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9-11-06 11: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历史上就是社会经济比较繁荣的滇东重镇,汉晋以来,素有“宁州冠冕”的美誉,近代时期也是除昆明外的“云南第二大城市”。城市的配套建设起步较早,如城市自来水、电灯的使用,均在全省居于前列。但这种“繁荣”不过是以农耕时代的标准来衡量。“围城九里三,穿城不过三里三”是老昭通城的规模。1950年,昭通中心城市每年平均仅建房约2万平方米,一大家子人挤住在十来平方米的狭窄房间,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经历了1950~1982年昭通县时期市政建设的平稳积累、1983~2000年昭通小市时期市政建设的蓄势待发,2001~2019年撤地改市后昭通的市政建设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头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头30年的基础积累,为近10年昭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提速冲刺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国内外环境的改变,这一时期昭通城市建设的最大感受,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昭阳、鲁甸、靖安“一城三区”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空间格局,昭通中心城市正在以新的面貌成为云贵高原上快速崛起的一颗明珠。

新中国成立初期,昭通建成公路只有20余公里,而新时代的昭通,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交通兴则昭通兴”的枢纽地位,市内“2小时交通圈”、毗邻州市“3小时交通圈”、滇川黔渝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和“1小时高铁圈”,这组数据承载着600多万昭通人民“天堑变通途”的时代之梦。

昭通中心城市的旧城改造使古城涅槃重生,城市品位迅速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以望海楼公园为核心的南片区,以省耕国学文化公园为核心的北片区,2017年同时启动的文体公园、乌蒙水乡、城市三环、轨道交通等12个重点项目,成为城市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大幅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

简单回顾昭通的城市建设史,变迁令人瞩目!成就虽然喜人,但地方实体经济却一直无法壮大,非农产业的薄弱使得城市吸收剩余劳动人员乏力,“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就业机会严重不足,城市闲散人群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短缺,部分市民文明素质与城市发展速度不协调,人均GDP久居全省州市倒数第一位等现实问题,或将成为未来影响昭通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抚今追昔,回顾峥嵘岁月,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告知我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成绩留给过去,未来属于直面问题与挑战的新一代。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雨兼程,昭通才能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前行。作者  唐靖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杨杰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杨杰
标签 >> 理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