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9-05 17:132018年的年尾,居住在水富市两碗镇新滩村小洞村民小组的结对“亲戚”谭大姐给我打了个电话,她说:“陈老师,明天我们家杀年猪,你们在水富市文联的几位老师都一起来吃刨汤。你们帮助我们那么多,现在政策好,我看病都有保险,可以报销。我们家生活好了!你们一定要来噢!”电话里我能明显感觉到她那抑制不住的喜悦,这喜悦的情绪也强烈地感染着我。在2015年时,她每次电话都是无精打采地叫苦,一个劲儿地“夸大”她的种种困难。比如,说想买两头猪仔没有钱,病了没有钱治疗,甚至有时候还会说自己饭都吃不起……时隔3年,她能说“现在我们家生活好了!”我的确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一种心被融化了的温暖。
时间回到了2015年,两碗镇新滩村小洞村民小组的6户困难户成为了我们单位的挂钩结对“亲戚”,我有结对“亲戚”2户。第一次去小洞村民小组,新滩村的一名村干部对我说:“陈老师,小洞村民小组在半山上,路很远,几个小时走下来,你怕是会走哭!”我心想走哭倒是不至于。
这条山路对于我来说,还真不轻松。陡峭的石阶、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还没走到一个小时,我就气喘吁吁、头晕目眩。看着云雾缭绕的小路伸向山顶,不知所踪,山下的关河在我的视野里不停地缩小,只好对同行的人说:“你们走慢点哦,我一会儿万一晕倒了不好办。”大家只好放慢脚步,一边走一边等我追上去。走了差不多两小时,总算从小路走上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公路,公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伫立远眺,远山逶迤,关河像一条细线蜿蜒而去。
走了近3小时,一个20来户人家的小山村终于从云雾里探出头来,若隐若现地出现在眼前,宛若仙境。10多栋小楼房坐落在山上,让人不得不赞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的巨大发展与变化。
6户人家,一户一户走下来,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他们对家乡、对土地深深的执爱,他们积极上进,迫切希望得到帮助,迫切希望勤劳致富、科学致富。但各自有不同的困难,比如年老体弱、病患、缺技术,再比如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更是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在这次走访中,我第一次见到了病恹恹的谭大姐,只见她无精打采,眼睑浮肿、下肢浮肿,说话有气无力。我在心里默默感叹,有一条硬化了的乡村公路就好了,运输一方便,几户结对户困难户通过政策扶贫、思想扶贫,有低保、有医保、有养老保险,再把种植业、养殖业都发展起来,走出自产自销之路,又怎么能不脱贫致富呢?又何愁那几间风雨飘摇的土墙房不能建成砖混小楼房,旧貌变新颜呢?到那时,我自然成为见证他们生活变化的人,可以快快乐乐地静下心来,全心全意欣赏小洞村民小组的美景。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推进,扶贫的力度不断在加强,我在通往去小洞村民小组的路上来来回回不知往返了多少次,与自己的结对“亲戚”也走得越来越近,不时还与他们同吃同劳动。在一起播种玉米的时候,在一起拉家常的时候,他们常常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在政策扶持下,家里养了几头猪,几只羊、几只鸡、几只鸭、几窝胡蜂;种了多少棵李子、多少亩天麻,多少亩药材……
2016年,去小洞村民小组的乡村公路铺上了碎石,虽然一下雨,车子无法上去,但遇见晴朗的天气,我就可以乘车上去了,少了来回行走4个多小时的辛劳。几户住土墙房的困难户也得到了资金扶持,开始修建房屋。我欣喜地看见铺了碎石的公路为他们运输房屋建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欣喜地看见砖墙房屋从打地基开始,一点一点地矗立起来;欣喜地看见他们从土墙房搬进了新居;欣喜地看见扶持赠送的猪仔在圈里一天一天长大;欣喜地看见谭大姐看病有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她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她家养的羊一天比一天多,她家外出打工的儿子也学了种植技术,返回小洞村民小组发展,种植药材……
2017年,正值玉米疯长到一人多高,我再去小洞村民小组,再一次感到惊喜,从新滩村去小洞村民小组的乡村公路上段路面全部硬化,从另一个村去的路程稍远,却已经全部硬化,就是下雨天,小汽车都可以行驶上去了。更兴奋的是,一到小洞村民小组,我就看见阳光朗照的小洞村民小组熠熠生辉,金灿灿的柿子挂在树上,楼房前有几辆小汽车停放,一问才知道,路一修好,小洞村民小组条件好的人家就买车了……
3年多的时间一晃而过,一回首,才发现一切都在悄悄地渐变中,风光无限、岁月有痕。乡村十多年前的杈杈房、茅草房再也看不见了,山野里随处可见小洋楼。尽管每一天的工作都在忙忙碌碌中,那天谭大姐的真诚邀请我们没能前往,我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只为那一句话:“我们家的生活好了!”这一刻,我去小洞村民小组所经历的所有辛劳不翼而飞,他们曾经的抱怨不翼而飞。爱祖国、爱家乡,从心底油然而生,眼前展现出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卓 作者供职于水富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