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2019-07-12 15:40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那么一天十二个时辰中,你在云南都能看到什么?
云南,来了!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称为子时,意为孕育。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
子时的云南
是夜
流水淌过小桥
鼓点敲走寂静
灯火阑珊处
这里有最美好的遇见
子时的云南
也有许多不愿睡去的人们
在空旷的街巷间
寻找着慰藉心灵的人间烟火气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这样的夜,到泸沽湖观星
是别有风味的
晚潮轻轻拍打着湖岸
如在漫吟一首古老的民歌
泊在岸边的猪槽船在晚风中摇动
这时候,当你抬头仰望
你会发现星斗满天
元谋土林
是摄影师、追星者的神秘天堂
在这里
星空与千奇百怪的土林遥相呼应
明亮的星辰滑落在沧桑的土林之中
在这一动一静之间
似乎演绎着亘古的岁月变迁
神秘至极
寅时的云南
灰暗的天上挂着几颗残星
大地笼罩在一层轻纱中
渐渐地
东方出现了鱼肚白
天空露出了一条
狭窄的暗红色长带
带子的上方是清冷的淡白色晨曦
先民们日出而作,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也就是上班打卡。
伴着一缕晨光出发
阳光就会为梅里雪山披上金色的纱衣
睡眼朦胧的昆明安静而祥和
从西山眺望滇池
红日缓缓升起
云雾还未散尽
此时的梯田有些清冷
阳光穿过云雾披在水田上
将哈尼梯田装点的色彩斑斓
这是吃早餐的时候。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这一顿是主餐。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
云南的美食,从来都是叫醒自己的一剂良药。
晨起吃一碗米线
开始闲适惬意的一天
是许多云南人雷打不动的坚持
走进钟爱的那家小铺
老饕们都是轻车熟路
菜单也早已了熟于心
汤头喷香扑鼻,咸淡适中
米线卷成了鲫鱼背的形状
搭配各种荤素浇头
不管红汤白汤都让人食欲大好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先民认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
日光逐渐强烈
阳光下,绿水如镜,古村常新
在人们的印象中
有一种颜色叫做“云南蓝”
那种透彻心扉的蓝让人没有抵抗力
这个时间
张开双臂
仿佛可以拥抱那一团团悠悠白云
在云南
湖水清清碧波荡漾
风含情情鸟语花香
苍茫的天空罩起整个世界
几缕薄云闲然地浮在半空
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日照最强。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
透蓝的天空下
葫芦丝余音袅袅
至亮的阳光里
泼水节欢喜热闹
阳光从佛面上拂过
大象在山谷中穿行
……
这里五彩缤纷
这里生机勃勃
太阳正盛
色彩生成着这里浓烈气息的情感眷恋
薄暮渐来
红土地上闲话家常
古老的耕作,扬手之间已千年
过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
在云南
人们所孜孜以求的“气韵生动”微妙洒落
没有过多色彩的喧哗炫耀
而富于心灵的幽深淡远
当你踏进一座老城
就意味着奇遇、巧合,
不寻常的机缘和意外的收获
《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
日暮的阳光洒向四野
微微变暗的苍穹下
起伏的远山勾画出一道温柔的线
夕阳西下之时
不妨信步漫游一条老街
卸下满身的疲倦
再沾染一身云南的老味道
太阳落山了,所以称为日入、日没。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
在这里
开始与傍晚的一席对话
天气微凉,水汽沾染过脚尖
让心里的静谧在夕阳中苏醒
坐看时光慢慢暗淡
坐看古街慢慢变得灯火辉煌
坐看皎洁的月光
……
岁月在这里轻逝
心在这里却不易变老
太阳已淹没在群山后,天地一片朦胧,眼中所见,仿佛都镀上了温柔的滤镜。这个时辰,最著名的诗当属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种欲说还休的景致,像极了恋爱中害羞的心情。
约上三五好友
去滇池看看落日
到野鸭湖吹吹山风
天将黑透
聂耳音乐文化广场的灯光凉起
一把巨大的小提琴勾勒出广场的轮廓
也诉说着这位音乐家不平凡
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
天色越来越晚
夜空上的星星、脚步旁的灯光
都在指引着人们往前走
静静地走着,静静地享受
宁静的夏夜,漫长而让人留恋
在时光缝隙里
在一呼一吸中
时间渐渐静止了
素日的烦乱消散在清风里
闲情从月光中升起
只剩一个遥远的旧梦
天地的轮转
像一部完美的诗歌
先民留下的智慧
让我们懂得
顺天时而为
接地气而活
人和美而乐
云南的十二时辰
每时每分每秒
每一帧画面都令人难忘
繁华道不尽
尽在彩云南
来源:云报客户端丨统筹:黄佳伦丨文案:赵婷婷丨美编:李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