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7-28 09:11
◆刘建忠
故乡,就是你小时候想急于逃离、长大了想回又回不去的地方。
1997年,我远离了我的故乡,只身一人从遥远的河北来到昭通,如今一晃就是22年。22年斗转星移、岁月更迭,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亲历了乌蒙高原每一天的发展,也见证了昭通大地每一寸的变化。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喜欢上这个地方,他乡已是故乡,故乡成了远方。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于我而言,昭通,除了意味着爱情之外,还有两个必须要说的理由:一个是这里宜人的气候,另一个是这个城市优雅的生活。
且不说昭通的春、夏、秋是如何的温暖宜人,单是一个冬天就足以让人生发许多感慨。昭通的冬天不比北方。在北方,一进十月,凛冽的寒风就一天紧似一天地逼来,等到了腊月,整个大地就成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世界。而昭通的冬天,只要出太阳、无风,定然是个好天气。碧蓝幽远的天空下,生活在温暖阳光里的人们,俨然在感受春天的气息。就算碰上阴天,也不必去性急。因为这很容易给你造成一种假象,让你断言天公的脸要变了,可等不到多久,太阳就会于不经意间露出它灿烂的脑袋,顷刻间晴空万里、澄净如洗、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说实在的,昭通人真的是很会生活的。最直观也最耐人寻“味”的是昭通人的“吃”,漫步街头,放眼望去,各条街巷里的小吃摊、大排档、饭店宾馆林立,什么烧烤、麻辣烫、稀豆粉、油糕饵块等等一些让北方人听都没听说过的风味小吃,满世界香气缭绕,肆无忌惮地诱惑着你的味蕾,让你不得不驻足留步。难怪,著名作家贾平凹来云南感受了这里的“吃”之后发出如此感慨:“在云南,没有什么不可以吃的。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草鞋。”虽然说法有点夸张,但足见南方饮食文化之丰富多元。
与昭通人在吃上面的“讲究”相比,北方人的吃似乎是在“将就”。一只大土碗,盛满了寡淡无味的小米粥,外加几个白面馍和几块让人瞅着就头疼的咸菜,往自家院门前一圪蹴,就是一顿饭了。习惯昭通的“吃”,然后再回北方,大概会有好长时间没“胃口”。
昭通人不仅会生活,而且更好客。只要有朋自远方来,他们毫不吝啬,浓茶、烧酒、大碗肉连同那种憨厚豪爽的高原性格,一起往桌上端,让你感受不到半点“客居异乡”的怅然与落寞。在昭通做客,你会被一种浓厚淳朴的乡土乡情民风民俗所包裹,每每这时,心头就会顿生一种叫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昭通呆久了,对这里的感受就不仅仅停留在饮食文化和宜人的气候上了。其实昭通人的精神世界更是充实而丰富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养育出了大批的文化名人:抗日名将罗炳辉,爱国将领龙云、卢汉,国学大师姜亮夫,当代英雄徐洪刚,以及活跃在国内文坛、备受关注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
最让人为之感叹的是昭通城市和交通的变化,记得当年我来这里时,整个城市里连一辆出租车都找不到,满街跑的是人力三轮车和摩托车。走出昭通城,去县上的道路更是糟糕透顶,到最近的县城大概要半天,到远一点的县城要一两天,如果是要去一趟省城昆明,那就要在路上耽搁好几天。
制约昭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交通。最近几年来,这里的交通变化之神速可谓翻天覆地,铁路、航空、水运、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设当中的高铁,立体交通网络让天堑变坦途。昔日闭塞的小城,现在已经向世界张开了怀抱。昭通,已不再是贫困与落后的代名词。如今,这个城市正投入脱贫攻坚的大决战中,产业、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以“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为主的中心城区开发基本框架和发展格局已初具雏形,并正在按照规划有序启动实施。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一定会感受到一个“唯有身临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绝”的不同凡响的昭通。
我们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的变化,不是平白无故的,也不是无根无本的。她的变化和变迁,总是源于一个强大的母体。昭通今天的嬗变,难道不正是得益于我们祖国母亲的繁荣和强大吗,不正是得益于这个奋斗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吗?
有人说过,故乡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你在哪里站稳了,哪里就是你的故乡。昭通,于我而言,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作者系昭通日报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