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与昭通苹果征文选登丨思苹果

 2019-09-09 16:16  来源:北纬29°

   ◆许家盛/图  彭念敏/文

     在我的脑海里,常常闪现一个画面:在昭通城的每一个公园、每一条街道,都长满郁郁葱葱的苹果树,树上坠满或青翠欲滴、或红得似火的昭通大苹果,好一幅春看花、夏游园、秋摘果、冬赏景的愿景图画。

《喜秋实露华芳  昭通苹果甜又香》许家盛 作

     苹果算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果了,有人称它为“平安果”,寓意平平安安,为人祈福之意。人们常说,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说明,苹果的功效非常的多。

     我小时候,生活在永善县城,那里不出产苹果。但每到苹果成熟的季节,全城的人吃得最多的水果,还是苹果,因为每天都有商贩从昭通城拉来大车的苹果贩卖。父亲总怕我和哥哥营养不足,影响长个子,他总会足量地买些苹果回家来。

     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在岩洞里上过学、炒包谷面泡水充过饥、在部队当过兵、在公安战线吃过苦、领过几元一月的工资……过惯贫穷日子的父亲在生活上特别省吃俭用,但对子女却从不吝啬。买回家的苹果,他每天定时定量分发给我和哥哥吃。调皮捣蛋的兄妹俩总会趁父亲不备时,从他的“保管室”里多拿几个果子藏起来慢慢吃,那味道香甜十足。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美丽的秋城——昭阳工作。秋城给我最初的印象除气候凉爽宜人外,感觉这里满城都有油糕、稀豆粉和昭通大苹果等美食。

      昭通有近80年的苹果栽种历史,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全市苹果种植已达45万余亩、年产58万吨。昭通人民种苹果、卖苹果的历史,就是昭通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

     10多年来,苹果成熟季,在单位的附近,会自然形成一条长长的苹果街,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我们会用相机、手机记录非凡热闹、购销两旺的苹果交易市场。

      每当看到“微商”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苹果的图片或视频时,我总会想起同事雷娟娟每年邀请我们到她家摘苹果、吃苹果、观果园的一暮暮情景。

      她家住在盛产优质苹果的核心区——昭阳区洒渔镇,家里栽种了几百棵苹果树,远远望去,房屋完全被绿树红果包围、笼罩。走进她的家,不大的院坝里,一辆红色电动三轮车载满大筐大筐、惹人眼馋的红富士苹果。她勤劳的父母正准备把苹果拉到洒渔苹果交易市场销售,期待卖得一个好价钱。房檐下,几大筐被鸟雀啄伤的苹果引人注目,这样的苹果成熟度高、糖心多、特别脆,故而特别容易受鸟雀的“祸害”。每间屋子里,都堆起成山的苹果。全家老小齐上阵,70、80、90号果正在分捡中,套苹果、装苹果,忙得不亦乐乎……苹果映红了老人、孩子满心欢喜的脸庞。

      这时,一大群的吃货已经移步到了一片果园里,或观赏、或拍照、或品尝,孩童们则兴奋地在果园里来回奔跑、追逐、嬉戏,果园俨然成了大人们的观光园、孩子们的游乐园。

      或许身处昭通城,不觉得昭通苹果的可贵,当离开时,苹果便成了一种思念。

      2017年,我到了永善县的一个贫困小山村驻村扶贫,山村交通不便,物资匮乏,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一种奢望。村民们还延续着“天黑睡觉、天亮劳作”的生产生活习惯。

      每当夜深人静时,想到昭通苹果的色、香、味,浮想联翩。同事孝美那一年做起了微商,她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热衷于公益事业,为给果农们打开销售渠道,她在朋友圈推荐起了昭通苹果。贴心的她,邮寄了一箱苹果到我当时所在的山村,备受感动。吃着苹果,想起了那些与苹果有关的人和事。

      就在那一年,单位一位领导进村走访调研扶贫工作,也送来两大袋特甜特脆的昭通苹果。他要徒步4小时,到最艰险、偏远的村庄去走走,看看那里纯朴、憨厚的苗胞们生活得怎么样,研判生产、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问题。临行前,我塞了几个苹果到他的背包里,想像着,翻山越岭的行程中,当他累的时候,渴的时候,饿的时候,吃起苹果一定特别香甜。

     时下,又是苹果成熟季。我又在想,那一片熟悉的苹果园,今年长势怎么样,5月里的两场冰雹是否让它遍体鳞伤,六七月的严重干旱是否对它产生了影响,今年身价如何?是否有客商已提前下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雷娟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雷娟娟
标签 >> 苹果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