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冬之美在云南丨鸟鸣云南美

 2019-11-18 17:26  来源:云南日报


入冬之前
风云流散、草木变色
而对于云南而言
此时山河不变,草木依旧
(云报客户端通讯员 郑远见 摄)
如果你在冬天的云南行走
最能给你留下记忆的
应该是南飞的候鸟
它们振翅高飞
开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冒险
在声声入耳的鸟鸣中
有另一重奇妙的大千世界 
本期《冬之美在云南》为大家带来的是
鸟鸣云南美 


候鸟
白色、绿色、黄色……
多种颜色共同丰富了云南的冬天
大地由此多了灵动
它们点缀城市
(云南日报记者 李秋明 摄)
点亮山谷
 ▼
(资料图。布培德 摄)
唤醒湖水
 ▼
(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摄)
与山水辉映
(云南日报记者 孙晓云 摄)
(云南日报记者 徐雁 摄)
红嘴鸥因其显眼的“唇色”而得名。
(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摄)
从贝加尔湖到昆明,红嘴鸥的越冬之路几乎穿越了整个中国。这仅仅是候鸟们前往云南过冬的数百条迁徙路线中的一条。就连科学家也不清楚,云南这块红土高原何时成了候鸟们过冬的“伊甸园”。它们每年不远万里飞越重洋,与云南相遇、相伴、相知、相守。
(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摄)
每年冬天一到,红嘴鸥开始陆续飞临昆明。这些“万里飞来为客鸟”的鸟儿们一点也不拘谨,啁啾鸣叫,翅膀扇动,打破了湖面往日的宁静。
观鸥地:昆明市海埂大坝、翠湖公园、大观公园、昆明环西桥

(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摄)
黑色的颈羽像是围了一条黑丝绒的围脖,红色裸露的头顶好像戴了一顶小红帽。金黄色的眼睛后面缀着一块白斑,再配上一张坚硬如凿的腊黄色长嘴和一双漆黑的长脚,显得格外挺括俊美。
(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摄)
蹁跹的鹤群,苍黄的野草,清澈的湖泊,壮美的日出,散漫的牛羊,独特的民居,袅袅的炊烟……当下,云南进入了观鹤拍鹤的最佳时节,欢迎游客现场领略这些“鸟类熊猫”翔舞高原的丽姿倩影。
观鹤地:昭通市大山包、曲靖会泽念湖
一夫一妻制的斑头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雁型目鸭科,它们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它们因这两道黑色的条纹而被戏称为“二道杠”。
斑头雁两性外形相似,但雌鸟略小,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一生专情爱护对方,为人称羡。


(云南日报记者 孙晓云 摄)
阳光灿烂的时候,连绵群山下,曲曲折折的水岸挽着红土艳艳,当阳光洒满湖面,把一面湖水铺成红色,又染成金黄。斑头雁飞起来,“吱吱嘎嘎”掠向天际,留下一道倩影。
观雁:曲靖市会泽念湖
绿头鸭是外形最低调的候鸟之一,如果不仔细看他的翠绿发色,可能你以为它只是普通的野鸭。
更有趣的是,绿头鸭具有控制大脑部分保持睡眠、部分保持清醒状态的习性。也就是说绿头鸭在睡眠中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防天敌的出现。
冬日的暖阳里,漫步大理鹤庆草海,看候鸟在这里自由游弋,在湖面振翅起舞,生机盎然。
观鸟:大理州鹤庆县草海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作为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国宝。这位鸭鸭两胁的羽毛上的黑色鳞纹是他最醒目的特征,头至上颈发绿金属光泽的暗绿色,像凤头一样闪闪发亮,脑后的两簇冠羽雍容华贵。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湖水透明如镜,湖面倒映着玉龙雪山。越冬水鸟或安然栖息,或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构成高原湿地特有的气息。
观鸟:拉市海湿地
犀鸟,因嘴呈象牙色,形似犀角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南部,喜欢在热带生活的它们也发现了云南德宏盈江这块宝地,冬季在这里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
它张开着巨大的双翅滑翔在连接中缅的热带季节雨林里,缺少羽下覆羽的翅膀发出巨大的呼呼声响。当一只翼展超过一米的大鸟,从你头顶呼啸而过时,热带雨林逐渐在你眼前掀开神奇的面纱。
粗豪的外貌,吓唬人的叫声,犀鸟有意远离人群,把灰黑色裹卷的身影投向蛮荒。然而,它却有着属于自己独有的传奇……
观鸟:德宏盈江县
云南的候鸟还有很多,“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诗里描述的美好场面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存在。
整整一个冬天,它们都在快乐地悠游,休养生息,补充体力,以备来年身体强健地踏上归途。
(云南日报记者 周灿 摄)
落日余晖
倦鸟归巢
云南
不负一场生命的迁徙

来源:云南日报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昭通 大山包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