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昭通:啃下易地扶贫搬迁“硬骨头” 斩断穷根奔小康

 2019-11-15 21: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住的是椽架房,走的是羊肠道,喝的是“望天水”,吃的是苦荞饭。”说起过去的苦日子,昭阳区靖安镇松杉村村民田文芬如鲠在喉。然而,就在11月14日, 田文芬已经通过电脑摇号分得靖安易地扶 贫搬迁跨县区安置区的三人户新居。她和家人即将住进电梯房、走上水泥路、喝上自来水、有了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在昭通, 像田文芬一样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是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 散杂居民族地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为 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市11个县(市、 区)中,国家级贫困县10个,其中深度贫困县7个,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 市,更是云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昭通时“三个更加”的重要指示精神和 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一方 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市情实际,昭通 市委、市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 贫攻坚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全力推 动 36.24 万名贫困人口既“挪穷窝”更 “断穷根”。

立下愚公志 精准识别全力搬迁

昭通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居住分散、 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建设成本 高,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这些地方的群 众唯有搬迁才有脱贫出路。

然而,到底要搬多少?资金如何筹措?配套如何支撑?昭通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深刻的思想大讨论,形成了“不当愚公当智叟、搬不动山就搬人”的思想共 识,下大决心啃下脱贫攻坚战中这块最 硬的“骨头”,坚决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 件的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群众搬出大山,努力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 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

2017年底,昭通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县乡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大 学生村官为主要力量,聚焦“一方水土养 不活一方人”的六类区域,以贫困程度为 主要依据,按照“能搬则搬、应搬尽搬、整村搬迁”的原则,以集中居住规模在30户 左右贫困发生率高于50%以上、交通基 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难以适应长远发展为 主要标准,组织14148名工作人员深入 4864个自然村10013个村民小组全面开 展易地扶贫搬迁摸底调查,精准锁定易 地扶贫搬迁对象8.44万户36.24万人,其 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万人、同步搬 迁人口5.54万人。如巧家县东坪镇道角 村,最高海拔3939米,最低海拔2100米, 山高水冷地皮薄,农业生产“靠天吃 饭”,常年居住的78户村民中就有65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靠马铃薯、荞麦 生活,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一 个缩影。像道角村这样需要整村搬迁的 行政村全市就有3个,整个村民小组搬迁494个、搬迁人口在80%以上的村民 小组725个。

创新模式挪“穷窝”强化配套谋发展

围绕“搬哪里”昭通立足客观条件和 空间潜力,综合考虑城镇的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就业吸纳能力 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通过易地扶 贫搬迁倒逼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调 整、现代产业培育、生态环境改善,坚决 杜绝山头搬山腰、村头搬村尾、步步折 腾的现象。 

在统筹推进原三年行动计划14.83万人搬迁 的同时,聚焦新增搬迁的21.41万人,立足昭通大 部分县不具备县域内大规模集中安置的实际,创 造性提出了“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安置模式, 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统一组织实施昭阳区靖 安、鲁甸县卯家湾两个跨县区安置区,全面启动23 个新增集中安置区建设。其中,上万人的安置区 有9个,靖安、卯家湾两个跨县区安置区人口分别 达4.06万人和3.63万人,其规模和难度相当于新 建两个中等县城。

围绕“怎么搬”昭通树立“兵马未动、粮草先 行”的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 线,组织动员县乡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脱贫摘 帽督导员、帮扶干部、村组干部对全市2018年及 新增搬迁对象逐村、逐组、逐户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政策清、就业清、产业清、配套清、家底清“五清”专 项行动,从收集民情、了解民意、把握实情、达成共 识入手,面对面把账算清楚、把政策讲明白、把思 路统一起来,把搬迁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同时,昭通还坚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随迁户 同步、住房建设与各类综合配套同步、人员安置与 产业就业支撑同步、硬件建设与建立完善社区管 理机制同步”的原则,强化“一配套两支撑”,配套 建设道路、学校、医院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解决 搬迁群众就学、就医等问题;以扶贫车间、产业基 地、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建设和公益岗位开发等 为重点,广泛动员搬迁群众培训转移就业,着力强 化产业、就业支撑,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集中安置区已实现17.8万人 搬迁入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万人;新增 在建11个集中安置区,预计今年12月底竣工,2020 年春节前将实现18.44万人搬迁入住,其中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15.97万人。

筑牢基层党建 多位一体服务于民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昭 通市持续筑牢基层党建,细化管理方案,构建服务 体系。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党的建设统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做到党 的组织无处不在、党员作用无处不发挥,确保每一 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都有一个坚强的战斗 堡垒,每一户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背后都有一名坚 定的共产党员。

在靖安、卯家湾两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跨县区安置区,分别组建了临时党工委、管委会,从相 关的8个县(区)和市直部门抽派副处级以上干部作为班子成员,全力做好安置区建设管理、组织搬 迁入住、社区管理服务等工作。建立完善社区管 理体系,以党组织、居委会、楼栋长、户代表等机制 为载体,强化对搬迁群众的服务管理,建立完善迁 出地、迁入地协同管理机制,衔接做好迁出群众低 保、医保和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织牢社会保障 “安全网”,做到群众搬到哪里、基层组织就建到哪 里、为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如今,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深入实施,昭通市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正通过进城入镇、教育 资助、医疗救助等扶持,逐步实现脱贫致富,迈上小康的幸福新征程!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光吉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