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大关县天星镇沿河村:“别墅”沿河建 群众笑开颜

 2019-07-15 09: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车子沿着两边全是包谷林的公路转了个弯,一排排背靠青山、面临黄水河的白色两层楼房整齐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清澈的河水欢畅地流向远方……

进入大关县天星镇沿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个宽大的广场让人豁然开朗。广场上,两个穿着粉红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追逐嬉戏,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顺着广场四周转圈……47岁的雷大会和安置点的几名穿着干净、时尚的中年妇女在广场上的桂花树边拉家常。这对雷大会来说,显得十分“奢侈”。几个月前,因为车祸,腿上安着钢板的她还居住在距离此安置点18公里远的大山深处,因为她家是独门独户,再加上她20多年的腿伤,要想找个人说说话、拉拉家常,几天都不能如愿。如今,她每天早上都会到安置点附近的广场上去转转,或找几个人拉家常,或去安置点里的小商店买点盐、酱油、醋……或者去距离安置点几百米的村集市上买点新鲜猪肉、吃碗羊肉米线,生活过得十分惬意。说起这样的生活,叶远全的妻子更是感慨万千:“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搬进这么好的房子里!4岁的孙子可以去安置点里的幼儿园读书了,这是我最开心的事。两年前,大儿子意外死亡后,大儿媳就离开了家,把孙子丢给了我们,加上孙子视力不好,在大山上怎么送他读书呀?”如今,孙子不仅可以去读书了,她还和丈夫把80多岁的公公婆婆接到了安置点的家里,让两个老人安享天年。

7月9日,在安置点广场上,听说记者来采访,许多从大山深处搬迁到这里的群众喜笑颜开地围着我们,你一言我一语描绘着安置点的美景和滋润的生活。任远华一家是今年4月从青龙村民小组搬迁到安置点的,那里是距离沿河村民委员会最远的村民小组,要先上一座山再下山再上到一座山的山顶才能到他的家。通常,居住在青龙村民小组的成年男人空着手走到村委会都要3个多小时,如果背着几十公斤的东西,那就要6个小时左右。“这么艰苦,下山来就不想回家,在家里就不想下山来。可是要种庄稼,要生活呀!有一次,丈夫在附近打工近1个月都没回家,雷大会好几天都没有盐吃,几天都觉得全身没有力气。”一说起这事,雷大会声音又哽咽了。住在大山上的群众几乎都不经常下山,有一年,侯龙富的母亲生了病,因为他母亲年纪大,侯龙富只好下山为她买药,或请村里的医生去看看,可一个多月时间,他母亲的病都不见好转,他只好请附近的8个壮年男人帮忙把他母亲背下山来看病。遇到这样的事,就是居住在大山里的群众最难办的。 

如今,在安置点的村卫生室里,每天都有老人、小孩和妇女来看病。在村卫生室的西药房窗口,64岁的陈利芬正在等待取药,她是因为身上皮肤有点痒来请医生看的。“以前,别说皮肤有点痒,就是肚子痛、发高烧都不一定会来看,除非不治可能会死才来。”

大关县天星镇沿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于2017年12月启动建设,总投资6000余万元,占地面积102亩,配套设施有党建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超市、幼儿园等。目前有1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25人已搬迁入住。

沿河村属高二半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农作物品种极其单一,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0户3825人。大关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挪穷窝”与“换穷业”同步,将“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理念贯穿于安置点选址、安置模式选择、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全过程。抓住机遇,整合资金在沿河村委会附近建起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解决了高山群众住房的难题。同时,结合沿河村的气候条件,在原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筇竹、方竹、花椒等的造林,依托外出务工及3万亩方竹产业,3年后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产业与搬迁协调推进,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目标。

下午6点左右,安置点的群众从他们的“别墅”里陆续走到广场上,有几个妇女跳起了广场舞,音乐声响彻山谷。天渐渐暗了下来,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太阳能路灯亮起来了,把整个安置点照得雪白……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玉 毛利涛  实习生 陈绍金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