云南聚焦蓝天、碧水、净土,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打造了“中国最美丽省份”生态名片,给各族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洱海保护治理中,大理州开启“生态担当、全域防治、系统修复、绿色发展、抢救治理、全民共治”的保护治理模式,不但让洱海全湖水质今年1至5月达Ⅱ类、6至10月达Ⅲ类,还带来林业总产值2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续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严格遵守和执行生态环保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穿到生态环境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确保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持续落地见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还在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云南要在污染防治上持续下重拳,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更加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环保准入和监管制度等硬性约束措施,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消费方式,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凝聚更多共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丰硕成果。

云南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满足边疆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切实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勇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滇萍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天下 四中全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