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19-07-15 10:062018年12月,大关县纪委监委将我派到挂钩村天星镇绿南村,我幸运地成为了“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从办案一线转战到扶贫一线,虽然工作发生了改变,但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不变。驻村扶贫工作第一天,看到已成为危房的村委会办公楼和全村6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这个“深度贫困村”像一座冰山矗立于我的内心。
通过一份份上报的表册、一次次入户摸底、一场场“三讲三评”会议,我渐渐熟悉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具体工作,对绿南村整体情况越来越了解,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的思路清晰了起来。全村38个村民小组中6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战友”,必须携手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一次驻村扶贫工作队会议上,工作队长安排我负责扶志(智)宣讲。为丰富宣讲内容,切实发挥宣讲成效,我用大量时间查阅关于扶志(智)的相关材料,作了精心准备。但在第一次宣讲中,村民淡漠的神态让我明白这种书面的宣讲方式是“失败”的,内心不由泛起了疑问:要怎样做才能将扶志(智)植入群众内心、得到群众的认同呢?在通过思索和请教其他同志后转变了宣讲的思路,站在农户的角度,从农户的实际情况出发,紧密结合党中央的各项扶贫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他们我们做了什么,他们要做什么。在近期开展的宣讲过程中,从群众略有所思的神情、点头赞同、激情地谈起下步发展,志与智在群众内心已经生根发芽,我内心的焦虑释然了。
2019年4月27日,工作队员及村委会人员到苗族同胞聚居的龙塘村民小组与群众召开“三讲三评”会议及各项内容的宣讲后,群众把我们“扣”住了。村民小组长向我们说道:“我们盼了几十年的道路,在你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大力帮助下道路已经开始硬化了。昨天知道你们要来开会,群众就自发张罗起来,今天还请来了道路施工队的师傅们,必须留你们在这儿吃顿便饭表示感谢。”话音刚落,同胞们唱起了苗语的迎宾歌,将备好的菜肴端上桌。盛情难却,想到也可以让我们驻村工作队更好融入苗族同胞,便与他们在饭桌上拉起了家常。席间乡亲们说道:“我们龙塘的危房都已经进行农危改,马上就可以搬进新家了!”“我们等道路硬化以后,依靠苗寨文化试着搞搞景点旅游”“我们龙塘的年轻人除了要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的,其余的全部都出去务工,家庭的收入也有了保障。路已开始硬化,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真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啊!”当了解到村民马忠华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成为零就业家庭时,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人员立即现场办公,将护路员的公益性岗位调整给马忠华的妻子王天珍……在苗族同胞们欢送中我们离开了苗寨,每一位队员内心都有一份充实的欣慰,驻村工作的艰辛早已在苗族同胞们的歌声中化为乌有。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地区需要的是能靠自己双手创造财富的“鱼竿”,努力调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自我发展、自主致富的能力,这才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持续动力。
(大关县纪委监委驻绿南村工作队队员 秦绍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