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巧家
2019-07-24 09:31繁忙的施工现场
左岸地下厂房施工现场
在距地面约300米深的世界最大地下厂房施工现场,水电七局金结制造安装工区主任李建兵指着压力钢管布置图介绍:“连接机组的压力钢管重要程度不亚于人体内连接心脏的主动脉,安装质量直接决定着机组能否正常运行。”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压力管道采用单洞单机竖井式布置,上、下平段钢管中心高程差达 164.5米,共设置 8 条引水隧洞,压力钢管总节数 706 节,各类管线全长约227公里,可绕成都绕城高速近三圈,工程总量约 19279吨。超大型压力钢管群安装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紧、技术质量要求高、安全风险大,其中600兆帕、800兆帕级高强钢钢管占比钢管总数 2/3 以上,最大板厚达 68毫米,高强度堪比航母钢板。
目前,国内传统钢管安装调圆,采用的是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或简易施工平台,在焊缝两侧内外壁焊接大量压码等,整个压力钢管安装过程投入大量施工人员,施工安全风险高,质量控制难,各种成本都在增加,迫切需要引入多种机械化施工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安装工区研究采用压力钢管安装移动式自动化压缝台车,实现钢管环缝自动压缝、台车自动行走、兼具内施工平台及内支撑作用、有效减少压码对管体的损伤,为152节 800兆帕钢管焊接创造有利条件,将“不可控变得可控”。
防腐除锈是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的另一重要环节,施工一般在密闭防腐作业厂房内干式喷砂完成,整个工序全部为人工操作,工作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同时存在引发职业病的风险。项目团队通过考察小型石油管道全自动喷砂设备,创新研发一种全自动抛丸机,具备超大型钢管内、外壁同步施工,覆盖钢管所有表面、丸料自动输送、喷射、回收、密闭等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车间、施工现场以及露天场地等环境下,钢管批量自动无尘除锈作业,简化人员配置,减少资源投入,将原来人工每节8小时的喷砂除锈时间缩短为2小时,且施工过程绿色环保,堪称水电工程压力钢管除锈施工的一场技术革命。
“依托白鹤滩水电工程建设,水电七局安装工区已获得十余项专利”,李建兵露出了些许的自豪。
首节蜗壳拼装完成
焊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最繁琐、最基础的工作,却是整个工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施工团队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一组参数的获取往往凝聚着技术人员无数次的尝试,座环、蜗壳、压力钢管上无数个焊接点是40度高温下的建设者汗水的结晶。
安装工区金结技术负责人宋慧涛拿着两本小册子介绍:“这是我们给农民工兄弟准备的‘好帮手’。”在白鹤滩左岸厂房施工现场,水电七局安装工区700余名建设者中大部分为农民工,且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工作任务繁重。为了让每个岗位的工人熟悉工艺流程,管理人员在现场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人员制作了十几种简洁易懂、方便携带的《工艺明白卡》,累计发放了上千册,实现教育指导全覆盖。
《质量传递卡》是安装工区的又一“高招”,在传统制度约束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在金属构件的生产全过程中标注可追溯、可查询的“身份信息”,督促每个工序施工人员严格质量控制,一张小卡片成为工区增强全员质量意识的重要助力。
得益于细致的管理,水电七局创造了白鹤滩水电站世界百万千瓦机组金结施工的多个“第一”:
2018年6月7日,第一节尾水肘管吊装就位;
2018年9月7日,第一节尾水锥管吊装就位;
2018年10月1日,第一台座环开始组圆焊接;
2018年11月24日,第一台座环吊装就位;
2018年12月12日,第一节蜗壳挂装就位。
左岸进水口
“工艺执行的再好,难免出现瑕疵,为了达到精品工程标准,工区投入更多的资源精雕细琢。”工区党支部书记谢守斌感慨,“干白鹤滩工程,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我们要用精品工程向祖国70华诞献礼。”
为了提高施工精度,工区在现场引入内径千分尺,同时增加测量频率,在焊接中不断调整速度和位置,力求达到更好焊接效果。现已在安装间组装、焊接完成的水轮机座环,其焊后水平、圆度和同心度除完全达到三峡精品机组要求外,已满足国标中座环在工地不加工的标准(实际座环后续需进行加工),其中部分座环同心度为0.06毫米,七局人硬是用“头发丝”的标准“工匠之魂”。
安装工区结合以往工程经验,优化施工工艺,高强钢纵缝坡口全采用机械加工,瓦片成型尺寸及坡口角度精度高,偏差均控制在2毫米以内,为钢管整体成型尺寸及纵缝焊接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相同类型钢管的互换性,为最后安装施工提供便利,有效促进钢管安装质量。压力钢管制作与安装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达99.92%。
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20余年来,水电七局建设者始终坚守初心,用一座座水电丰碑延续着与长江(金沙江)的不解之缘,正是依托这些国家级大型工程,一批批青年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水电事业的骨干,并沿着“一带一路”,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传递到世界各地,铸就中国水电的“国家名片”。
来源:微巧家 中国水电七局有限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