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吊洞沟探秘

 2019-11-19 10: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巧家县城南5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处隐秘幽静、沟洞一体的景点,人们都叫它吊洞沟。20世纪90年代到此游玩的人你去了我又来,每逢周末更是热闹非凡。

对吊洞沟大家一致认为,有沟有洞并且沟洞一体故而叫吊洞沟。

吊洞沟附近的人,一般他们口头上都不叫吊洞沟,而叫天生。即天生桥的意思。沟右岸的村民小组就叫天生小组或天生生产队。为什么呢?因为吊洞沟顶部的一个巨石卡在沟顶、连通两岸、以石当桥,方便莲塘村4组和天生小组的人员过往。故名,天生桥。

这一切,一直以来没有任何人怀疑它是否是事实。今年暑假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承担了对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巧家县淹没区田野调查工作。李春燕、王必能老师一行对吊洞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沟的成因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当地的一些说法也提出了一些质疑。

考察组认为沟的出口处最初应该是卡斯特溶洞。因为沟两侧的岩壁多是钟乳石混凝层。这是云南卡斯特溶洞的主要特征。而且“洞”中还有洞:在“天生桥”北岸巨石的底部有黑麻麻的大群蝙蝠活动。蝙蝠洞太高,只见洞口,不知其深。这些说明这里曾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

对“天生桥”的形成也提出了质疑。原因有三:一是沟的两岸都是缓坡不具备巨石滚落的条件。二是沟的两岸是金沙江畔的沙质土壤,方圆周围没有巨石分布。三是即使巨石滚落卡住成桥是真的,为何会是接连3处、三个巨石被卡住?另外两处同样是巨石卡在沟顶,只是没有下边那个石头平整,也就没有当“桥”使用。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推测吊洞沟的最初应该是一个深150米左右,高40米左右的卡斯特溶洞。现在“桥”距离沟底约50米高。后来竖洞壁被风化和洪水冲击开,才形成了沟洞一体的格局。洞壁的洞开与金沙江水倒灌、水冲浪击也一定的关系。也就是洞被“凿”穿,来自前后两方水的冲击。洞顶则属于慢慢剥落坍塌成开口。巨石原与洞属于一体,沙土剥落坍塌被水带走,而巨石与两岸的石头抵得太死,没有掉下去而成“天生桥”。

对考察组的看法,笔者也认为有认同。事后,为了充分证明考察组的看法是事实。就查阅《东川府志》、民国《巧家县志稿》《巧家县志》第一卷等文献,都没有查到相关记录。

笔者曾经多次听老人们说,现在的莲塘村过去曾叫小米粮坝。最初到达此地的是滕氏家族。时间是明朝年间,当时的莲塘村是一片长满芦苇低洼的沼泽地。积水顺中间由北向南流入金沙江。由于条件十分恶劣无法居住,滕氏迁移,而后来的罗氏开辟了这里。就在中间建沟渠积水归沟排出,逐渐开辟形成米粮坝。尔后人口逐渐迁来住满了整个莲塘坝子。某年突降大雨、电闪雷鸣、莲塘村中部大龙潭前的长虫山被切开,积水即刻改道从这个缺口由东向西流入金沙江。莲塘村的面积也由此得到了扩大。事后,人们都说那个缺口是雷打开的。如今仍然从这个缺口排水。

为了在民间寻找到更多的有关吊洞沟的信息。笔者对吊洞沟作了全程考察。先到吊洞沟的出口处调查。在附近居住的今年78岁的杨顺国老人带领我指认了吊洞沟上的“天生桥”,并说明了过去的路况和人流情况。为什么叫吊洞沟?老人回答是从上往下看,像洞有沟就叫吊洞沟。并说这里原来是洞,是被雷打开的。即指洞顶壑开成沟。

辞别了杨顺国老人,笔者就顺沟察看。沟程不到4公里,东西向、东高西低。北沟沙岩绝壁有植被,沟坎高约70米。南面成缓坡有农作物。沟中大盆粗的污水哗哗流淌,夹杂着浓浓的臭气。最后来到了沟源处。这里是一处低洼的小干坝,切开的山脉口子太小,稍远一点,几乎看不出来。水从缝隙中流出。

综合这些说法和现象。吊洞沟最初没有沟,只有洞是符合实际的。至于成因从逻辑上来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吊洞沟将在2020年5月,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淹没。在这即将淹没的时刻做些考察和记录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留下一点乡土记忆。

作者:朱 汉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