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纬29°
2019-07-01 16:04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脱贫攻坚该如何干?2017年,教育“老兵”潘睿成为了脱贫攻坚一线的“新兵”。同年10月,潘睿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扶贫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教书育人、驻村扶贫,在贫困、广袤的药山之侧,潘睿终于有了人生的新面向——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昭通市实验中学教师潘睿享受着这份职业带给他的快乐与责任。2017年3月以前潘睿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离开工作20多年的讲台,去往海拔近4000米的巧家药山脚下,在东坪镇威宁村、道角村,开启全新工作和生活模式——成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孤独是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的,我们很难适应的是没有了亲人的陪伴,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
“今天要去的地方比较远,像往常一样,拄着竹棍,我们出发了。”
“我们经过了一片几乎是在灌木丛中穿越的山间小路,道路崎岖湿滑,我们每人手里拄着一根竹棍,有好几次我险些跌落深沟。”
……
翻开一页页扶贫日记,很难想像这是一位在教育一线工作了20多年的老师写的。
翻开一页页的扶贫日记,字里行间从刚驻村时的迷茫、郁闷到现在与群众无话不谈,潘睿用自己的坚持与真诚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
2017年3月,在昭通市实验中学从教的潘睿,被学校抽调出来,成为昭通市教育局扶贫工作队中的一员。刚接到学校通知的时候,潘睿感觉很突然、很意外,但作为党员的他却找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
自己长期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脱贫攻坚该如何干?当潘睿正感觉很迷茫的时候,他成为了巧家县东坪镇威宁村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于是这位教育“老兵”成为了脱贫攻坚一线的“新兵”。
“刚到村上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感觉很郁闷。”潘睿说,从小住惯了昭鲁坝子的他感觉一下子远离了家人,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
威宁村天气变化无常,3月,大地本应回暖,但威宁村还会下雪。“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我们没有洗澡的地方,要洗澡只能烧点热水,出太阳时用一个脸盆在村委会的院坝里洗,而且一定要在中午12点左右洗一个澡。”潘睿笑着摇了摇头。“与其说是洗澡,倒不如说是穿着保暖内衣随便洗个头。”
好不容易适应了新的生活,接下来该如何工作也是一个问题。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跟群众沟通着实让潘睿费了劲。“自己是老师,在工作中早已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惯。刚进村入户的时候,我总是习惯用普通话,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验,自己并没意识到群众听不懂。”说起第一次跟群众面对面交流的窘事,潘睿羞涩地笑着说。“还是村支书提醒了之后,我用方言才跟群众正常沟通的。”
从威宁村委会出发,要么翻山越岭,要么沿着陡峭的山崖行走,每次入户,来回需要数个小时。
一根竹竿,一个笔记本,这是潘睿进村入户的标配。竹竿用来协助走路,笔记本用来记录走访情况,唯有这两样是进村入户的必须品。
东坪镇最高海拔3939米,最低海拔601米,驻村两年多来,潘睿走遍了东坪镇威宁村、道角村的家家户户,与群众成为了朋友,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2017年3月14日,是潘睿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行驻威宁村的第7天,吃过午饭,潘睿一行沿着陡峭的山崖下到河沟村民小组,30岁的张万富在家,他中等身材,略显沧桑的脸上镶嵌着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张万富跟着70多岁的舅舅郭成海生活在一起,由于郭成海是聋哑人生活不方便,需要有人照顾,所以张万富一直未外出务工。
因为贫困,张万富如今30岁了,仍未娶上媳妇。
“你是否领低保?”潘睿问他。
“我年轻力壮,不要什么低保,等把我舅舅安顿好后,我就出去打工。”
看到张万富和郭成海生活困难,潘睿鼻子一阵酸楚,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200元钱递给了郭成海。郭成海默默把钱收了,潘睿和大家也没多想,了解完基本情况后就去下一家走访。
3月清晨的威宁村寒气逼人,7点左右,潘睿还在沉睡,只感觉窗外有人影闪动,潘睿起床打开门,看到郭成海低着头,倦缩着身体,在门外不停走动,头发上结满冰花,眼前的这一暮让潘睿眼睛湿润了。
看到潘睿打开门,郭成海激动地指着旁边装满萝卜、红薯的背篓比划,潘睿明白郭成海是要他把这些东西收下。
潘睿知道郭成海家里经济状况不好,说什么也不肯收下,一来二去之后郭成海急了,从上衣内侧口袋里掏出200元钱来,递还给潘睿。
潘睿想起这不是昨天给老人的钱吗?原来今天老人一大早是来感谢他的,看到老人那样坚定的眼神,潘睿知道如果不把东西收了,老人说什么也会把钱退还给他的,思量再三,潘睿把背篓里的东西收了,老人才小心翼翼地把200元钱放回上衣口袋,背着背篓欢喜走了。
郭成海回去了,但是潘睿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自己才到这里几天就对这儿产生厌恶,那么这些常年生活有这儿的群众呢?多么纯朴善良,多么厚道的群众,于是他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里的群众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决不辜负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潘睿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进村、入户,积极协调市教育局修建村级活动场所、为威宁村河沟村民小组修桥……一桩桩、一件件事,深深印在威宁村群众的心里。2017年,潘睿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扶贫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年时间,潘睿从脱贫攻坚一线的“新兵”变为熟知扶贫政策的“老兵”。
2018年3月8日,潘睿再次接到组织的通知,前往比威宁村海拔更高、条件更差的道角村继续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道角村辖9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2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3939米,最低海拔2100米。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长期以来,道角村大量人口通过外出务工定居、自主搬迁、投靠亲友等方式远迁他乡谋生。通过多年来多种方式迁徙,户籍人口由原来的1680人减少到现在的340户1142人,常住人口仅有78户28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48人、非建档立卡户13户35人,2017年以前贫困发生率为21.7%。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号角吹响后,巧家县委政府与东坪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次深入道角村调研后,通过对人口分布的重构、产业结构的重组、山区生态的重塑,整体谋划、全面推进、实施整村易地搬迁,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为目标,按照“五清”工作的要求,强化“一配套两支撑”的落实,逐人逐户进行宣传动员及跟踪服务,全过程精心组织实施,对道角村的人口分布进行了根本性、系统性的重构,让“山里人变城里人”。
潘睿和其他2名工作队员与镇、村、组干部一起,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村民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的意愿、能力、条件等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判,对实施易地搬迁进行了总体策划。通过深入实地召开院坝会、座谈会,走访群众、谈心沟通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感情攻心,逐步与群众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实现情感认同,大部分村民们都积极在搬迁申请书上签了字,大家都渴望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
但白泥村民小组的耿国兵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签字,这着实让潘睿和村干部们费了劲,他们隔三岔五就去耿国兵家与他拉家长、宣传扶贫政策及后续帮扶措施,但无论他们怎样苦口婆心,耿国兵不签字的决心始终坚如磐石。
2018年6月29日,潘睿和村干部商量后,向挂钩道角村的东坪镇武装部长刘忠奎汇报了此事,随即刘忠奎到赶到道角村。“再苦再难,我们也要坚持,无论如何也要让所有群众全部搬出大山。”刘忠奎坚定地说。
潘睿、刘忠奎与村干部熊成芝一起再次踏上了去耿国兵家的路,中午12点过到了耿国兵家,像往常一样大家一起家长里短地闲聊着。到了14点左右,耿国兵出门后就一直未回来。
潘睿一行心里明白耿国兵还是不愿意签字,现在是躲出去了。
“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今天必须说服他把字签了。”潘睿与刘忠奎、熊成芝商量后大家一致认为。
从耿国兵亲戚家里找到他,潘睿与刘忠奎、熊成芝轮番上阵,为他解政策、讲措施,一讲又是4个小时。
18点左右,位于道角村较高海拔的白泥村民小组,天气如小孩子脸上的表情,说变就变,刚刚还是烈日当空,一转眼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随即狂风暴雨。
耿国兵窃喜,潘睿、刘忠奎、熊成芝满是坚定,他不签字决不走。围坐在火塘边的几人看到这说变就变的天气,大家各怀心思。
转眼又过了4个小时,22点左右,看到潘睿、刘忠奎、熊成芝仍然没有要走的意思,耿国兵着急了,不断往原本就烧得很旺的火塘里加柴,满脸不知所措。
看着耿国兵的神情,大家相互微笑,心照不宣。
狂风暴雨不停、电闪雷鸣不断,大家轮番与耿国兵有一句无一句地聊着,转眼已到第二天凌晨1点。
耿国兵再也坐不住了,他说其实自己是愿意搬出去的,但搬出去之后最大的担忧就是,面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更怕妻子会因此舍他而去。
经过潘睿、刘忠奎、熊成芝的劝说,耿国兵增强了拥有新生活的信心、拥抱新生活的决心,对新生活不再那么恐惧,决心在今后慢慢找回自信。
凌晨2点,耿国兵终于在搬迁申请书上签了字。
长达8个多小时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泥泞。仅凭手机微弱的灯光照亮,三人你扶我拉、步履艰难,无数次摔倒、无数次爬起,一路上危险重重、惊险不断。
潘睿和刘忠奎的眼镜模糊了,熊成芝的鞋跟走丢了,尽管全身被雨淋湿,苦不堪言,但他们的内心是欢喜的……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走,凌晨5点,他们终于回到了村委会。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潘睿说他终身也忘不了,也是因为这件事更坚定了他为脱贫攻坚付出的信心和决心。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与镇、村干部一道,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与群众建立起更加信任的朋友关系,实现情感认同,彻底让村民真正向往城镇、早日适应城镇、长期留恋城镇、最终融入城镇。”说起今后的打算潘睿满眼坚定、充满信心。
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沐浴在阳光下,在三尺讲台上,潘睿能够享受到教育者独有的快乐与幸福。如今,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潘睿,通过一次次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现了从教育“老兵”到扶贫“老兵”的华丽转身,找到了自己别样的人生价值。
来源: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