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19-09-04 16:54日前,昭通镇雄一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简单介绍了自己“可怜”的家庭后,欲向政府部门讨要扶贫政策。
网友留言如下——
官方回复——
经查,由于您哥患有轻微间歇性精神病的实际,考虑到您户家庭贫困,渡船坝社区为您父亲安排了环卫工一职,每月工资2000余元,且于2018年9月按程序为您户办理了3个农村低保,最大限度的帮助您户解决生活保障问题。
关于您户住房的问题。2019年7月,渡船坝社区已将您户列为农危改对象并上报五德镇住建所,初步定为C级修缮加固,等待C级修缮加固的实施方案下达后,立即启动。
根据工作组向左邻右舍了解到的情况是,您父亲非常勤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1982年就建了水泥平房,让左邻右舍都很是羡慕,但在您父亲含辛茹苦的将您兄妹几人抚养长大后,您和您哥却整天无所事事,在家安心“啃老”,靠着您父亲那点微薄的积蓄、拖着年迈的身躯换来的血汗钱艰难度日。房屋漏雨固然令人担心,但令人担心的是您兄弟俩正值年轻力壮时,依然未能帮助您年迈的父亲分担肩上的重担。国家扶贫更多的是扶志,但绝对不会养懒汉。为您就业一事,渡船坝社区工作人员曾多次入户为您介绍工作,您总是用不同的理由推卸,在此也希望您早日振作起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早日带领家人过上幸福、美满、安定的生活!
感谢您对我镇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年轻力壮、四肢健全,不去努力创造财富而是伸手向年迈的父母要钱,这样的“啃老”无益于家庭、无益于社会。
“扶贫”不能越扶越“贫”
说起扶贫,社会捐助往往是一马当先,然而这样爱心形式的扶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扶贫,结局也往往是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道理相当简单,几乎妇孺皆知,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到、做得好。扶贫是社会话题吗?当扶贫成为社会话题的时候,扶贫却成了一种“产业”,成了一种“生财之道”,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向社会伸手,向国家财政伸手的良丹妙药。以至于闹出过“当选贫困县”后欢呼雀跃的笑料。
何谓之贫?显然只是物质的界定。而物质世界的贫与富,是与当今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驰。在扶贫日,我们能说什么?能做什么?在没有这个扶贫节日之前,我们始终没有停止扶贫。我们一直在扶贫的路上,中央有扶贫机构,下面有贫困县,但贫困地区如果等着伸手向中央要钱,向社会要钱,那就是不作为。这就好比过日子,如果老婆穿不好,孩子吃不饱,就说明家长没有努力。实在熬不下去日子了,去“啃老”几天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始终抱有“啃老”的想法,要脱贫当然还要自己想办法。为什么扶贫扶了那么多年,我们还那么穷?这当然和一些地方政府的“啃老”恶习有关。
扶贫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切忌喊口号、搞形式。我们要时刻不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基本国情,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和铺张浪费,带着责任和感情,精准细致地落实扶贫措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扶到户,措施到人,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同时,社会各界都应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贫困群众。
扶贫先扶志 不让扶贫变成“养懒汉”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人所做的宣言,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让扶贫干部左右为难,甚至可能会影响扶贫进程。“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这句话形象地反映出一些贫困户懒散馋,不愿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
少数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说到底是缺乏脱贫的志气。长期的贫困,很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让人逐渐失去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失去了脱贫的主动性,就破罐子破摔,有一些不做事、怕劳动的人认为有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政府给他们扶贫救助,他们正好借机减少劳动,有问题找扶贫干部,不给解决就撒泼耍横,甚至要挟扶贫干部“我对你满不满意要看你的表现”。这种思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遏制,蔓延下去,就会成为我们脱贫路上的一条“拦路虎”,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脱贫攻坚目标。
扶贫不能成为“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实际工作中,基层的扶贫干部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这样他们的困难和想法才愿意跟你说。除了宣传教育引导,还可以组织贫困群众现场参观成功脱贫的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通过眼见为实的参观学习,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同时要向贫困群众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政策支持勤劳致富,兜底保障只保基本生活。
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强化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的导向。要对接贫困群众的“真需求”,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有针对性地培训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造血”能力,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避免等待观望,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实现更稳定、更有质量的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来源:云南网记者 熊强丨部分内容来源于云报客户端、人民网、长江网、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