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鲁甸“2.08”地震灾区目击记:平静的灾区之夜

 2017-02-09 17:03  来源:

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建忠 毛利涛 霍保明 实习生 毛绪栩)处在地震断裂带上的鲁甸总是多灾多难。

2月8日7点11分,饱受创伤的龙头山镇再次发生4.9级地震。

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省地震局加强监测、分析和研判,昭通市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核查灾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云南省地震局迅速派出25人专家组赶赴鲁甸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市委书记范华平、市长郭大进立即作出指示,并召开会议及时部署救灾工作。鲁甸县及时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武警、消防、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赶赴震中进行紧急救援。接到地震台网讯息后,昭通市消防支队立即派出鲁甸消防大队3车13人前往震中核查情况。

灾难面前,媒体同样不会缺席。地震发生后,昭通日报社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党组立即部署灾情报道相关工作,并相继派出记者兵分三路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和医院。

19时40分左右,作为报道灾情的本报第一路记者,会同消防官兵和鲁甸恒康医院救护人员疾驰在昭鲁快捷通道上。

20时10分左右,记者在鲁甸县城看到,交警部门在城郊的西门丫口设置交通检查点,开启了交通临时管制,为灾区救援提供通行保障。

一路上,记者不断与鲁甸县委宣传部门对接,及时了解龙头山镇八宝村、天生桥一带灾情的最新动态,及时向后方编辑发回了报道。在昭巧二级路上,记者看到,一路上交通秩序良好,救护、消防车辆有序赶往灾区。到达龙头山大桥,值勤交警告知前往天生桥的昭巧二级路由于塌方导致交通中断,记者便决定绕道前往八宝村。

21时左右,记者到达龙头山镇,明亮的街道上行人很少,冷风中,派出所的十余名民警已经在公路旁聚集待命。记者通过了解前方情况后,跟随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继续赶往八宝村。车辆行驶激起的灰尘在车灯下弥漫,消防与救护两辆车的警灯划破夜空的黑暗,救援在有序的开展。

22时10分,三辆车到达小地名花果园(手机定位提示),由于受地震影响导致疏松的山体塌方,不时有落石跌落,交通中断,消防大队官兵及时与指挥部联系,是绕行还是弃车步行挺进,得到步行指令后,消防官兵对救援器械加油,戴上安全帽与穿上防护装备,带上抢救器械,穿过不断滚落石块的塌方路段步行挺进灾区。

到达八宝村,已是深夜11点左右。在村公所,副支书万国普告诉记者:“此次地震震感特别强烈,但村民的房子都没有什么影响,只有两人被落石击伤,已经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我们已经与各村民小组长联系了,都没有收到房屋受损与人员伤亡的情况。如果不是恢复重建给我们建设了新居,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新建的住房在地震中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原来我们老房子下边的水窖被震漏了,吃水有点困难。”八宝村2组村民秦美文告诉记者。

2月9日凌晨,市长郭大进率队进入灾区指导救灾。并在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救灾工作。他说,由于灾后重建,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给我们的倾斜政策,鲁甸灾后重建取得了巨大成绩,防灾减灾能力大大提高,所以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同时,应急救灾能力也很快展现出来,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一线。郭大进要求,一定要把各方面力量汇聚起来,同心同德,把抗灾工作做好,让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放心。

是的,灾区安详与宁静,不仅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更来源于广大解放军、武警官兵、电力人员的连夜鏖战。我们看到,在塌方严重的昭巧公路天生桥段,在通往八宝村的道路上,官兵们身上沾满泥土、手上打起血泡的感人场景。尽管他们筋疲力尽,但望着整洁的路面上再无碎石,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截止记者发稿时,昭通军分区已组织鲁甸县260余名官兵民兵赶赴震中地区,进村入户展开灾情核查、排除隐患、抢通道路等救灾工作,共搬运土石方200余方、抢通道路7公里,排出安全隐患7处;龙头山镇10kV翠屏线银屏支线,也经过电力人员的紧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此时此刻,沉浸在冬寒中的八宝村显得非常平静,群众生活井然有序,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一幕。惟愿一切平安,因为我们知道,龙头山的老百姓再承受不起像“8.03”地震那样惨烈的灾难之重!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