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不能忘却的大爱真情——记抗震救灾中的部分人大代表

 2017-04-24 10:03  来源:

两年前,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周边的巧家等县区房屋倒塌严重和人员伤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大灾当前,身处前沿的各级人大代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带领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地震虽然过去了两年多时间,但从地震中走过来的当地群众,至今仍然不能忘却这次浩劫,不能忘记在地震中与他们一道走过来的这些普通而平凡的人大代表。

蒋先林:为大家含泪舍小家

蒋先林是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党总支书记、县人大代表。他所在的村坐落在牛栏江大峡谷,四面高山紧逼,村前牛栏江横卧。“8·03”地震发生时,蒋先林参加村里的会议。会议进行到一半,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巨响,瞬间房屋摇晃,玻璃破碎,沙尘漫飞,什么也看不见。大家赶紧跑出会议室,只见村子里房子倒塌,村民哭声一片,十分凄惨。

地震突如其来,蒋先林来不及多想,大喊:“地震来了,赶快救人。”随即他们冒着被山上滚石砸伤的危险,争分夺秒组织村民撤离,抢救伤者。

不多时,蒋先林的小儿子哭着跑过来:“爸,家里房子垮了……”他往家的方向望了望,没有说一句话,俯身继续挖埋在废墟中的人。人大代表和基层干部的表率作用,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大家拭去泪水,积极加入到挖掘中来。

地震后,村子唯一通向外面的公路被完全堵塞,已不能按原有路线撤离。蒋先林和大家商议后,把先期救出的5名重伤员转移到龙头坪,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傍晚时分,下起了瓢泼大雨,蒋先林和其他人员又冒雨收集油布,搭建了5个临时安置点,凌晨4时,受灾群众们终于有了容身之地。清晨,安顿好受灾群众后的蒋先林才想到什么,当飞奔到自家房屋,眼前已是一片废墟,家里9间房屋全部倒塌,沙发、家具、冰箱、彩电等数万元的财物被掩埋,孩子蹲在废墟前眼泪直流。

红石岩村是巧家此次地震中受灾最重的村,全村194户均受灾,灾害造成38人遇难、2人失踪、150人受伤。接下来的时间里,蒋先林顾不上照顾自己年幼的儿子,来不及吃饭和睡觉,硬撑着与干部群众一起,把900多名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蒋先林不是不爱家,但身为从群众中来的人大代表,绝不能丢掉大家。地震期间,他组织人员搜救被掩埋群众,拆除危险住房,搭建临时安置点、收集粮食、开伙食团照顾老人、伤员和孩子。恢复重建时,他依然顾不上自家,一直奔波在群众中,宣传政策、动员群众、解决难题, 帮助乡亲们协调建材,而自家房屋建设一拖再拖。如今,蒋先林看着村民们在废墟上建起了新房子,他的心里就热乎、就高兴。

谭昌崇:无私救灾和运送物资

地震发生时,身为青山村党总支书记的谭昌崇正在地里摘花椒,地动山摇过后,他骑上摩托车迅速赶到青山村村委会。当获悉青山村曾家河边小组村民杨顺富、曾凡品被泥石流冲到沟里时,他立即骑上摩托车就往事发地跑,才出几百米,道路就被中断,他弃车一路狂奔,十多分钟就到了曾家河边。

到现场一看谭昌崇傻了眼,房屋垮塌一片,灰尘四起,群众惊慌失措,四处乱跑,不知道往哪里避灾。他沿路边喊边组织村民撤离,发现杨顺富的母亲被垮塌的废墟压住,他立即和村民们一起用手拼命挖掘,终于把老人救了出来。谭昌崇手指划破,血流了出来。

当谭昌崇组织村民沿着公路迅速撤离,经过回龙湾小组时,看见有两人被埋在河沟里,其中一人已遇难,他们赶紧救起另外一人赵林山,并绑上滑竿,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把赵林山送到乡卫生院抢救。这时大汗淋漓的他还牵挂着曾家河边的被埋群众,获知出事地点在青山村新米行,与包谷垴村边界接壤,他立即打电话给包谷垴村,请求他们帮助救援,不久,包谷垴来了3个人,和青山村的村民一道将两人救出。

谭昌崇和村干部组织当地村民抢险救灾,发放救灾物资,四天四夜没合眼,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山泉水。他开着自己的面包车从县城往青山村来回不间断,负责运送帐篷、矿泉水、方便面等,只要哪里需要救灾物资,他就驾车奔向哪里,几天下来,人累坏了,车辆也被撞坏了。

谭昌崇先后担任乡、县、市人大代表,十年来,他深入调研,共提出建议30多件,如争取上级投资50多万元安装了2件管引长6000多米,解决了600多人的饮水难题;建成青山梁子到粟家村、陈家村到白坡、白坡到白家沟等5条公路,受益群众3200人;争取巧家蚕茧公司对养蚕户修建蚕房实行补贴,每户12000元,等等。

王朝富:晕倒之后再站起来

回忆起鲁甸“8·03”地震,包谷垴社区党总支书记、乡人大代表王朝富至今仍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他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地震那天,乡党委书记方永远打电话告诉王朝富,威宁寨1号隧道有几人受伤,让他火速组织群众过去救人。王朝富听到消息后,不顾儿子的恐惧和哭喊,也不顾上年迈父母的强烈反对,立即组织邻居王甫权、王甫丽等19名村民,拿上绳索、简易担架等工具,冒着余震不断、山石滚滚的危险,赶向烟尘四起的灾区一线……

王朝富和村民们奔赴的威宁寨隧道,地处牛栏江边悬崖下。走到百米开外,他们便看到从悬崖上摔下来的三名伤员,满身是血,躺在垮塌下来的乱石中不能动弹,亲眼目睹了事故的村民董宝学早已吓得面目失色,站在不远处,气喘吁吁地喊“救人!救人!”王朝富等人费尽周折穿过乱石,趟过滔滔河水,来到伤者身旁。检查了三人的伤势后,王朝富立即呼叫120急救车,并和村民们将伤者抬上担架,互相搀扶着,轮换着,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牛栏江江边悬崖迂回上了昭巧公路。把伤者送上救护车后,王朝富又奔向新的救灾一线。

当天晚上,当地启动应急预案并组建工作组,由王朝富牵头负责抢救人员和被房屋倒塌掩埋的牲畜。接下来的一周内,他没有上床睡过觉,困得撑不住了,就靠在石头上、或土堆上休息一下,每天休息不超过三小时时间。到了8月9日晚,王朝富终于回家躺了一会,又同其他干部去处理临时应急场所的工作。工作结束后,王朝富一到家便倒在沙发上,不省人事。随即,王朝富被送往巧家县人民医院救治。当天王朝富输了一组液体后,醒了过来,认为自己“太丢脸”,又起身赶回灾区参与抢险救灾。期间,为认真落实好“八包八保”政策,王朝富等人大胆建言献策,提出“先高寒山区、后低二半山区,先特殊困难户、后一般群众户,困难群众一律优先”的核灾查灾、民房排危、物资发放和民房重建的办法,后来此方法被迅速推广到其他灾区。

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当知晓赵德勇、陆明等许多村民家庭困难时,王朝富主动帮助他们协调贷款、垫付启动资金,赊购钢筋、水泥、砂石、砖块等建材,帮助运输建材,让他们早日迁入新居温暖过冬。在他们的带领下,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如今,来到曾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包谷垴,登高望去,新建的安居房星星点点散落在高山上、半山腰,一条条新公路通到各小组,一根根饮水管道通向农户,一幢幢安居房立在林中,一座座新家园欢声笑语,呈现出一片繁华和谐的景象。

通讯员 石兴红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