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绥江:实现由山里人向城镇人的历史跨越”系列报道之五住进崭新楼房 “搬”出幸福生活

 2019-07-08 11:26  来源:昭通新闻网

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仅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发展、逐步能致富、群众较满意”的目标。绥江县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进新居后并未撒手不管,而是从搬迁群众的长远发展出发,狠抓搬迁群众的就业和产业发展,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让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稳步实现“能致富”的梦想。

易地扶贫搬迁结束后,绥江县积极探索创新“迁出地党组织管产业、迁入地党组织管就业”的发展模式,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原居住地让出了生态空间、留出了发展空间,为此,绥江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修复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的重大举措来推进实施,对搬迁后群众留下的耕地、林地和宅基地进行盘活,采取“党支部带头、集体经济公司示范、合作社为主体、搬迁户抱团”的模式,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分散搬迁的群众由大户牵头组织经营管理,变过去的单家独户种植管理为采取组织化方式集中发展产业,既保护了青山绿水,又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全县66个整组搬迁的村民小组已全部成立专业合作社,并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实施退耕修复工程,已种植方竹2.8万亩、经济林果两万多亩,确保搬迁群众户户有产业,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还大地一片绿色,真正实现了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

同时,福兴社区党组织积极与云南建投技工学院合作开展焊工、电工、钢筋工、架子工、砌筑工、餐饮服务等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户户有人培训、户户有人就业、户户充分就业。搬迁到兆家坝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有2651人,目前已开展技能培训1151人,其中有811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带动当地劳动力到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稳定务工2468人。优选100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入股企业、捆绑发展,其中122户入股水泥厂和中信纸业公司,145户加入生猪代养场,733户入股南岸镇6万头仔猪养殖场和会仪镇1000头肉牛养殖场,户均实现年增收2400元以上。由迁入地党组织牵头,将搬迁入住地7000平方米的安置房门面经营权统一交由福兴社区集体经济公司经营管理,对租赁收益折股量化给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户均实现年收益1200元以上。

此外,通过招商引资,绥江县在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起了生产耳机配件及音响配件组装的扶贫车间,可解决500名女性劳动力就近务工,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目前,兆佳坝扶贫车间有130余名女性务工,人均月收入达到了2500元以上。 

 绥江县坚决把失去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一次性搬入城镇,推动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的“三位一体”变革,真正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为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绥江县确立了“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总体思路,制定了茶园、李子园、蔬菜园、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养鱼场“三园四场”的产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种植方竹、半边红李子、猕猴桃等特色经济作物和林果作物为主,着力做好“山上”的文章,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全覆盖、示范带动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户入社全覆盖,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加入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使户均有产业两亩以上,户均有1人以上就业。绥江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推进捆绑入企、开展培训就业、建设扶贫车间、实施资产收益、开发公益岗位、落实政策兜底,让搬迁群众不仅住上好房子,还过上好日子。有了产业作支撑,打消了许多群众刚搬离故土时担忧进了县城有好住的而无吃的、无经济收入的顾虑,发展产业让搬迁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荣誉感、幸福感。

中城镇铜厂村27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阳国搬迁前缺乏务工技能,外出务工收入低,也没有发展产业,一家人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搬迁到兆佳坝后,阳国一家住上了新楼房、找到了新工作、发展了新产业、开启了新生活。“搬到兆佳坝后,我们夫妻俩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焊工和餐饮服务技能培训,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找到了就业岗位,老家的土地由专业合作社种植了20亩方竹,四五年后就可以采笋子卖了,还有入股分红和城市低保,一家5口人的生活很舒坦。”阳国心里总有说不完的搬迁喜悦。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明贵 刘仕川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绥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