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甄二仙:巧手“绣”出新生活

 2017-01-06 10:21  来源: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贤英

鲁甸县桃源回族乡桃源村的甄二仙,从小就喜欢刺绣。在穿针引线中,不仅练就了一手精湛娴熟的刺绣技艺,还用一针一线,“绣”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带领村里妇女走上了一条致富路。目前,她已是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符其实的“绣花女”,桃源村因她而入围了“云南十大刺绣名村”,她也获得了“第五届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称号,产品远销山东、天津、上海、成都、昆明等地。

昭阳、鲁甸回族有“家有儿女,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姑娘未嫁时,不论贫富,要花二至三年时间,亲手做一套嫁妆,绣品包括被套、枕套、帐帘、窗帘、披风、围腰、裙裙、兜兜、鞋垫、挂图等一些日用品。回族刺绣历史悠久,图案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作品往往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工艺,深受广大穆斯林群众和收藏者的喜爱。

生于1960年6月24日的甄二仙,就是一个典型的回族“绣花女”,有着一手飞针走线、抛花绣朵的好手艺。小时候,虽然父亲曾当过生产队长,母亲当过妇女主任,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及农村“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她没有进过学校读书,不识字,是个“文盲”。但心灵手巧的她,尤其喜欢刺绣。8岁时,就跟着奶奶、孃孃和邻居姐妹学,没几年工夫就学到了一手绝妙的刺绣技艺。

记者去甄二仙家采访时,她把自己30多年前做姑娘时绣的“嫁妆”翻出来给记者看。都是用彩色绣花线绣的生活用品,内容大多是各种花卉和喜鹊、鸳鸯、蝴蝶、熊猫等,具有浓郁的回族手工艺品特色。作品大胆创新,以神似为精髓,飘飞的蝴蝶,娇嫩的花瓣,或热烈绽放,或淡雅恬静,仿佛让人能嗅到暗香。同时,撷取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动植物,构成自己想象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枝与叶、花与蔓,动与静,富于变化,和谐统一,给人以整体的美感。无论花草图案或是几何图形,都寓意着“喜庆吉祥”、“健康长寿”等美好祝愿,怪不得见过、买过或者用过甄二仙刺绣产品的人,无不点头称赞、爱不释手。

甄二仙说,小时候,家里穷,粮食不够吃,连肚子都填不饱,父母勤操劳,种出的大米要拿去换成包谷才能勉强够一家人吃饱。记得有一年,她和她的父亲、姐姐挑100斤大米到新街集镇去换得200斤包谷,10岁的她,瘦小柔弱,来回10多里的路,背着10多斤的大米和包谷往返,上坡下坎、跋山涉水,累得休息了几天都缓不过神来。因此,她知道生活的艰辛,穷人挣钱的不易,总想另辟蹊径,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因此,19岁时,甄二仙凭借自己的手艺,在桃源街上摆了个地摊,专门为即将出嫁的姑娘画花,有时一分钟就画好一朵,姑娘们就给她一至两角钱。可不要小看了这点钱,那时候,一个强劳力,一天挣的工分值刚好是她画这一朵花的工钱呢!

22岁时,甄二仙结婚了。婆家分给他两口子半间只有六棵楼枕的房子,她毫无怨言。她要凭着自己的能力谋得幸福的生活。从此,她的地摊上摆上了许多自己没日没晚做的刺绣品,她要专做刺绣品的生意买卖,赚取收入帮着丈夫养家糊口。2001年,生意很是红火,她在桃源集镇上租了铺面,开了一家专门经营刺绣产品的门市。2007年、2008年,甄二仙又相继在新民、新街集镇上开了两家刺绣分店,生意依然火爆,产品一销而空。因为她出售的“兜兜”、“裙裙”、“披风”、“背带”、“枕头套”等产品,每一件都代表着她的一颗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汗水。

年纪大了,视力下降了,她特别喜欢上了“抛花”,在“抛花”上显现出了与从不同的天赋。这也是一种纯手工打造的刺绣产品,和苏绣、蜀绣一样,昭鲁回族妇女给它取了个特别的名字——抛花。它的制作方式是用笔在棉布或者是绒布的反面上,根据刺绣者的喜好和想象,描绘出刺绣的图案来,然后再搭配各种颜色的绣花线,依照图案绣出产品来。最为特别的是,其他种类的刺绣作品使用的是细细的绣花针,而这种“抛花”使用的是注射器上的针头。即用针头穿上绣花线,沿着图案依照不同的颜色密密地刺绣,把绣花线正面的线头修剪平整,就是一幅“抛花”作品了。

甄二仙没有做过市场调研,不曾分析过目标人群,她不懂营销策略,更不会渲染包装自己的产品。然而她经营的三家店面生意都很好,产品供不应求。细问她的经商之道,那就是:保证产品质量,严守店铺信誉。不管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刺绣还是别人提供的货源,她都会严把质量关,绝不让一件有瑕疵的产品卖给客人,影响店铺信誉。正是人诚实、产品好、信誉高,为甄二仙赢来了源源不断的购买需求。那些买过、用过甄二仙刺绣产品的顾客,不仅自己使用,而且还向亲朋好友推荐,更多顾客慕名前来购买,更有不少商家批量订购她的刺绣产品,销往外地。

甄二仙是一个带着情感工作的人,做起活来的她,左手拿着“抛花”的绷子,右手拿着针,满脸认真、专注地绣着,仿佛手中拿着的是一件稀世珍宝,需要精心地呵护与打造。她的绣品,从绘图、选线、抛花到缝制都异常精细。“抛花”图案贴近生活、栩栩如生。有含苞待放的花朵、低语呢喃的鸳鸯、戏水逐波的游鱼、青翠挺拔的松柏、憨态可掬的熊猫等等。这些图案大多来自于房前屋后种植的花草,田间劳作的观察,地埂休憩的遐想,或者心灵的所思所悟。有的是她精心绘制的,有的是她四处收集的。图案精美逼真,色泽亮丽适宜,蕴含着滇东北回族崇尚自然、喜好素雅、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她的刺绣,选线更是考究。在颜色的选择、搭配上拿捏得当。颜色太艳,显得俗气;颜色太淡,没有热烈气氛。色彩变化不能太大,必须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细微而不易觉察,这样整幅图看起来才自然、好看。其它环节更是不容小觑,需要精益求精,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比如有时“抛花”需要绣字,这给不会写字的甄二仙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她专门在村里报了扫盲班,学习汉字。她不容自己的“抛花”有丝毫的瑕疵,因为她是在用自己内心感知的美,描绘着生活的美,并用双手、用一针一线诠释着她的所感所悟,是在做生活的“美化师”。

在她家堂屋的墙上,还挂着几幅阿拉伯文的“经字”。她介绍说,这是她的大姑娘和儿子、儿媳绣的。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儿子和姑娘都会刺绣。他们买回干净的布料,洗完大小净后,请阿訇书写上阿文,然后不分昼夜,用十字绣千针万线地绣。绣完字,用阿拉伯几何图形绣上花边,挂在中堂的墙上,深受亲友的喜爱与好评。

2008年,她曾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组演示过回族刺绣、抛绣制作的整个流程,展示了背带、窗帘布、娃娃肚兜等作品。调查组还拍摄了相关视屏,收集了她的有关情况资料。市非遗中心还向甄二仙征集了多件刺绣实物,包括现在还在市博物馆里珍藏着的“抛花披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刺绣产品受到大家的喜爱,许多乡镇的生意人都到她这里来选购刺绣产品去卖,她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每年收入几万元。现在,她已经把家里的土地全部租给别人经营,大姑娘和老伴都和她一起做刺绣生意。

甄二仙白手起家,目前住有一栋自成一体的小院,院里种有四季花草树木,城里人拥有的时尚家具一应俱全,还有供锻炼的“跑步机”。凭借双手,凭着多年的经商,让一家老小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记者说:“嫂子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养老钱是苦着的了,可以停下来享受一下儿孙满堂的清福了吧?”她说:“你的这个问题,几年前就有人问过我了。我是这么想的:村里的中年妇女都有刺绣基础,年轻姑娘个个心灵手巧,对刺绣很感兴趣,我们村又被评为了省级刺绣村,作为带头人,我有责任把她们召集起来,让更多的人学习刺绣,共同富裕。因为一个人富裕不算富,一个家庭富裕也不算富,整个村子富裕起来那才叫富啊!”

心动不如行动,想到了就干。早在2012年,为了扩大影响,满足顾客需求,甄二仙动员村里及周边有一定基础的农村妇女加入到刺绣致富的行列中来。在她的鼓励动员下,目前已有70多位农村女性自愿长期为甄二仙提供刺绣产品,从刺绣中获得了一定的收入。

甄二仙说,借鲁甸樱桃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她每年都把自己和大家的刺绣产品拿去展示。之后,来她门市拿货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这些刺绣产品,不仅成为当地妇女增加收入的一条渠道,也成为鲁甸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2013年,甄二仙被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家部门评为第五届云南省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2014年被鲁甸县人民政府授予手工刺绣传承人称号,她“自强、自立、自尊、自信”及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事迹,多次受到省、市、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