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爱我的祖国征文作品选|曾经辉煌的“摇把子”电话

 2019-09-05 17:16  来源:昭通新闻网

说起“摇把子”电话,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大多不太熟悉,也许只是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过,或许是听长辈们讲述过。然而,从1970年参加工作到1997年的20多年中,几乎天天都与“摇把子”电话打交道的我,见证了“摇把子”电话从辉煌到完全退出通信历史舞台的历程,并与它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摇把子”电话标准名称叫磁石电话机,因其机身右侧面有一个“L”形状的摇把,人们都习惯叫它“摇把子”电话。电话机身大都是黑颜色的,叉簧上边横放着一个受话器与送话器(大家称为听筒与话筒)连在一起的硬胶手柄,再通过一根话筒绳和主机相连,在电话的右上方还挂接有两只甲A大电池,用0.3毫米的软芯铜线按正、负极连在电话机的分线盒上。分线盒上另用一根双芯软皮电线与外面电线杆上的架空明线连接。打电话时需要用一只手按住听筒手柄,另一个手握住摇把子顺时针转动半圈,然后拿起话筒告诉值班话务员要接哪里,电话接通并听到对方的声音后,双方即可通话。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关县只有县政府所在地的邮电所才有一台30或50门的磁石交换机。电话用户也很少。每个单位只有一部电话机,大都安装在办公室使用。在县邮电局或区邮电所,广大群众要打个电话都必须去邮电营业厅排队、挂号、等待。若要打个省外长途电话,必须通过区、县、市、省的多个总机转接,少说也得等上几个小时,甚至连续两三天都打不通一个长途电话。

1971年8月,我在昭通地区电信局机务培训班学习后,回到大关县又跟曾庆恒师傅实习工作了半年多,到了1972年3月,就独自承担大关县各邮电所的磁石交换机维修工作,还要负责检修各邮电所的机线员修不好的电话机。当年大关县共有76个行政村,县城到上高桥、悦乐乡还不通公路,木杆、青龙、吉利等8个乡虽通公路但没有客车运营,邮电局的人工作、下乡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骑自行车。若按当下的工作分工,至少是3个人的工作量。好在当时人年轻、体力好,每次接到交换机发生故障的通知后,二话没说,立即带上器材、工具骑上自行车就出发。到了邮电所后,顾不上擦把汗,来不及喝杯水,再累再饿也要先把交换机修好。

1996年8月的一天傍晚,大关县青龙乡遭遇暴雨,引发洪灾、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灾害致使青龙乡与外界的电话通信全部中断,银盘、毛坝、幸福、老街等5个村公所电话全都打不通,县委、县政府领导心急如焚,乡政府的领导在组织救灾的同时迫切希望能早一分钟打通电话向上级汇报灾情。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大关县工作了20多年,具有丰富抢险救灾保通信经验、并身为县邮电局农村电话机线管理员的我,立即带领抢险救灾队伍星夜紧急奔赴灾区。到了天星乡后,沿途安排3个外线抢险组分兵抢修前行,我和另外几个年轻队员先是风驰电掣地乘车前进,到了天星乡打瓦村公路中断地带,我们肩背手提工具、器材,在风雨交加之中凭借手电筒照明徒步翻山越岭绕过3处山体滑坡地段,历尽艰辛到达青龙乡后,立刻投入抢修倒塌的电线杆、损坏的电话线和检修乡政府所在地的各单位损坏的电话机的战斗中。由于邮电所的总机室被山洪冲坏窗户,磁石交换机被淹没在泥石流中毁坏严重不能修复。我请求青龙乡政府的领导安排10多个民兵应急分队的同志先去公路塌方地段等待搬运从县城送来的磁石交换机。临危受命的青龙乡民兵应急分队的同志们从公路塌方地段不辞辛劳地轮流抬着一台50门交换机爬山涉水、风雨兼程7公里,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把交换机安全抬到青龙乡邮电所。我带领机务员陈正荣熬了个通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交换机修好。当天中午,当县政府组织的救灾大部队到达青龙乡时,除银盘、毛坝两个偏远村公所外,邮电所的驻地各单位和其他村公所的电话全部抢通。我还以超前意识,提前带人拿军用被复线架通了1.6公里电话线路,临时安装了一部电话给救灾指挥部使用。此举得到了在青龙乡参加救灾的县、乡政府领导的交口称赞,大会、小会都要表扬县邮电局讲政治、顾大局,雷厉风行为青龙乡特大洪灾的抢险救灾作出了重大贡献。高兴得县邮电局的局长、副局长在我们救灾结束回到县城的当天为大家接风洗尘。

当年大关县的电话普及率很低,曾经辉煌的“摇把子”电话成了当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与外地进行通信联系的主要通信方式。尽管它有技术落后、通话质量不高、线路维护检修十分辛苦、杆线设备抗灾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通信需求等许多缺点,但在当时上情下达政令,服务人民群众的通信联络中起到了“千里眼、顺风耳”作用。

1995年10月以后,大关县寿山、天星、木杆3个乡(镇)陆续开通了数字式程控电话。随着电信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关县在1998年10月全部实现了用通信光缆作网络转输。全县各乡(镇)使用了几十年的“摇把子”电话终于退出历史舞台。由于电信通信终端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飞速发展。“摇把子”电话、传呼机、“大哥大”等通信设备先后被淘汰。电信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早已惠及寻常百姓。身为邮电通信战线上的一个老职工,我为有幸参与了近20年来祖国电信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的每一次变迁、进步而感到骄傲、自豪。 

曾鸣 作者系移动昭通分公司退休职工)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文学 70周年 见证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