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作家》|沈洋长篇报告文学连载:磅礴大地(2)

 2019-10-09 20:06  来源:文学故乡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



长篇报告文学


《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连载


  02


《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

        共20万字,原载《中国作家》杂志2019年第10期头条,单行本将于近期出版发行。


磅礴大地

目录:

01.一树苹果香秋城

02.土豆花开是故乡

03.安得广厦千万间

04.银色铝谷造金山

05.昭明通达奔四方

06.一江灯火照万家

07.绿水青山润乌蒙

08.凤凰涅槃龙头山

09.家国情怀写春秋

10.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大地:推荐人语

《磅礴大地》,是一部记录乌蒙山贫困片区昭通大地发展变迁的蜕变史。整部作品既有宏阔磅礴的气势,亦饱含人间亲情之暖意。既有大江大河之奔腾,也有悲悯温馨之大爱,读来既荡气回肠,又温情脉脉。既饱含深情,又不失客观和理性。是一部解读磅礴乌蒙群山密码的指南之书,一部深入骨髓感悟昭通人“昭明通达、崇文尚义、勇于拼搏、敢为人先”之秉赋的重要作品。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夏天敏


磅礴大地:引言


1935年2月,红军长征过昭通,在威信县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扎西会议”,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扎西,从此成为长征胜利的起点。这段艰难而光辉的历程,让毛泽东同志灵感迸发,写下了“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著名诗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足迹遍布全国,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乌蒙山片区的昭通,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场前所未有的扶贫战役,在乌蒙深山腹地之昭通,全面打响。


磅礴大地:02.土豆花开是故乡


昭阳区有着悠久的“千顷池”农耕文明史,正是农耕技术的传播使用,哺育了一代代昭通人。进入新时代,昭通的农业走上了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传统农业唤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以土豆为例,已然成为昭通又一大朝阳产业。2018年,世界马铃薯大会在昭通昭阳召开,吹响了昭通马铃薯扩面、提质、增效的冲锋号,在昭通大地,大片大片的马铃薯不仅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更成为昭通人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在乌蒙高原的深处,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水流纵横,俨然水乡一样的坝子豁然闪现,这就是滇东北第一大盆地——昭通坝子。拥有216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住着汉、回、彝、苗等91万各族人民的昭阳区,就象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滇、川、黔三省交界处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这里历史悠久,昭阳境内闸心场过山洞出土的人牙化石证实,十万年前,早期智人“昭通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勤劳智慧的昭通人民用粗糙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昭通成为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古滇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蕴育了神秘悠远的朱提文化。

站在昭通坝子中央的凤凰山顶,宽阔的昭通坝子尽收眼底,这里良田万顷,清水碧波,绿树成荫。世世代代的昭通人,他们在这个坝子里繁衍生息,他们把祖先创造的这种农耕文明传承了千古万年,使这块土地上的耕作技术日益成熟、精湛,并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使这块土地日渐富庶,在现代文明的光环下显得更加美丽而壮阔。

在距今天2700年左右的西州末至春秋中期,昭通坝子因千顷池畔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农耕经济发展较快,一位从高山上战败虎狼,砍荆棘开道路来到昭通坝子、以“教民务农”为业、名叫杜宇的部落首领,率领他的子民,在“纵广五六十里的”千顷池畔开荒种田,修沟打塘,理渠垅墒,放牧养禽,使昭通坝子这块蛮荒之地变得更加美丽富足。而且这位充满聪明才智的昭通汉子,更有着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情怀,他不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的人,他自信地认为,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气魄,还可以为更多的子民服务,还可以给更广阔土地上的人们带去富足和幸福。于是,这个不安于现状的昭通人的祖先,带着他的妻子梁利和他的队伍,沿朱提江南下,日夜兼程、不顾劳累直接进入了川西平原,在那个更广阔的地盘上发展他的事业,继续传播他所掌握的先进的农耕技术。

在那个以农为生的时代,杜宇凭着对农耕技术的理解和把握,教蜀王鱼凫氏的蜀民种植稻、菽、桑、麻等农作物,使蜀地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得到蜀民拥戴的杜宇凭着他博大的爱民情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长尽了昭通人的威风,终于在蜀地代鱼凫王称帝,号望帝。对于这一史实,在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杨雄所写的《蜀王本纪》曾有过如下记载:“……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自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可见,在杜宇时代,昭通千顷池畔的农耕文明就已相当发达,影响深远。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到了西汉移民屯田时,牛耕技术已经传到了昭通坝子,那时,昭通坝子里的千顷池水域宏阔千里,水质清澈见底,周围水草丰茂。千顷池畔阡陌纵横,炊烟袅袅,鸡吠相闻,“昭通人”们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悠闲生活。在《云南牛耕的起源》(李昆声著)一文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两汉时期云南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四川为桥梁。一般认为四川在两汉中晚期已经普及铁器和牛耕。位于川滇交界处的云南昭通地区,东汉初、中期墓葬中铁器屡见不鲜。在昭通县城关东汉墓中发现一块画像砖……画面图2幅……。牵牛图上右边为一椎髻披毡人,左边为一两角朝上的黄牛。牛和人之间有一细绳相连,绳的一端系于牛鼻,另一端牵于披毡之内的人手,牛前方有一尖状土堆。穿鼻系绳之牛,当为耕牛。两汉时期……最早使用牛耕的地区是滇池、昭通(朱提)地区。”可见,在西汉时期,牛耕技术在乌蒙地区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

汉武帝通夜郎,通西南夷后,为进一步加强对“南夷”地区的治理,增加赋税,以减轻朝廷的负担,武德元封二年,朝廷扩大了对“南夷”地区移民屯垦的规模和力度。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移民屯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加速了对“南夷”地区的开发,但由于人口密度增大,这块古老土地已经超过了它应有的承受力,已经不堪重负,按当时的农业水利设施和已有的耕作方式,显然已经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加之当时气候干旱,天灾经常发生,还要向当地官府上缴赋税,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

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一个被昭通人称为“文齐皇帝”的地方官文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文齐,字子奇,四川梓潼县人,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犍为郡南部朱提(今昭通)等5县设南部都尉管辖后,平帝元始(公元1-5年)末年,文齐任都尉。文齐上任后,当他看到朱提大地干旱缺水、百姓求雨心切的景况时,万分忧虑,带着技术人员踏遍了昭通的山山水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昭通坝子的北面山脚,也就是今天的昭阳区北闸镇大龙洞,文齐惊喜地发现了“龙池”,凭他多年走南闯北的丰富阅历,文齐感觉到了这股清泉的无限生命力。在文齐的主持下,这股清泉得以引出,并沿文齐在昭通坝子建筑的网一样的沟渠,流淌到了每一块土地。昭通坝子再一次焕发了蓬蓬生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短短的几年间,昭通坝子的子民们年年丰收,安居乐业。昭通的农业耕作技术,再一次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这个时任犍为郡都尉的文齐,也因为“穿龙池、溉稻田”而在朱提农耕文明史上创造了新的辉煌,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关于这段史实,学者方国瑜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朱提境内有几处龙池,用以灌溉,开辟稻田,也许不始于西汉末年的文齐。而在文齐任都尉时,大规模地开发了农业生产,与后来朱提大姓的势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昭通本土学者多认为,文献中文齐“穿龙池”所指“龙池”即今昭通市北郊的大龙洞。今天,大龙洞仍是昭通市城区和附城一带主要的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据史载,文齐任犍为郡(今昆明地区)守时,他又把在朱提所获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滇池地区,“造起陇地,开通灌溉,垦田二千余顷。”

为了纪念文齐“穿龙池,溉稻田,为民兴利”的恩德,对文齐万般尊重的朱提百姓为他“立祠”祭祀。二千年后,昭通人民再次捐资在大龙洞和省耕湖畔为文齐铸建了铜像,文齐,这个引水灌溉昭通坝子,滋润万民的地方官,永远活在了昭通人民的心中。

风雨沧桑挡不住历史的脚步,岁月的车轮总是一往无前。

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任赛典赤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主政云南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革新吏制,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奉行民族和睦,民族团结政策,使云南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朝廷继续依照两汉时期开发乌蒙的做法,在乌蒙地区派军屯垦。当然这次屯垦,有着与两汉“募豪民田南夷”不同的特点,两汉时期主要以商屯为主,而元朝则充分考虑了防卫和生产两兼顾两促进的因素,主要是派军屯垦。据《元史.兵制.屯田》记载:“公元1316年,立乌蒙军屯,先是云南省臣言,乌蒙乃云南咽喉之地,别无屯戌军马。其地甚广,土脉膏腴,皆有古昔屯田之地迹,乞发畏吾儿及新附汉军屯田镇遏,至是从之。为户军五千人,为田1250顷。”第二年10月,又从四川调军2000人、云南调军3000人到乌蒙,增加了屯田的投入,还设立了总管万户府,秩正三品,高官四员,负责组织领导屯田。1318年7月,又增兵5000人,颁万户府总管银印。元朝虽然统治时间不长,也就是近百年的历史,但一直没有放弃对乌蒙地区的治理和开发,“为户军近10万,对于开发乌蒙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元朝继续奉行了派兵屯垦的政策,使得乌蒙地区出产丰饶,百姓富裕,农业经济又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一繁荣昌盛的景象,在马可.波罗于公元1289年前后从昆明返回大都途径乌蒙时,对乌蒙地区的富庶而大加感慨,作了这样珍贵的记录:“环墙之城村甚众”。“其地有甚饶。居民以肉、乳、米为粮,用米以最好香料酿酒饮之。”

明代继续和发展了元代的屯田制度,认为“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因而使屯垦这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得到了有效推进,极力效仿两汉时期的做法,大力发展民屯和商屯。据万历《云南通志》记载,明代来云南屯田的商民人数达40-50万,屯垦133万亩,占全省总耕地的近一半。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专制政权,始终把农业看作经济发展的命脉,当作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始终坚持倾全力发展农业生产。至清朝乾嘉时期,为了在改流后的昭通府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继续采取了移民垦荒、兴修水利等有效措施。雍正十二年,先后从云南、曲靖、澄江三府,“资遣务农之家一千户,户三十亩,给牛具,颁籽种,发币金盖房栖止。”由于朝廷高度重视移民之策,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仅在恩安县内移民户数就达1700户,有人耕种的田地亩积增到34000余亩。到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仅相隔二十年左右,“黔蜀江楚之贸迁至此者,渐次承业。”户数增到7000余户,耕种田地达78000多亩。到乾隆四十五年,水田旱地增到201342亩。据《滇南志略》记载:道光年间,昭通府五属有民田561388亩。赋税的增收数额也相当可观:征夏税荞、秋粮米共11036石,条丁银四千二十七两钱八分,火耗银八百五两五钱二分八厘。由于采取了优惠的招垦措施,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昭通,朝廷把抛荒土地和土司领地分给“兵民夷户”,并“立清界限”,“给与执照,永远为业”,扶植了大量自耕农,乌蒙大地的农耕经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清政府的执政者们非常清楚这一点,调集民力、财力和物力,大力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据史料载,雍正十二年,对昭通府治城近郊主要灌溉水源的利济河河道进行整治,上起龙洞,下至高鲁桥,筑坝十八道,分渠灌溉,受益面积达万余亩。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使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说到在昭通坝子兴修水利的事情,还得提到一个人物,这就是浙江归安人、监生,清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756-1761)担任昭通府恩安县(今昭阳区)知县的沈生遴。乾隆二十一年夏,沈生遴上任的第二年,就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始对境内的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如民间俗称的“十大皇闸”中,在他任职期间组织兴建的就有5个。首先,沈生遴对境内的主要水源大龙洞进行整治,在原有储水闸盈济闸外,在闸兴场又新建了广储闸,扩大了出水量。在整治利济河水利工程中,除对原有的十八道坝进行整修完善外,还先后在利济河上建起了六座闸坝。据有关史料记载,这六座闸坝分别是:位于喜歌寨,可灌溉五马海、得马寨农田的惠济闸;位于舒甲块,可灌溉小白坡、雅古海农田的普济闸;位于官坝,总束龙洞以下各闸之水,并分灌西南片及县城附近菜园,经维修官沟,可引水入城供给城中居民用水的官坝闸;位于石头塘,可灌溉高墙院、望城坡农田的通济闸;位于荷花塘,可灌溉腊鸡寨、天梯农田的康阜闸;位于凤凰山下,可灌溉凤凰山、母鹿寨、龙山寨、普麦寨农田的留余闸。此外,还兴修了柏坡坡坝、分济沟(即下中沟)、石头塘、荷花塘等水利设施。就是到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水利设施所发挥的作用。

大清的地方官沈生遴不仅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还特别注重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在他的主持下,曾制定了各闸坝条规,刻于木板之上,分发到各乡。条规规定:凡每年用水之时,由各乡的头人到县城汇报水情,经同意后,方执令旗命闸夫放水。平时只能放外闸(广储闸)之水。若遇旱年,水不够用,方可开内闸(盈济闸)之水,使农作物得以及时栽种,以起到循环接济的作用。当时,管水用水的纪律十分严明,不准农户为一己之私和闸夫循私放水,如有违反,则重责不贷。管水用水的条规颁布后,各乡人民无不遵守。在关键工程广储闸、官坝闸、留余闸3处还分别雇有闸夫一名,随时巡视,负责植柳护堤。今天,我们在昭通城南郊看到的望海楼,就是当年沈生遴在留余闸埂上留下的杰作。据说当年楼起之时,正值云贵总督爱星阿抵昭视察,登楼观看,见楼下留余闸内波光粼粼,岸边杨柳依依,一幅高原水乡之景象,兴奋之余遂起名“恩波楼”,这就是后来被列为昭阳八景之一的望海楼。

兴修水利设施的目的,说到底还是要增产增收。清政府不仅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复完善,还积极从外地引进一些适合昭通种植的粮食品种。迄至雍正年间,昭通种植的粮食作物还十分单一,坝区只种植水稻,山区只有荞麦。乾隆时期,清政府引进了高产农作物苞谷和洋芋。苞谷和洋芋这两种农作物,原产于美洲,后传入欧洲大陆,对欧洲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在我国,直到明万历时期才在福建首先引种。对于苞谷和洋芋这两个品种的引进种植,学者方国瑜曾有过这样的记述:“传至云南普遍种植,则在公元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就在这时,云南各地开发山区农业生产,得到这两种山区高产的农作物,对于发展山区经济起了重大作用。”

把土地当作命根的昭通人,世世代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他们把大脑与土地、双手与土地的关系拉到了零距离,他们把人对于土地的依赖和开发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乌蒙这个地方,自有了人类以来,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这块土地的经营和改造。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昭通人的祖先们从历史的深处披星戴月一路走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新辉煌。    

善于在土地上创造奇迹的昭通人,多年来一直在编织着一幅绚丽多姿的彩锦。今天,放眼昭通大地,这里已不再是一片不茅之地,更不是一处蛮荒之所,现代文明的种子早已经播洒在了每一个可以生根发芽的角落,规模化、产业化已不再是一些陌生的新名词,现代农业科技的春风抚过了乌蒙大地,使这块稻浪馨香、牛壮鱼肥、果蜜花艳的古老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今日之昭通,群山依旧巍峨绵延,不同的是,满山遍野不再是杂乱的灌木丛,取而代之的,是万亩苹果园、千亩樱桃园,还有大片大片在现代科技滋养下落户昭通的、闻所未闻的新品种桃树林、犁树林、核桃林、花椒林、油桐林……肥沃田野上依旧有农民在忙碌着,他们天天忙、月月忙,一年四季都在忙,一忙就是几十年,一忙就是一辈子。而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所不同的是,这片肥沃土地上种植的,不再只是这个地方出产的苦荞和燕麦,不只是清朝时引进昭通的苞谷和洋芋,不只是让这方高原米香万里的稻子。这些传统的粮食作物依然在种,只不过其品种早已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良换代,长得更茂密了,收成更好了。更让人不可想象的是,在这个千山万壑深处的昭通,一片片饱含现代科技含量的蔬菜大棚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白菜、蒜薹、蕃茄、黄瓜等反季蔬菜轮翻上市,草莓、小西瓜、樱桃、车厘子、桃子、李子等错季水果丰润诱人。昭通大地上的时鲜蔬菜已达十余万亩,水果达数十万亩,这些饱含现代科技含量的水果和蔬菜,不仅能满足昭通人的消费需求,还通过“订单农业”这种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大量销往深圳、上海、广东等东南沿海城市及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使昭通成为面向广东沿海地区及东盟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及供应基地。

这块土地不仅粮食作物丰收了,还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烤烟,每年秋季,昭阳、鲁甸大地上金黄色的烟叶就源源不断地运往昆明等地,为云烟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块土地上同样在饲养着牛、马、羊、猪等家禽,但不同的是,饲养方式早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由以前的自给自足变成了规模饲养,他们办起了养殖场,引进了冻精改良等新的养殖技术。更让人欣喜的是,各种名目繁多的种植协会、养殖协会、营销协会和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不断涌现,一大批农民经纪人走出田间地块,穿上西装皮鞋、夹上公文包、提上电脑跨省出国,建立了产业链,开辟了大市场,闯出了新天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化、规模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产生,以养猪、养牛、苹果、蔬菜、葡萄、魔芋为主的专业技术协会就已组建了数十个,有会员万余名(户),带动数万农户一起发家致富。一个庞大的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的网络正逐步形成,昭通的农业经济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走上了开放式发展的广阔平台。  

在昭阳区,从传统种植业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一大批地地道道的农民充当了第一个敢于尝梨子滋味的人。2000年以来,昭阳区乐居镇中河村的农民柯福金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凭着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与执着,凭着敢闯敢干、敢于创新的“牛”劲,他在村子里大部分农民都在地里种苞谷洋芋的情况下,毅然冒险种上了满地的大母指粗的苹果树苗。这个一米七八个头的充满智慧的农民,开始跑城里的农科所拜师学艺,成天就泡在他的苹果园修枝嫁接,施肥喷药,梳花梳果,套袋采摘,用勤劳和汗水浇灌出了数百株苹果树。他种的苹果个大、果圆、汁多、脆嫩,香甜,咬上一口,满嘴生津。他种的苹果红彤彤的,还通过在成长期往苹果表面贴上福、禄、寿、禧等吉祥字样的方式,让苹果长成熟后,就留下了人们喜爱的各种吉祥字样。因为果质好,造型好,信誉好等优势,他种的苹果往往还挂在树上,就被泰国等国外的销售商预定一空。这个以种苹果闻名的柯福金,还特别爱帮助别人,附近的果农有不懂的,只要找到他,他准给予解答。有什么难题找到他,他准帮助破解。就因为他种植苹果技术精湛、为人厚道,他的先进种植技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昭鲁坝子的每一片果园,成为昭通坝子苹果种植技术传授的一种有益模式,广泛推广并不断得到创新。就因为这些,人们都不叫他的真实姓名了,而叫他“柯大苹果”,而且这人后来还成了全国劳模。

在昭阳区永丰镇海边村,一个名叫赵庆毓的中年汉子,承包下了一个山头,山上种满了苹果、桃树、犁树及各种幼小树苗,每到春天,满山苍翠,百花争妍,彩蝶翻飞。夏秋两季则硕果累累,满园飘香,山歌不断,很多城里人都会来到果园小憩,采摘鲜果,品尝赵庆毓新培植成功的新品种水果。为了把水果种植业做大做强,赵庆毓并不仅仅满足于种植果树,这个种了一辈子田地的农家汉子索性办起了“庆丰果树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各类时鲜水果和苗木。经过几年的打拼,总资产已逾千万元。随后,又在三甲村后山谷流转土地数千亩,专业培育核桃苗,供市内外种植需求。

赵庆毓,这个善于经营和折腾的农家汉子,竟然闯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他通过对耕地和荒坡采取反租倒包形式,从全国各地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特优新经济林果苗木到公司试种成功后,再筛选出较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潜力巨大的品种扩繁推广,发展基地种植并承担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果农解决了后顾之忧,深受当地果农欢迎。基地内所生产出的红富士、美国八号、神砂、2001红富士等10多个苹果品种,金秋、黄金、水晶等7个梨品种,油桃、桃王九九、庆丰桃1—7号等9个桃品种,“庆丰一号”“庆丰二号”核桃品种,以及李、杏等10多个特色品种的水果每年就有50余万公斤供应市场,远销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上门求购者络绎不绝!

赵庆毓,也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土专家”。

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雨水均匀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还使得昭通成为一个天然的蔬菜种植基地。在昭阳区百余平方公里的坝子中,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时鲜蔬菜上市。大片大片的蔬菜地红白相间,满眼翠绿,看上去像给大地铺上一块块不同花纹,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大地毯,色彩班澜,无比壮观。特别是那一排排整齐美观的蔬菜大棚,更是让人倍感振奋。大棚蔬菜种植虽然引进昭通种植不久,但因其可以起到春提早,秋延后及生产反季蔬菜的有利因素,受到了昭阳区菜农的青睐。古时候就有“其民好学”传统的昭通人,不仅学会了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而且种植水平越来越高,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种植品种也越来越多,什么青花菜、西红柿、礼品西瓜、黄瓜、七彩辣椒等应有尽有。

在昭通,不仅种植业涌现了一些俊杰,养殖业也涌现了不少能手。

正是有了这样一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提升了昭通农业种植水平,扩大了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拓展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转变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说到农业科技的创新,有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不能不提及,那就是昭通的天麻种子遨游太空的事。

昭通是野生天麻的原产地,小草坝天麻世界闻名。

天麻是一种治疗眩晕病的重要药物,其功能主要为平肝息风。凡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天旋地转、面色通红、头重脚轻;肝风内动引起的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以天麻为主,适当配与它药服用,效果甚佳。据《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久服益气力”,“轻身增年”。“治冷气湿痹,瘫痪不遂”,“治风湿眩晕头痛”。天麻的种类很多,分为乌天麻、黄天麻、绿天麻、红天麻等多个品种,尤其是乌天麻品质最佳。昭通野生天麻面积约为20万亩,年产干天麻200万公斤。昭通天麻以其个大、肥厚、透明、天麻素含量高(达1.3%)而驰名中外,初唐时期就是“贡品”。在100多年以前的清代,天麻就被皇家认知。据《彝良县志》记载:“清乾隆五十年四川宜宾知府派人来小草坝采购天麻给皇帝祝寿。”

天麻的神奇最先来源于它的名字。相传远古时代,在乌蒙山的密林深处,居住着一个彝族原始部落,部落首领得了一种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的怪病。山民们乞求上天赐药。上天见这个部落勤劳勇敢,便派一匹天马送灵药下凡,播撒在这片原始丛林之中。人们为了感恩,就把这灵药叫做天马,久而久之,彝语就衍化成了“天麻”。

然而,昭通天麻再神奇,功效再好,毕竟大多数属野生天麻,数量有限,不可能造福更多的民众。如何才能实现天麻的规范化、高品质、高效率种植,昭通人一直在探索这个重要课题。

机会,总是赐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昭通人终于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大好机遇。

2005年9月9日,超过上千万粒的昭通乌天麻、黄天麻和绿天麻种子,它们搭载在我国首颗育种卫星“实践八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4日在四川遂宁成功回收,在太空运行15天共355个小时,飞行了900多万公里,圆满完成了诱变育种实验和机理研究等空间运行试验任务。目前,从太空中返回的昭通天麻航天育种也正在中草药种植园健康成长。

推陈出新,这也许就是历史进步的天条。

一些物种正在灭绝,一些物种正在诞生。

一些东西必然淘汰,一些东西必然辉煌。

有广阔无垠的良田沃野,有勤劳智慧的昭通人民,昭通大地何愁不五谷丰登,何愁不小康富裕。

 

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大山包顶上,浑然绵延的山峦闪了几道曲曲弯弯的弧线,让出了一个俨然水乡一般的小小坝子。座落在坝子最南端的小镇——大阳窝,当地人也叫“大羊窝”、“太阳窝”。对名字的来历,我没有作过仔细考究,但这个小镇常年艳阳高照,即使周边群山浓雾笼罩,小镇也清晰端坐,一地阳光,这是事实。因四川凉山州进入云南途经大阳窝,这儿也可算作是川滇通道上的一个重镇、要塞,可谓大山包的心脏。

坝子不大,约五公里长,一公里宽,呈南北走向,四周的山平缓起伏,如一个个巨大的蒙古包,山上少树,覆盖了草甸,春夏之季苍翠碧绿,野花齐放,生机盎然,秋冬之季一派枯黄,莽莽苍苍,雄浑悲壮。一条河流发源于大山包南部,浩浩荡荡穿过大阳窝小镇沿小小坝子顺流而下注入金沙江。大阳窝便在一瞬之间有了灵气。大山包的水清亮致极,被称作竹根水,大山包人用上几十年的烧水壶底部是从不会有水垢的,那水冬暖夏凉,干爽宜人。2000年前后,下游一家公司用这水酿造的“竹根荞”酒还曾在一次全国的博览会上捧回了金奖。

村庄依山而筑,临水而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当地民居大都是大山包人祖祖辈辈居住的草房,墙是土墙,舂得结实,宽敞、高大,楼枕多为松木,浑圆粗壮,上面用细竹棍编成竹楼笆,踩上去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顶上盖了人字行的草盖子,那草是大山包土地上生长的燕麦割去麦穗后剩下的麦桩,结结实实一层压一层密密匝匝地压在一起,用木拍子拍得齐齐整整,如给房子戴上了一顶巨大的、厚实而暖和的草帽。

临街的房子多为砖混结构的洋房和土木结构的瓦房,修得气派,洋气,与水泥地面的街道相映成趣,与依山而筑的草房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一幅现代文明产物与古老朴素村落相互交融的风俗画。

尽管居住的房屋不同,这些房子的主人却是一样的,那就是质朴与善良、豪放与粗犷,对山外世界充满向往和憧憬。

依山而居的人家多为大阳窝的土著居民,他们热爱着大阳窝的河流、土地和阳光,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舍离开,他们的家里养了鸡、猪、羊、牛、马等可以给家庭带来兴旺的禽畜,地里种了苦荞、燕麦、洋芋等可以让他们充饥的粮食,他们的楼枕上大多在冬腊月间挂满了刚腌制好的猪肉,那是他们一年的油荤。临街而居的大多是大山包境内大阳窝的朝圣者,这个在大山包192平方公里土地上唯一的一个集镇上热闹的人群。琳琅的商品,丰富的文化吸引着这些散居在大山包各个山凹里小小村落中不安于现状的人,这些人便借改革春风拖家带口举家迁往大阳窝镇上,或买了房子或租下铺面,或开饭店旅馆、商店、或卖豆腐卖凉粉做起了小本生意,构成了大山包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赶集,是大阳窝最为热闹的日子。山民们压抑了许久的激情在这一天终于得以释放。四面八方小路上涌来了赶集的山民,他们拖男挈女,或牵马赶牛,或背上洋芋荞麦,或肩扛一摞竹篓,这些即将上市交易的商品成了山民们心中最大的梦想和追求。街两旁一大早就摆出了各种商品,有从城里进来的,有本地的土特产,真可谓应有尽有。街上的人大多披着羊毛披毡,摩肩接踵,捅挤不堪,整个小街成了一条流动的人河。人们或席地而坐,品酒高谈,或穿梭来往,讲价还价。

日落西山,小街又归于平静,满街的赶集人又消失在一条条射向四面八方的山道上。人们又期待着下一个集日。

大阳窝在大山包顶上,尽管山遥路远,却也不觉闭塞,龙云、卢汉的故乡炎山和田坝两乡及金沙江对面的凉山州出入昭通古城必经大山包,因而每日从大阳窝小镇经过的大小车辆无数,各种关于城市的新鲜消息也便随着这些车辆的出入而传到了大阳窝,成为人们一时间谈论的热门话题。他们常常因这些信息的好坏而随之忧愁和快乐,大笑和哭泣,外界的每一根神经似乎都是连接着大阳窝的每一个山民的。这里也能看到电视,收到报纸和信件,近年来,一样有了4G网络,相信,5G时代来临,也绝不会忘记了这个角落的。因而,大阳窝的山民们也同样会为祖国的每一点进步而激动和欢呼,他们永远和祖国心连着心。

大山包是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全球最大的越冬栖息地,全世界有8000余只黑颈鹤,而每年到昭阳区大山包越冬的就达1600余只,占五分之一。黑颈鹤是一种吉祥鸟,体形高大,姿态优美,极具观赏性,每年农历的九月九飞临大山包,次年三月三飞回青海等地活动。

每一年冬季,即为最好的观鸟时节。到大山包观黑颈鹤的游客常常居住在大阳窝临水而居的小旅馆里,睡的是大山包特有的羊毛毡子垫底的干爽舒适的铺,吃的是大阳窝特有的荞疙瘩饭、燕麦炒面、烟熏火腿和陈年腊肉,当然少不了洋芋这样老少皆宜的美食。因而,千里迢迢来到大阳窝的贵客们一住下来就不想走了。他们总是喜欢和这里的汉子们大碗喝着烈酒开怀大笑,无所不谈。

外来客人的逐年增多,大阳窝的山民们也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知道了以前不懂的许多疑问,山民们对这些游客、摄影爱好者、科考旅游者总是充满了敬意,这些大抵就是他们心中的文化人的形象了,他们会拿出家里最好的荞面做成荞粑粑让你品尝,会用最好的燕麦做成炒面赠你,会送最大最香的烧洋芋让你享受。他们以结识了这样一群知书达理的文化人而骄傲和自豪。山民们常常把这种自豪转化成对于子女读书的期望,他们开始源源不断地送子女进城读书。这些被大山襟固了几代人的山民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去描摹外面的精彩世界,他们不指望子女以后都能升官发财,但他们却期待着子女多读一点书,成为一个比自己有本事的文化人。于是,大阳窝的山民种地更卖力了,做小本生意更辛苦了,一角二两、一元两元的票子从这个山民的手里转到了那个山民的手里,都染了厚厚的一层油腻,最终才转到了城里,转到了大阳窝走出来的学生们手里。

大阳窝在时光的温润里是更加有韵味了。

经过几代人的梳妆打扮,今日之大阳窝,已然变了模样。当你站在大山包之巅,目光漫过那一片广袤的高山草甸,你会看到秀长的坝子里有一条河流,河水清澈,似一条银丝带飘在坝子的中央,这河,当地人叫羊窝河,也正是这条河,让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有了生机,增了灵气,正是这条河,滋润着当地人民,给他们带来了满满的幸运。河的两岸,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土黄的外墙色调与当地黄土相辉映,与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相得益彰。走进小镇,每一栋风格统一的欧式建筑,大多两三层高,每一层都有一别致露台,暗红色的仿古木护栏,土黄的暖色墙体,给人以油画般的温暖;纵横交错的街区,街间哗哗流淌的溪流,还有那一篷篷青葱的翠竹,一株株散发清香的桂花,一棵棵挺拔的雪松,以及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花草树木,使得这个小镇充满了浪漫情调;还有那些时尚主题酒店、酒吧、KTV、美发屋、咖啡屋等,无不给这个高原上的清新小镇注入流行元素和现代气息。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复苏和兴起,当地发挥大山包种植洋芋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和土壤、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青薯9号等种薯种植。洋芋,再度成为大山包人的致富种、幸福种,全镇五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洋芋种植合作社,镇里还成立了联合社。在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中,如何带领群众通过扶贫扶智实现“自强”时,我建议大山包洋芋得有自己的品牌。一拍脑袋,觉得“大阳窝”这个名字最好,并得到了镇领导的认同。于是,“大阳窝”这个品牌成功注册,落地生根。为了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品牌,我又登门拜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以大山包扶贫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作者夏天敏先生。当我讲明要请他老人家为“大阳窝”品牌题写商标名时,一向有着深厚人文情怀的夏老师二话没说,欣然答应,激情挥毫,为大山包洋芋种植合作社的商标亲笔题字,令人感佩。我还请昭阳融媒体的李洁女士为“大阳窝”品牌设计了极富创意的logo和精美雅致的包装,看着就忍不住想买买买。

大阳窝洋芋,最好吃的洋芋。

大阳窝洋芋,最适合做种的洋芋。

高山产,无污染,绵悠悠,面呼呼!

这三句话是我为故乡“大阳窝”洋芋想出的广告词,有媒体的朋友建议,大阳窝洋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大阳窝洋芋,离太阳最近的洋芋,咬一口,香喷喷。”

事实上,大阳窝洋芋早已香飘万家。

 

    说起大山包的洋芋,我又不禁想起了那些与洋芋有关的岁月。

    老家大山包的村庄,婴儿般地躺在山坳里,均匀地呼吸着山野里湿润的空气,太阳光从外婆家被火烟熏得漆黑的门楣间射进来,屋子里暖暖的。外婆蹒蹦着爬上二楼,用竹子编制的小撮箕捡一撮洋芋抬下楼来,用她粗糙的松树皮一般的手把那近五寸长的芽芽抿掉后,丢到早已架好柴正熊熊燃烧的火塘里,用火钳把洋芋顺柴火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一个圆圈。便听到洋芋发出啪嚓啪嚓的声音,伴随而来的,自然还有那洋芋烧熟后发出的十分诱人的清香。我们小娃儿性子急,巴不得立马就可以吃到洋芋,因此,急急地去找来吹火筒,吹唢呐一般地鼓着个腮帮,使劲地吹火,把本来就很旺的火吹得烈焰四起,让所有的洋芋都被包围在大火之中。这种时候,我们就要被外婆骂,外婆说,娃儿些,性急吃不得热稀饭,这种急火烧出来的洋芋不好吃,外面烂了里头还是生的,别吹了,没得哪个款(夸)你们,用悠悠火烧出来才好吃。我们就只好耐着性子,眼睛死死地盯着火塘里的洋芋,当第一个洋芋烧熟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用火钳掏出来,放在小撮箕里反复摇上几下,把外面那层黑灰搓掉之后,那洋芋就露出了黄生生的一层外壳,看着直叫人淌口水,拿起来就往嘴里送,虽然烫嘴,但满嘴溢香,十分过隐。这个清晨,我们就会充满希望,精神饱满,心满意足。

记忆中,故乡人几乎都是这样开始每一天的,就象城里人从一杯牛奶一只鸡蛋、一碗米粉抑或一碗面条开始每一天一样,故乡人总是从洋芋开始认识世界,感受生活,他们与洋芋发生着千丝万缕以至于耐与生存的关系。因而,在以洋芋为主食的故乡人眼里,洋芋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非常宿命地要去崇拜它去善待它。甚至可以说,故乡人的所有劳作和期盼,就是为了让洋芋一年接一年地丰收,唯其如此,故乡人才会心安理得,才会眉开颜笑。

因此,一年四季中,从春季洋芋播种到夏季为洋芋松土、施肥以及秋收,故乡人总是象阿护自己的婴儿般地阿护着洋芋,他们的心会象露珠般地在每一个清晨挂在洋芋嫩绿的叶子上,去滋润它,让每一株幼苗以更加顽强的毅力去应对阳光的洗礼,唯恐心爱的洋芋受到半点伤害,会有一丁点儿闪失。因此,故乡人常常在烈日下穿行在洋芋地里除草,躬身于冷风细雨中为洋芋施肥。为此,生病了可以不去医,没盐巴吃了可以不去买,只要那洋芋苗象孩子般地一天一个样,绿油油地成长起来,故乡人就会愈加精神起来,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大病就化小了,小病就化没了。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熬出来的,拖过来的,经常这样拖,故乡人好象也就习惯了,适应了。

    在故乡人眼中,洋芋简直就是一个宝了,用火烧来吃再辅之以青辣椒异常过隐,洗干净后直接放到锅里煮毛皮洋芋或者把皮削掉后煮来吃,配之以昭通酱或是卤腐又别具风味。不仅闷饭吃满嘴生香,用来做菜还可花样翻新,什么炸洋芋条、干煸洋芋丝、酸菜洋芋汤穷家小户吃起来格外爽口,就是拿到星级酒店也大受欢迎。而且,洋芋还有食用方便等特点,条件不方便时,只要有火,丢在火里就可以直接烧来吃,故乡人就常常在放牧时带上海垡在山上烧洋芋吃,为故乡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让故乡人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春夏秋冬。就是用来做菜,也不挑配料,咋做咋好,常吃常新。洋芋还可以用来加工成淀粉,当地人叫做洋芋粉,其用途更是十分广泛,故乡人大都用最原始的方法做成洋芋粑粑,用油煎来吃。故乡人还常年用小个的洋芋喂猪,洋芋喂出来的猪肉质细腻、松软,肥瘦适中,不腻人,深受故乡人喜爱。

    洋芋有如此之多的妙用,理所当然地在故乡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正因此,故乡人为了洋芋的丰产而大伤脑筋。说来也真是可怜,尽管洋芋命贱,容易栽种,易成活,但偶尔遇上霜灾,故乡人苦苦的期盼和所有付出的辛劳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令人不忍目睹,故乡人常常在这种时候变得手足无措,要么呆呆地站在洋芋地边发愣,要么一个劲地叹息,要么就是一个人跑到洋芋地边对着老天大哭一场。但这一切也充其量只能算是发泄而已,不会有任何作用。面对天灾,故乡人是那样无可奈何,也只能眼巴巴地等着明年能有个好收成了。

    在洋芋受灾的1994年,我教到这样一个初一年级的学生,一个常穿一件红衣服的小女孩,13岁,由于母亲早逝,她与体弱多病的父亲相依为命,住在麦草房里,家里没什么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编竹篓到集市上卖了赚点零花钱。这位小女孩每天来上学要走二十里山路,但他却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学习十分刻苦,成绩在班上也总是保持在前五名。据同学说,她每天都装几个冷洋芋在书包里带到学校里吃,从来就没有在学校食堂里吃过饭,我知道后就为他申请了贫困生救助金。开始她一直拒绝,不肯接受,她说班上还有比她家更困难的,应拿给别人。我当时挺感动的,这小女孩真的太懂事了,也挺有志气的,后来我就一直坚持把贫困助学金给了她,让她到食堂里去打饭吃。可再后来我了解到,她并没有把钱拿去买饭吃,而是拿去买了几百斤洋芋请马车拉回家去了。她的一位邻居告诉我,因为她家的洋芋被霜冻坏了,加之她爹最近身体又特别差,没有坚持编竹篓到集市上去卖,家里零用钱也没了,粮食也没了,最近吃洋芋都是数着吃的,每天只能吃两个。我当时听呆了,这个小女孩在班上一直没有异常表现,真是太坚强了。非常遗憾的是,半个月后,小女孩不辞而别,把她的书和书包全给了班上一位原本买不起书的同学。一年后,我从另外一位学生口中得知,小女孩到城里打工去了,在一家餐馆,供吃供住每月工资六十元,工资全部寄回家中给父亲用。我当时没说出一句话来,心里是什么滋味连自己也说不清楚。

    后来,我把小女孩与洋芋的故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紧皱着眉头,他说,他有着和小女孩类似的经历,不知小女孩长大后,还想不想吃洋芋。说到这,我很快就联想到了父亲常拿来教育我们的吃洋芋的那段经历。那些年,父亲在一个非常偏辟的小山村当民办教师,也是因为家里特别穷,每天只能以洋芋充饥,这样一直吃了好几年,因此,父亲现在一提到洋芋就摇头。

    故乡人就是这样,对洋芋又爱又怕,没有洋芋的营养,也就没有故乡人的今天,故乡人与洋芋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愫。一次,我带着女儿乘客车回到故乡小镇,又步行数十里山路回到横卧在山坳里的外婆的家,那是我小时候天天吃洋芋的地方,外婆一见到我就激动得老泪纵横。随后就从门背后拿起一只和当年一样的小撮箕,蹒跚着爬上竹楼,不一会就捡来一小撮箕长满芽芽的洋芋,丢在火塘里烧着。我在那一瞬间如做梦一般,我感到时光仿佛在倒流,外婆的家还是二十几年前的茅草屋,还是那道竹楼,那道木楼梯,还是那同等式样的小撮箕,还是那个火塘。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这一切都更陈旧了,甚至更破败了。当然更大的变化,也是对我的心灵给予更大冲击的变化,那就是外婆真的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深了,走起路来更加笨拙了,这让我更为深刻地领会了什么叫做沧桑。火塘里烧熟的第一个洋芋,外婆给了我的女儿,女儿吃了一口直喊好吃,说比城头卖的烧洋芋好吃。外婆笑了,笑得是那样甜,那样幸福。

    从外婆家出来,我心情十分沉重,此时已是下午,阳光当然没有二十年前那个清晨那般明媚,正如当年外婆才五十岁,而今天已经七十多岁了一样,毕竟岁月流转,一切都在变化,我已经从当年顿顿吃洋芋的少年长成了快迈入而立之年的人了,如今,我在城里吃洋芋是为了品尝粗茶淡饭的美味,而外婆的生活方式却并未发生怎样的变化,依旧是以洋芋为主食。外婆说,她这一生是再也离不开洋芋了。

    吃着今天的洋芋,外婆的感觉也和二十年前一样好吗?这个问题我一直没问外婆。

送我们出门时,外婆逗我的女儿说,洋芋花开的时候才好看,遍地都是白花,叫你爸爸带你来玩。我女儿高兴得跳了起来。我一个劲地往前走,我不敢看外婆,外婆眼里噙满了泪花。

 

从洋芋故事的记忆里走出来,我走进了夏天的一片洋芋花海。天蓝蓝,地阔阔,风轻轻,水依依。这里还是故乡,大山包。眼前铺展开的,是一地的洋芋花,绿得流油的叶,衬托着那一朵一朵的花儿,有的白,有的紫,有的粉,因了不一样的品种而开出了不一样的花花。每一朵花儿,都像是一位笑盈盈的花一样的姑娘,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使得大山包高原凭添了几许活力。

眼前的这些洋芋,不再是二十年前单家独户栽种的洋芋了,这些大片大片的土地,早已流转到了合作社,由合作社在每一年的春天组织耕种。农民群众以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年底参与分红。种地,也不在是当年男人手扶犁把,赶着耕牛在前面犁着地,媳妇或孩子在后面丢种和粪肥了。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正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今天,在大山包平展的土地上,要么是旋耕机,要么是拖拉机,要么是挖掘机,各种机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机械化耕作已经成为常态,农民群众由传统农民向专业种植农民的转变正在默默进行中。如此耕作,自然更省事,产量更高,效益更好。

 

在昭阳区靖安镇西魁梁子,一片更为壮观的马铃薯基地更是令人震撼。

在西魁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一幅标语十分醒目:“党支部搭台、合作社唱戏、贫困户脱贫”。

正是这三句话,道出了西鬼梁子马铃薯种植的秘决。

靖安镇制定了“党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的方案,在松杉村成立了4个马铃薯种植合作社基础上建立了党支部,以党组织统领一切,把以前散、小、弱的生产经营方式变为为规模化、统一化、专业化,实现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全覆盖、规模化种植全覆盖、良种良法全覆盖、贫困户全覆盖。通过四个“全覆盖”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提升了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和产量,提升了马铃薯的价值。

事业要发展,得有领头雁。靖安镇坚持合作社发展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实现“支部上山、党员下地”,以党组织的引领力、向心力和核心力来带动合作社发展,做到每位党员都有包保护都有责任田。

“单打独斗没有出路,只有抱团发展才能致富。”松杉村委主任曾正江一句话道破天机。“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实现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产业走、农户跟着合作社走,做到了支部领富、能人带富、群众致富。

在西魁,人们开始接受这样一种观念:党支部引领,充分吸纳能人大户进入党员队伍。充分发挥能人带富的龙头作用。松杉村主任曾正江,种植能手、大户、西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石富就是这样的领头雁,他们及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考察发展为预备党员。如此举动,既推动了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发展,又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益尝试。

在靖安镇,这句话常常挂在贫困户嘴上:一人富不算富,看你带动多少贫困户。西魁人以此为荣。

松杉村9组的村民小组长和西魁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罗石富,这位饱经沧桑的高原汉子,经历的事不可谓不多,马铃薯种植经验不可谓不丰富。这个村里的能人,把这句话当成了自己的口头禅,“一人富不算富,看你带动多少贫困户”。

如今的靖安镇,正是有了党支部的强力引领,正是有了能人的带动,马铃薯种植才取得丰硕成果。

以松杉村西魁梁子马铃薯种植为例,种植面积达10300亩,其中种薯5000亩,每亩产量1500公斤,合计产量7500吨,按3800元/吨价格计算产值到达2850万元。商品薯5300亩,每亩可产2000公斤,产量10600吨,按1600元每吨价格计算,产值1696万元。西魁10300亩马铃薯年产值达4546万元。每户贫困户的土地以每亩150元一年费用流转给合作社,每户贫困户还可以得到每亩1000元合计不超过4000元的产业扶持金直接参与入股合作社分红,同时贫困户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每天也有80元的工资。

这笔账不算不知道,越算越惊喜。通过土地流转、股本入股和给合作社打工,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低于4050元。

如今,靖安马铃薯种植已过1.5万亩,马铃薯,这种在当地被贫困群众称作洋芋的传统作物,已然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蛋蛋”。

 

2018年7月8日上午,中国马铃薯大会在昭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结束之际,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就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关情况接受云南电视台采访时提出了“半城苹果满城香、半山土豆载希望”的新概念。

杨亚林动情地说,昭通从历史渊源到文化积淀都与马铃薯有着不解之缘,在当下脱贫攻坚、群众增收致富的路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昭通将立足实际,传承历史,坚定不移地将马铃薯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未来三年,昭通将在稳定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依托马铃薯产业发展,助推贫困户脱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优质种薯基地和大西南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实现昭通跨越发展。

杨亚林还坚定地说,昭通全市上下要一鼓作气坚决发展马铃薯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打好“三张牌”,把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要求具体化;按照实现良种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的要求,严格标准、严格规范、严格管理,探索一条以马铃薯产业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土地、群众、合作社等资源整合起来,着力用现代经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实现马铃薯品质的提质增效和根本转变,彻底改变以往粗放、传统、低层次、低水平的生产模式;用好“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一条龙服务,组织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坚持市场化规律,科学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完善机制。

中央有号召,基层有实招。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新时代的昭通,一种新型土地流传专业种植模式正在走向成熟。昭通市、区两级还在昭通联合举办了“假如世界没有马铃薯”的品牌论坛,每年吸引全世界马铃薯种植专家云集昭通,共商马铃薯发展大计。


作者简介



沈洋,70后,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在《中国作家》《文艺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长篇小说《大救驾》等10余部。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编剧)。电视剧《锻刀》文学原创作者之一。长篇小说《万物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编剧)。鲁迅文学院首届西南作家班、首届编剧高研班学员。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第九期编剧高研班学员。

来源:文学故乡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