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11-19 11:37“我们都是一家人,打赢脱贫攻坚战,人人有责;在全国由上到下大力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之际,我有幸参与其中,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实在是一种幸福。”这是周世巧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文化馆挂钩帮扶鲁甸县龙树镇照壁村,周世巧带着对农村工作的热爱和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进村组、入农户、察民情、解民忧、助民富,充分展现了一名文体干部的本色和风采,其勤恳与奉献赢得了照壁村民的广泛赞誉。
自从和贫困户结成“亲戚”,与贫困群众亲密接触,周世巧心中有一种酸楚,也有一种甘甜。照壁村第16村民小组的贫困户陈龙是周世巧的帮扶对象,周世巧入户走访得知陈龙的奶奶周世芬眼睛失明已经三四年了,老人今年74岁了,老伴陈开发也是体弱多病,孙子陈龙长年在外打工,周世芬老人无人照管,生活十分困难。得知情况后,周世巧立即咨询自己身边从事医疗工作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帮老人眼睛复明,当听说昭通市中医医院有眼病义诊公益项目后,周世巧立刻带着周世芬老人来医院就诊,最终老人的眼疾确诊为白内障。但由于老人还有其他疾病,不能立即做手术,只能先进行前期治疗。
为了最大限度帮助老人减轻就医负担,周世巧一个人东奔西走,前前后后忙了一个多月,为老人开转院证明、办理慢性病证等,减少医疗费近万元。老人进入手术阶段,周世巧不放心老人,每天忙完手头工作,连自己两岁的孩子也顾不上看一眼,便带着老人爱吃的糕点,赶到医院看望老人,陪老人谈心。
每当谈起周世巧,周世芬老人总是热泪盈眶,她激动地说:“周妹子是个好人,巧巧恰好也姓周,还和我是一个字辈的,她不嫌弃我这个老太婆,还认我做干姐姐,但是她比我亲妹子还亲啊,我是捡着宝了,要不是巧巧,我真的成瞎子了。”
为了帮助周世芬老人一家早日脱贫致富,周世巧为她家选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通过申请医疗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等,为其减轻经济压力,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现在周世芬老人嘴边常念叨:“党的政策真是好,不但给我家修了新房子,还免费帮我看病,真是老来享福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扶贫还需用真心。扶贫帮扶责任人是贫困户各项政策的宣传者和实施者,是党和政府联系贫困户的桥梁与纽带。自从接到帮扶任务的第一天起,周世巧就不断加强扶贫业务知识和扶贫政策的学习,将项目扶贫、健康扶贫、精神脱贫等各项业务知识和政策标准熟记于心,在入户走访中将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各家各户,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工作中,她一家一家走访,一项一项摸底,不仅分析致贫原因,更寻求破解方法,真正做到了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无论数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总能看到她匆忙的身影奔波于照壁村的乡间小路,听到她与贫困群众交谈时发出的爽朗笑声。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作为投身其中的一名战士,周世巧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当成一种信念,从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以来,周世巧始终保持满腔热忱,努力为解民忧、带民富而奋斗,以帮扶干部的辛勤汗水换取了贫困户感动的泪水,以帮扶干部的爱心换取了贫困户的真心,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扶贫人人参与,脱贫攻坚人人有责。在昭通市文体系统干部职工中,像周世巧这样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走村入户,脚上沾满泥土,汗水浸湿衣服;他们辛苦劳累,任劳任怨;他们贴心帮扶,离开时是群众不舍的眼神。他们,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扶贫干部,用自己的热情、责任与担当,铺就了一条条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路。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