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11-08 09:32从青春年少到油腻大叔,转眼间自己已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已奋战了10多年。回首过去,一幕幕酸甜苦辣涌上心头,然而更多的是自豪感、成就感、荣誉感。
我是一名理科生,所学专业与新闻宣传八杆子打不着边,对写作技巧一窍不通。记得刚接触新闻宣传时,连最简单的消息也不会写。试着采访撰写的稿件投出去,有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那段时间,觉得新闻工作是如此枯燥乏味。
为搞好新闻宣传工作,我找来相关书籍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理论知识和写作水平;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学习他们的采访经验、写作技巧。期间,也得到了昭通日报社老师们的鼓励和悉心指导,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我的处女作在《昭通日报》二版发表了。拿到报纸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来字,但心情异常激动。慢慢地,我的名字也成了《昭通日报》的常客,一年发表稿件一百多条,连续多年被评为《昭通日报》优秀通讯员,多次荣获好新闻评选一等奖、二等奖。
当然,最让自己有成就感的还是新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某某集镇街道以路为市,管理缺失,每逢赶集天,摊贩、人流、车辆把整条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群众怨声载道。当时,撰写了一条新闻在媒体发表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缓解了街道“肠梗阻”难题。一次聊天中,了解到一名叫夏蓝宁的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高薪待遇,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们种植“半边红”李子。我知道这是一个好新闻,立即带上相机,沿着崎岖的山路,摩托车加步行2个多小时,来到他的果园采访。几天后,撰写的通讯“不做城里人 回乡当农民”在《昭通日报》二版头条发表,当年该稿还被评为好新闻一等奖。稿子发表后,他的事迹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扶,李子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如今,绥江“半边红”李子产业已发展到10万亩,年产值超过2亿元,上万户农民依靠李子产业脱贫致富、过上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
( 作者 谭平才 供职于绥江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