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纬29°
2019-07-29 09:01他,工作35年,就干了19年的扶贫工作,在扶贫这条战线上留下了他的汗水与青春。在水富市两碗镇的田间地头、深山老林、农家院坝、工地现场,每一户人家,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就是中共党员、两碗镇扶贫办主任、苗族干部王文才。
在两碗镇政府,见到了即将退休、极其平凡的王文才,个子不高,头发已然半白的苗家汉子。他1984年就在两碗乡(后改为镇)林业站工作,先后参加过长防造林、林产业发展等工作,为两碗镇的青山绿水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踏实肯干、无怨无悔,2000年8月,经组织考察,安排他到乡扶贫办任主任,从而开启了他的19年扶贫之路。19年间,他除统筹好扶贫办工作外,还主动到扶贫一线工作,先后参加付家、上坝、柏果、三角、坪头等安置点的建设;庙口、三角红杉新农村示范点,马胡新农村安置点等重点建设也有他的功绩。
三角村坪头安置点,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村寨,每年的苗族花山节都在此举办。那一幢幢青瓦白墙的房屋,吸引了每年数万游客前往。王文才说起土生土长的家乡——坪头安置点特别自豪,他不但见证了这个偏远、落后苗族村寨的蝶变,更是安置点建设的参与者。据图片资料显示,在没有规划安置点的时候,50余户村民仅有两户是土墙的瓦房,其余都是茅草房、杈杈房,房屋的四周用柴草、杂草围住,四周通风透光。乡亲们做饭基本上都是把锅架在用石头垒起的“三角”上,生柴火来做饭,每当做饭时,都是满屋的烟,整个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黑,贫困、落后曾经是这个寨子的代名词。
安置点规划之后,两碗镇党委政府考虑到这个寨子基本上都是苗族同胞,从便于工作开展方面考虑,决定委派他带队进寨子开展工作。
王文才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坪头安置点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当时有部分同胞不理解、不支持,他不知多少次到乡亲们的家中和他们拉家常、喝酒、宣传政策。他坚持从不抛弃、不放弃一户乡亲。哪怕走再多的冤枉路,白跑很多次;哪怕多次吃了闭门羹,多次遭受恶语相向和冷眼相看,他始终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一张笑脸,轻言细语地和乡亲们聊天、沟通、交流,从不说苦,也不喊累,不厌其烦、不知疲倦,把大家当亲人来对待和相处,永远把乡亲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搜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建议和想法后,他逐项报给镇党委、政府,再把镇党委、政府的回应和处理方案讲解给乡亲们。就这样,循环往复,从中协调,他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大家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等到补助标准定下来了,开始了土地征用,在“三优先”优惠政策的影响下,乡亲们的思想疙瘩终于解开了。但这只是安置点建设的第一步,后面还有艰苦、漫长的施工建房等各项工作。在工地现场,王文才和同事们,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冒严寒、顶酷暑,卷起裤腿、挽起衣袖,检查督促进度、监管安全质量、运送建材、协调解决问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什么时候需要,他什么时候就到;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说:“做群众工作,要有一颗耐心,一定不要急;要有一颗诚心,说话一定要算数,答应群众的事一定要努力办到。”他承诺要捐款给坪头安置点的乡亲们买演出服,就真的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1000元捐给了坪头安置点的乡亲们。
在三角村烂坝安置点建设中,当时的交通条件、住宿条件、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王文才给记者描述着当时的状况,从三角村到烂坝安置点的路,基本是烂泥巴路,摩托车停在路槽中都不会倒,真的不知道该叫沟还是叫路!而烂坝安置点建设指挥部的条件,那才真是大地为床、苍天为被,与苍蝇蚊虫和草木为伴。由于安置点在原址上重建,村民的住房都拆了,王文才和同事们就因地制宜找到一块地,以一棵大树为依托,支起一个架子铺上木板、搭起塑料胶布,就成了临时指挥部。在近7个月的时间里,他与同事们都住在这个不足20平方的天然指挥部里。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在狭小的空间里,两张床铺要睡3个大男人,没办法生火,做饭也只有在户外搭一个临时的灶台完成。就这样,他们指挥、协调、帮助烂坝安置点村民,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了安置点建设。说起冬天的寒冷,他说:“没办法啊,再冷还不是要睡下去,好在去村民家做工作,乡亲们都会劝我们喝点酒,喝了酒能御寒,就不冷了。”“在这点待久了啊,身体越来越耐寒了,也越来越好了。”王文才述说当时的艰苦也没有忘记风趣两句。
就这样,王文才和同事们转战到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在双房安置点,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故事在继续上演。每个人都参与乡亲文物拆房、建房、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如果哪家办红白喜事,他都送上一份礼表达心意;群众建房打板,他们在现场;群众乔迁新居,他们在现场。王文才说:“他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看到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苦点累点都不不怕,很值得。”
王文才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对自己的家庭却鲜于照顾,把所有的大小事情都甩给了妻子。儿子、儿媳东奔西走打工为生,他也很少照顾和过问他们,因经常下乡、加班错过了吃饭时间,就自己回家煮碗面条充饥。他说:“习惯了,其实这样的生活挺好的,也很充实。”
在19年的扶贫工作中,两碗镇双房、烂坝、坪头等安置点在艰难中推进,一幢幢安置房,一个个安置点建得起来;这有着王文才与同事的艰辛付出。他见证了山乡的历史性巨变,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