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9-18 15:47村组道路上,时常能看见他们骑行穿梭的身影,他们不是在去扶贫的路上,就是从扶贫的路上回来;田间地头,经常看到他们与农户劳作的场景,他们不是指导村民如何发展产业,就是与村民同劳动;农户家中,总能听见他们引导村民勤劳致富的话语,他们以村为家、以群为戚,一心一意帮扶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他们是巧家县财政局挂钩茂租镇油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现龄30岁的罗发明是油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2017年10月,巧家县财政局新增挂钩茂租镇油房村。2019年4月,在精准扶贫的攻坚期,出生于油房村油房沟村民小组的他,主动请缨到老家油房村驻村开展扶贫工作。
“现在孩子读几年级了?学习给好不?平时多给孩子时间做做作业。”“是啊,读书才是出路。小宝钱,最近都没有回城头去吗?”罗发明小名叫小宝钱,从小就活泼可爱、乐于助人的他,油房村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的小名。同时,村民们都知道他是大山里走出去的“骄子”,聪明、认真的他从小就好学,后来考上了大学,如今找到了好工作,贫穷的家庭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儿子,今天是七月半,要不要回家来吃饭?”“妈,我们近几天都在集中开展工作,你跟爸爸吃,改天再回来。”8月13日中午,罗发明接到妈妈的电话,简短的几句话就挂了,一头又扎进脱贫攻坚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据了解,从村上骑摩托回家只需5分钟,但他一个月回家也没有几次,回一次也就一两个小时。罗发明说:“油房村就是我的家,村民们都是我的家人。”
“摩托车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油房村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辖区内山高、坡陡、沟深。全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常住农业人口826户33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0户1549人。
“我请个假,晚上的研判会回不来了。”8月14日下午,驻村工作队员范科勇在油房村下沟社开展入户核查中,不知不觉天也黑了下来,想到晚上还要研判工作,但道路被雨水冲刷,石头成堆,低洼坑塘多,骑摩托车晚上回来不安全。同时,范科勇打算趁晚上农户在家,将下沟社的入户工作全部完成,不耽误群众第二天摘花椒。于是,他就打电话给分管领导请假。
“摩托车是我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范科勇告诉笔者。油房村村民小组多,群众居住也分散,加之道路不太好,骑摩托车比较方便,能节约时间,把更多精力花在群众身上。
这只是油房村驻村工作队入户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罗发明、范科勇、许俊3名驻村队员时刻用“群众之事无小事”来约束自己,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践行责任,深入到挂钩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对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教育情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记录,对其致贫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一步一个脚印走遍油房村的每条道路、每一户贫困户。
“群众稳定增收是我们的目标”
脱贫致富是每一个贫困户幸福生活的追求,更是驻村工作队员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标。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政策、理解工作,也成了工作队努力的一个方向。
“要实现稳定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们认为。于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就着手对油房村海拔、气温、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同时根据当地传统农作物的发展情况对比,最终认为油房村具备种植魔芋的条件,是发展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确保魔芋产业发展落地,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成员通过无数次进村入户面对面讲解,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同时,为保证魔芋种植能高产,驻村工作队主动联系技术人员通过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就魔芋栽培品种选择、种植行距与株距、病虫害识别和防治等技术方面进行培训,对肥料的施放、打塘的深浅、魔芋种的摆放、盖土的方式等进行了操作示范。
“不是扶贫干部们三番五次的做我们工作,哪会种这么多魔芋,有现在的收入!”如今,油房村已发展魔芋种植380亩。谈起魔芋产业发展,村民们的喜悦和激动全写在脸上。
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如今,茂租镇油房村广大贫困群众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帮扶和指引下,“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越来越美好。
(通讯员 胡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