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9-20 09:09女儿到外地读大学,我也成了“空巢老人”。这时才发现,我的幸福藏在一本本相册里。
翻开第一本,是一张张黑白照片。1974年春节,母亲抱着襁褓中的我,和父亲面带微笑地坐着。姐姐站在父亲的身边,手上拿着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线锥子;哥哥站在母亲的身边,手上拿着一本封面印有战斗英雄的连环画,这是我们家的第一张“全家福”。1975年春节,“全家福”里增加了一个人,刚出生的妹妹。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妹妹,父亲抱着还在哭泣的我,姐姐站在父亲的身边,羞涩地拿着一个塑料娃娃;哥哥站在母亲的身边,手上拿着一本连环画。1976年至1978年,我家的“全家福”特别有意思。姐姐、我和妹妹统一了服装、发型、鞋子,都穿着母亲缝制的碎花衣服,扎着相同的马尾辫,穿着相同的帆布胶鞋,几乎是相同的表情面对镜头。那时候,虽然生活不宽裕,但是每到过年母亲都要给我们缝制新衣服。那时候,每个人都衣着朴素,唯一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除了大哥手上的连环画,就是那几张意气风发的面孔。
父亲抱着4岁的我,坐在一个湖边,湖边有一座塔。这张照片的左下角印有“宜宾江北公园留影”几个字。父亲曾经告诉过我,那时昭通汽车运输总站要在水富成立汽车站,他到四川省宜宾市筹备建站工作。那时,水富还没有建县;那时,父亲真年轻……
继续往下翻,还是一张张黑白照片。我拿着一张奖状,非常专注地看着镜头——上小学一年级的我“六一”受到了学校的表彰,扎着蝴蝶结、穿着花裙子,我和同学在一起表演节目。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相机,但父亲总会想办法请人帮我拍照。
再往后翻相册就是彩色照片了。我和几个女同学在草坪上坐着,班主任汪老师站在我们后面;我们高中同学到马脑山春游,女生在前排席地而坐,男生站在后排。后来,我到昭通读书,照片更多了。女孩天生爱照相,我也不例外。几年后,我结婚了,当时还请了摄影师拍照。一张张照片唤起了我的美好回忆。那时候,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充满希望。
第二、三本相册女儿的照片最多。戴着毛线帽、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小脸,这是她满40天的时候,我抱着她走进照相馆照的。100天、6个月、1岁、2岁……一张张照片记录了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自从有了女儿,我的生命里多了色彩,灵魂不再孤单,每一个平淡的日子更加生动鲜活、绚烂如花。
翻开相册的最后一页。这张照片是今年我以一名组工干部身份,在中山大学参加水富市委干教委组织的港口物流经济专题培训时学员们的合影。今年3月,我调到水富市市委组织部工作。我清楚记得到市委组织部报到后,部长要求我们新来的同志思想上、工作上都要尽快适应新岗位新要求,在水富市市委组织部干好工作是本职、是职责所在,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事业心,把组织工作当事业来干,要精益求精。在水富市委组织部工作的这些日子,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组工干部都对组织工作怀着极大热情,工作起来“锱铢必较”,容不得一点点瑕疵。也正是这种敬业精神,才让水富市委组织部的工作始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效。
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本本相册里的照片从黑白向彩色过渡,一个个家庭成员的衣着、妆容和神态也越来越接近现在的样子。一张又一张“全家福”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家庭成员的降生、成长、成才,成为家庭的担当,记录着生活的起伏,也记录了另外一些家庭成员的老去,甚至离去。为了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新一代的家庭成员在外打拼,家人聚少离多。相聚的时间转瞬即逝,拍上一张“全家福”,开始慢慢变得不再容易,甚至变成一种奢望。
时间不会停下脚步,更不会倒流,关于家庭的美好记忆却永远不会磨灭。这些记忆保存在一张又一张老照片里,让我重温了过去的朴实纯真,同时更加感慨今天物质生活的丰富。相册里留下的不仅是色彩斑斓的图像,更是幸福的象征。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变化!
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从模糊到高清成像,从胶卷冲洗照片到数码电子照片的使用,从专业摄影师拍到自己随手拍,我们享受着科技在突飞猛进带来的便宜,尤其手机照相功能的使用,让我们这些爱拍照的人不再为拍一张好照片而发愁。我们过去使用的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国外的品牌手机拍的照片已经兴奋不已,今天我们使用华为、小米、中兴等国产品牌手机拍出的照片像素更高,我们已经拥有了5G的技术,现在照相更方便、更清晰。小小相机发展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自豪,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建小康。在未来的相册里必定会定格千千万万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奉献的美丽瞬间。
(作者: 王善美 供职于水富市委组织部新闻和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