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2019-08-15 09:20——从易地搬迁看昭通脱贫攻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②
大山深处,村民们扶老携幼,背包挎囊,向自家破旧的祖屋和贫瘠的山地告别。眼神里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为斩断穷根,他们毅然转身,搬离深山,拥抱新生活。
这是昭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2017年,全市精准锁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36.24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32%,其中新增搬迁人口21.41万人、占全省的54.5%。
今年,在全市已有13.11万人彻底搬出大山的基础上,还要搬迁安置23.13万人。
进城入镇、集中安置、一步到位,实现人口分布重构、产业结构重组、生态环境重塑。自2018年以来,全市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28个,其中万人以上8个、4万人左右2个、跨县安置人数达7.69万人,相当于一年时间新建了8个集镇、2座中等县城。
大搬迁、大突围,此乃充分彰显敢打必胜的决心、敢啃“硬骨头”勇气的决胜一战。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波 拍摄
精准锁定、应搬尽搬
全力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困局
滔滔金江水,磅礴乌蒙山。一间间挂在大山褶皱上的土坯房低矮破旧,一个个嵌在深山浓雾里的小村落零星分布,一户户世代与贫困抗争的山里人致富无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深度贫困村和贫困群众。
“走的羊肠道,住的土坯房,喝的望天水,吃的苦荞饭。”回想起以前的日子,搬迁入住昭阳区北部新区幸福馨居安置点的崔万银十分感慨。
崔万银家原来住在昭阳区田坝乡凉山村大箐村民小组,那是海拔2700多米的高寒山区,贫瘠的土地只种得出苦荞、燕麦,一家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依旧是“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崔万银至今记得,邻居崔龙金在建房时从高处坠落受重伤,他和乡亲们用简易担架抬着病人,在崎岖的山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往集镇赶, 20多公里山路走了5个多小时,到乡卫生院时已是晚上11点。
大山大水大峡谷。昭通全市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7%,交通不便看病难、道路崎岖上学难、山高坡陡产业起步难、生态脆弱改善生存环境难,“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承载不了一方人”。
唯有搬迁,才是破难解困的根本出路!
为精准摸清搬迁群众底数,精准锁定易地搬迁人口数,2017年,全市派出3447支工作队2.36万名工作队员,走访核查农户129.73万户529.06万人,精准锁定未脱贫对象27.5万户113.37万人。在此基础上,聚焦“六类区域”,按照“能搬则搬、应搬尽搬、整村搬迁”要求,精准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8.44万户36.24万人,其中新增搬迁人口21.41万人。
实施易地搬迁,面临着思想统一、资金筹措、组织实施、配套支撑4大难题。围绕着搬与不搬、搬多搬少、搬到哪里诸多实际问题,昭通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思想大讨论。
昭通市委副书记王忠告诉记者,昭通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下大决心把易地搬迁作为推动山区贫困群众从根本上实现斩断穷根、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最大机遇。
干部群众痛下决心,叫响“搬不动山就搬人”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全市一盘棋布局,立足空间潜力,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按照“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思路,在安置上着力探索中心区、县城、保障房、中心集镇“四种模式”。
在磅礴乌蒙的崇山峻岭间,如此大规模、大力度的易地扶贫搬迁壮举,令人惊叹不已。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聂孝美 拍摄
进城入镇,进厂上楼
彻底斩断贫困发生的生产生活联系
“建好靖安幸福城,跨县安置4万人”。
位于昭通城北20公里处的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是全省精准扶贫重点工程,也是昭通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到今年底,这里将成为来自5个县4.06万贫困群众的崭新家园。
走进靖安安置区,放眼望去,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数百辆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上千人的队伍正在繁忙施工。
“在2700多亩土地上,10个月内建成118栋高楼,平均4天左右必须建起一层。”现场指挥作业的中建集团项目团队负责人张强介绍,他们发挥大型国有企业兵团作战优势,采用24小时大流水作业方式,确保安置区项目今年8月底封顶断水,11月底搬迁入住。
围绕“一配套两支撑”要求,靖安安置区将新建9所学校、6个卫生院及卫生室,“四纵四横”的便捷交通网连接学校、医院、老集镇、马铃薯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初显成效的1万亩蔬菜基地、1.5万亩马铃薯种薯基地有力夯实产业支撑、提供就业平台。
和靖安安置区一样,昭通城南28公里处的鲁甸县卯家湾跨县安置区同样热火朝天。安置区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虎贵茨介绍,卯家湾安置区按照城市新区标准规划,分层次布局6个安置小区,将承接巧家、彝良、永善、盐津、鲁甸5个县的搬迁群众3.63万人。
作为县城新区的重要组团,卯家湾安置区完善水电路网市政公共设施,成立1个街道办事处、6个居民社区,新建6所学校、7个卫生服务机构、8个就业扶贫车间,配套建设2200亩农特产品加工园、3000亩现代物流园、1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苹果基地,将为搬迁群众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
安置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巫运松介绍说,管委会将盯住“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群众较满意”目标,坚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随迁户、住房建设与各类综合配套、坐吃山空安置与产业就业支撑、硬件建设与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四同步”原则,全程做到“保姆式”贴心服务。
这不仅是建一个安置点,而是要建设一座新城。按照昭通中心城市“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规划布局,昭通市把卯家湾、靖安两个安置区作为一城三区的两翼支撑,相当于用一年时间分别在中心城区南北两侧新建两座中等县城。
进城入镇,进厂上楼。昭通市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28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8个、跨县安置区2个、跨县安置人数达7.69万人。
昭阳红路安置区2万余群众摇号选房,永善桐堡安置区2200多群众入住新居,绥江兆佳坝安置区7100多群众喜气洋洋……一批又一批世居深山的贫困群众梦想成真。
截至目前,全市集中安置区已有16个整体完工,其余12个正加快推进,今年11月底前将实现5.24万户23.06万人全部搬迁入住。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波 拍摄
产城融合,城乡一体
推动山里人向城里人 “直过跨越”
去年年底,绥江县偏远山区的7144名贫困群众搬进县城兆佳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夏日阳光下,“搬出大山天地宽,进城入镇奔小康”红色大字鲜亮夺目。小区公共活动场地,逐渐相识的邻居组建起老年文艺队,正在自编自演《欢迎你到社区来》节目。年前还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大爷、大妈们,已经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山区搬城区,是从糠箩里跳进米箩里,苦熬了大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搬进城来生活。” 67岁的新滩镇银厂村搬迁群众何平方高兴地说,搬进县城,学校、医院、超市都在家门口,住房条件、生活环境,样样都比老屋好几百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党和政府做到了。”
为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镇生活,兆佳坝福兴社区推行“3237”社区党建治理模式,小到操家理务,大到务工就业,党员干部把最贴心的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此外,还把迁出地的1.1万亩耕地、适合种竹的2.8万亩林地、1386亩复垦宅基地全部种上方竹,户均竹产业达20亩。5年后,绿满山坡的竹产业可实现亩产值上千元。
“建好扶贫车间,实现就近就业。”鲁甸卯家湾易地搬迁安置区就业扶贫车间门口的标语十分醒目,车间里百余名搬迁群众正忙着组装耳机配件,划线、贴布、定音、贴膜片……一个个耳机半成品出现在眼前。正在组装耳机配件的搬迁群众王开松说:“以前在老家只会种包谷,辛辛苦苦一年只够温饱,现在工厂就在家门口,每个月除了2000多元的工资,还有1000元的稳岗补贴。”
王开松很开心。搬迁之前,镇村干部就给大家吃了“定心丸”,搬进城来住楼房,政府帮忙找工作,村里的耕地、林地、宅基地仍归村民所有,现在全部实现了。
地处2920米海拔的道角村委会却浓雾弥漫、细雨霏霏。看到群众为搬新家兴高采烈的样子,最后一任村支书蒋瑞动情地说:“全村群众搬走了,到城里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我的初心和使命也实现了!”
像道角村这样整体搬迁的行政村昭通全市就有3个、自然村494个,搬迁人口占村民小组成员80%以上的725个。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波 拍摄
人口搬出来,产业兴起来,山坡绿起来。从绥江县城兆佳坝安置区到昭阳城区幸福馨居安置区,永善县城桐堡安置区,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搬迁安置区,昭阳区靖安安置区、北闸镇红路安置区……在乌蒙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记者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易地扶贫搬迁样本,条条彻底改变贫困命运的成功之路。
“进城入镇,集中安置,产城融合,城乡一体。”这一场气壮山河、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大搬迁,斩断了贫困群众与恶劣生存环境的直接联系,加速了山里人向城市人、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的一步直过跨越,实现了城乡人口分布重构、产业结构重组、山区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
云南日报记者 徐体义 谭晶纯 蔡侯友 乐志伟 沈迅 谢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