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永善这个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 群众脱贫致富不再愁

 2019-09-21 12:20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中秋前夕,走进位于永善县工业园区的扶贫车间——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一台台缝纫机摆放整齐,30余名工人正娴熟地操控机器,赶制各类服装。

午饭间隙,微信群里一阵“红包雨”让紧张有序的工作多了一份温馨,车间内充满了欢声笑语。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不仅帮助贫困群众变身上班族,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永善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积极招商引资,把扶贫车间建在群众家门口,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来自细沙乡石坪村的苗族群众韩金忠,熟练地踩着缝纫机踏板,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刚到公司学习20天的“新手”。韩金忠老家不通公路,生活较为困难,是即将搬到红光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以来,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问题,他先后辗转河北、江苏等地打工,因父亲体弱多病,他只好辞职回家。当得知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把工厂建在家门口时,他毅然带着妻子一同来到厂里务工。

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这一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成了附近村民的首选。

“我去年在广东打工时,在“微永善”上看到红光新区要开制衣厂,我立马报了名。”家住溪洛渡镇桐堡村的杨识春,之前在“vivo”手机制造厂上班,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看到招聘信息后,今年4月辞职回家。

“这里的工作环境还可以,公司管理比较人性化,在家门口务工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家住溪洛渡镇富庆村的尹治富,曾从事过手机维修、水电安装等工作,为方便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他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


在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大家工作氛围轻松,相处融洽和睦,学习期间有保底工资,学成以后,工资按件计算,多劳多得。

“我在‘康迪’工作了20多年,到永善来主要是培训员工,教大家技能,学员们都很刻苦、很认真。”叶美南是一名有着40年制衣经验的老师傅,他把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给学员。

“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们选择布料,穿针引线,现在我已经能完整地做出一件衣服了。”尹治富高兴地说。

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2019年注册成立,现所在地为临时厂区,待红光新区厂区建成后,能吸纳400余人就近就业,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通讯员 甘光涛 陈 洪 罗 杰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