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7-24 09:25◆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德华 文\图
走在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五尺道”上,眼前总是浮现出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情景……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盐津,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生态创建强引领
盐津,因曾拥有盐井产盐并设渡口度汛而得名,自古为中原入滇要道,素有“滇川门户”之称。古老神秘的僰人悬棺、保留最完好的秦开“五尺道”、屹立于关隘的隋代古城堡、闻名遐迩的唐代袁滋题记摩崖、明末清初如意斗拱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观音阁、玲珑精致的清代三观楼塔……见证盐津历史文化的悠长久远;极富特色的民居,依山临水,蕴含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处世哲学。
然而,厚重的历史带给盐津的荣耀已经远去,由于过早的开垦和过度的开发,盐津的自然生态一度遭受重创,大山裸露、水土流失,乔、灌、草覆盖率一度跌至22.9%。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津县委、县政府不畏艰难,立足自身实际,勇于担当,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把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县”作为全县人民的头等大事来抓。县委、县政府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并实施了《盐津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4-2020)》。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以后,又相继出台了《盐津县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盐津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8-2022)》,划定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念好“防、治、拆、建、管、创”六字经,立足“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领域,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全县统一思想,创新举措,压实责任,层层监督、逐层落实,将生态文明创建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部门、个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乡(镇)和部门协作、全县人民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各级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一场重塑盐津生态文明的攻坚战在盐津大地全面展开,并持续推进。
生态修复措施硬
“十二五”以来,盐津始终把“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着力优化国土、修复环境,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森林盐津”建设。完成造林46.37万亩;完成国土整治980.31公顷,新增耕地50.49公顷;治理石漠化面积85.43平方公里;组织实施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7个,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白老林自然保护区、老黎山自然保护区、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乌蒙山峡谷地质公园等地区保护,74.9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受保护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8.99%。
坚持以城镇面山绿化、公路两侧道路绿化、街道绿化、广场绿化、庭院绿化、屋顶绿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起立体绿化格局。在盐津县,无论走到哪一个乡(镇),绿色尽收眼底,花枝招展、怡然自得!
下大力气整治重大生态隐患。盐津县加大滑坡治理、地质灾害治理、河道治理力度。科学谋划并实施了包括“多规合一”、生态红线划定、草原生态保护、兴隆乡二夹河河道治理、柿子镇两河口滑坡治理工程等在内的65个生态建设项目。“吊脚楼”是盐津县城的一大特色,在最大程度保留“吊脚楼”建筑风貌的前提下,投巨资拆除了影响生态的长达5.5公里的沿江建筑5万平方米,还绿于江岸,打造沿江景观大道。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煤矿、铅锌矿、采石场等“十五小”企业、高污染企业、高能耗企业坚决整顿、关闭。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持续下降,工业固废处理利用率达100%,工业用水重复率达80%以上。
积极推进两污设施建设,建成了6个污水处理厂、5个垃圾填埋场和一个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场,不断延伸污水收集管网,实现了县城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和乡(镇)“一水两污”设施全覆盖。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落实到村到户。在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新建沼气池、化粪池、干湿粪便分类处理装置等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形成了县城——乡(镇)——农村三级污染防治体系。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已建成农村养殖小区沼气联户工程7个,安装农村太阳能热水器1257台,新建节柴灶5000余眼,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
一系列重大修复措施的落实,使盐津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乔、灌、草覆盖率从低谷时的22.9%恢复到目前的64.08%;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5.67%;全县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水环境质量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连续五年处于优良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2014年获得“中国桢楠之乡”称号,2015年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2016年被列为“国务院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盐津生态文明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产业大发展
面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取舍,盐津县委、县政府着眼长远,坚持环境优先,力避急功近利,果断调整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产业,用生态产业驱动县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经济。充分利用各种项目平台,大力扶持培育一些规模型、效益型、科技型林业加工企业,全县共有林产品加工企业31家、林业专业合作社19家,覆盖农户7200余户,产值3000万元,已建成林产业基地120万亩,其中速生用材林基地69万亩。
高位推动“5+N”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油菜、竹子、乌骨鸡、蔬菜五大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全县产业发展领导组,下设五个工作组,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五大骨干产业工作组组长。细化目标、措施和政策,任务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块。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着力实施精品花卉苗木、有机果蔬、有机竹笋、有机乌骨鸡全产业链开发及其他特色生态产业发展。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增施有机肥、推广绿色植保等方式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助推产业绿色发展。已建成花卉苗木基地 7.4万亩、果蔬基地16万亩、竹笋基地47.7万亩、茶叶基地8.92万亩、中药材基地13万亩、绿色油料基地8万亩,出栏乌骨鸡121万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35.65万亩,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55.37%。茶叶、菜籽油、草鱼等12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盐津乌骨鸡、乌金猪、状元米、猕猴桃、清水竹笋、天麻、黄精等22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兴隆乡茶花种植面积达2.8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茶花基地;落雁乡种植有机水稻5000亩;牛寨乡一年多时间发展红心猕猴桃、柿子、蓝莓等水果15000多亩……
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全县94个村(社区)全部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公司。村集体经济公司与招商引资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精诚合作,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双绑”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精品项目如雨后春笋,遍布盐津大地。
生态旅游展宏图
盐津县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产城一体”的原则,加大城乡统筹推进力度,积极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成立了“盐津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盐津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盐津县新农村建设长廊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盐津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了《盐津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为乡村旅游提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大胆融资、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中绿文德、中信国安、苗夫集团、京蓝生态科技等全国在生态文明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企业参与盐津生态文明建设,并让群众就近参与到关联产业中去,使他们从中受益,找到新的经济生活来源,形成了旅游产业和绿色产业比翼齐飞、生态发展与群众增收并肩前进的发展格局。
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实施“生态打底,旅游打头”的发展战略,坚持用“第一景区”的理念打造县城,用“乡村驿站”的理念打造农村,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主干线,着力提升全县旅游景区品质,形成一谷一景区、一谷一特色的全域旅游景区格局。 坚持政府引导先行,突出项目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沿昆水公路黄金旅游线”上的精品旅游景区,投资1000万元在豆沙关景区内建成了“中国·豆沙关交通文化体验馆”,筹资1.2亿元正在全力打造中和水乡风情镇,启动了豆沙关5A级旅游景区、乌蒙峡谷地质公园(2014年12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正式授予盐津乌蒙峡谷省级地质公园资格)、云南酒谷景区等全域旅游16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豆沙关、花香酒谷、盐碘温泉旅游度假中心、牛寨安家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落雁万亩农业主题示范园等14个骨架支撑性景区建设,打造自驾探险游、生态养生游、户外运动游三条旅游线路。
生态旅游成效显著。相继将豆沙关、花香酒谷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凸显生态旅游效益。盐津滇和液酒业、盐津彩云归酒业、盐津竹银华山野菜加工、盐津神农乌天麻开发、敦厚村玫瑰庄园、万和村银海农庄、中和镇富津冷水鱼农庄、盐井镇玉泉山庄和桫椤谷、桃花源、水淹池等乡村旅游项目先后投入运营,落雁乡万亩农业主题公园、牛寨乡5000亩山水花园……已成为盐津乡村旅游的标杆。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09.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23亿元,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超过年总接待人数的40%以上,乡村旅游带动新增就业12%。
生态文明放异彩
盐津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全县干部群众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已成功创建9个省级生态乡镇、73个市级生态村、1所省级绿色学校、16所市级绿色学校、6个市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生态乡镇已通过市级技术审查,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已通过省级技术评估,等待命名,95%的贫困村建成县级及以上文明村(社区)。
借力脱贫攻坚,实施贫困人口易地扶贫大搬迁。新建安置点29个,搬迁贫困人口2.96万人,其中新县城水田新区就安置17000多人。这些贫困人口搬出后,土地得以整合,集中发展生态产业。2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按照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来打造,多措并举,建好“两个活动场所”(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827万元,完成村级活动场所建设6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205个),建强“五个文化阵地”(共建成乡村文化活动室70个、文化活动广场60个、乡村文化墙73面、乡愁馆29个、组建文艺队24支544人),实施“三大创建工程”(大喇叭工程、乡贤文化培育工程、乡村文明创建工程)。全县共配备大喇叭273套,建成“乡贤文化弘扬示范”工程16个。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大范围流转土地,退耕还林还草,拆旧复垦复绿,恢复生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锦上添花,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浑然天成。
在厚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每个安置点都建有文化广场、乡村舞台、乡愁馆、文化墙、文化长廊等设施;每个乡(镇)都组建了乡村文艺队,活跃了乡村文化,锦上添花,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踏破铁鞋留清影。在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盐津县各级干部群众跋涉乌蒙,团结奋进,奏响了生态文明创建的胜利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