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创作
2019-06-30 12:17(长篇小说《寒门》,京东、当当等各大网站均有出售。)
又到一年高考发榜时,《寒门》内外,几家欢乐几家愁。
清晨,还在睡梦中,便接到一位领导的电话,说要送一位高考生来咨询填报志愿,并说因他要赶着去开会,让我下楼去接一下。他时间这么紧,还要亲自送来,我对这考生充满好奇。毕竟,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人,不多。车到小区门口,与领导简单寒暄,同时,车上下来两个人。男孩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朴素,手里拿着一部老人电话机,见到我们,礼貌的问候。与他一起来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满脸皱纹,背驼得厉害。他的手很粗糙,手指的关节严重变形,指甲却修剪得很整齐。藏蓝色的衣裤洗得干干净净,旧得发白。路上细问得知,他们是父子,来自西凉山的山沟里。再问分数,理科698分!在云南,在昭通,理科698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孩子可以上中国一流的大学!清华、北大……国内所有他想上的大学,他都可以!这是一条跃过龙门的鲤鱼!他像《寒门》中的冯春雨一样争气,成功从寒门跳到向龙门。
他是一位成功者,命运对于他来说,是幸运的。但更多的人并没有他这样幸运,更多的人,尚在泥淖中难于自拔。在高考这条艰辛的路上,辛酸的故事层出不穷。即使生在同一个村庄,同一个屋檐下,也不见得都幸运。有人富贵,就有人贫贱;有人聪慧,就有人愚笨;有人出生望族,就有人生在寒门……谁不希望天生就拿一手好牌?谁不希望人生一帆风顺?可如果不能呢?出身于贫寒之家的人,是否就只能任由命运宰割?昭通作家吕翼在其长篇小说《寒门》中,就描写了一个过去的时代,一群与命运抗争的人。作品中的冯敬谷,含辛茹苦,隐忍沉默,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都要供孩子们读书。因为他坚定地认为:读书是走向成功的唯一的出路,是跳出命运之网唯一的通道。所以再苦再难再屈辱,也要硬着头皮借钱供孩子们读书,即使去求那个可能会无端羞辱他的万礼智。他一定不曾预料到,在他的思维观念和影响下,两个儿子早已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大儿子冯维聪,虽然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一到考试就紧张,一考就考砸。长时间压抑内心,导致最后精神都出了问题。小儿子冯天俊原本聪颖活泼,但因为挤高考这条独木桥,慢慢地也变得沉默少语,总考不满意,考到了第十五次,才去读了一个并非理想的大学,而且毕业后并不分工,工作难有着落。
小说情节有夸张的成分,但这在情理之中。毕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比冯敬谷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们的负担,也一点也不比他的两个儿子轻。《寒门》中出现的父母,无一不是希望孩子成器考上大学的。不管是执拗老实的冯敬谷,飞扬跋扈的万智礼,还是心地善良的赵老师,在对待孩子读书这件事上,他们都是出奇地相似。小说里这些人物形象,并不是只来源于作家的幻想,恰恰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群人、一些片段,构成了一部真实再现底层人想摆脱命运的奋斗史。我见过不少的“冯敬谷”“赵老师”“万婶”,也见过一些如冯维聪、冯天俊一样的人。
说实话,我的父亲在对待子女读书这件事上,就是冯敬谷式的人物。回想当年,虽然他自己只有初中文化,但他觉得读书很重要,是农村孩子翻盘成为城里人的唯一机会。与小说情节大相径庭的,是我所在的小村子,当年除了我的父母,其他人都不重视教育,没有在培养孩子上多花功夫。我一路走来,有许多人劝过我父母别让我读书了,供我读书的钱可以拿去做“更实在的事”。那些人说:女孩子是“别人家”的人,花太多钱供了读书不值得!幸运的是,我父亲是工人,去过很多地方,见识比村里人多,加上他自己很有主见,并未受别人言行的影响,无论再难都坚持供我读书,让我成为当时村里唯一的、也是第一个大学生。他也有过如冯敬谷一般的失望。当我大学毕业时,国家已经不包分配,并且由于我的任性,并没有去考一个国家饭碗。在“大学毕业却沦落到打工下场”的闲言中,我的父亲,有几年是迷茫和失望的。
回想自己上学的路,其实很艰难。学校离家太远,且基本都是山路,而我读书时年龄又很小(读一年级时才五岁),家里不富裕,不时一还有村里的劝父母放弃我的读书……若不是父亲的执拗与坚持,我不会成为今天的我(尽管今天的我依然只是路人甲)。由是,我对于那些不惜一切代价供孩子读书的人,始终怀有深深的敬意。冯敬谷式的教育方式,纵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但对于目不识丁、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贫穷、眼界和思维,足以限制他们的想象力。想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未来,除了读书,他们想不到其他的出路。
《寒门》中的每个人物,都带有一定悲剧色彩。从这点不难看出,作者对这群人,内心其实是充满了同情与悲悯的。他试图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唤醒更多的人,可谓用心良苦。在小说《寒门》中,看似挤桥成功、无限风光的冯春雨,其实本身就是很悲剧的人物。她先被亲生父亲嫌弃、被亲生母亲无奈抛弃成了弃婴,后来连收养她的赵四也意外惨死。幼年时,她被命运一次次捉弄。后来,冯家的确给了她无尽的爱,但她的内心终究是缺乏爱和安全感的,心里的创伤,一直都在。这点,从她“计划长远,做事带着心机”可以看出来。小说写到她亲生母亲来寻她,冯家担心她飞了,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安排她和冯维聪“成亲”那个部分,作为女性,我很感慨,很能理解她的心情。瞬间觉得冯家对她的好,都是有条件的!幸好冯维聪是君子,他们也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夫妻。否则,她以后的人生可能都会变成灰色。我想,她后来去上大学就“再没来信”,并不说明她忘恩负义,不感激冯家,没有爱过冯维聪,而是她选择与命运的一种抗争方式,这种反抗甚至是无意识的。冯维聪神经出了问题,两人差距越来越大固然是客观条件,但真正原因,恐怕还是来源于内心。不愿受制于人,不愿被束缚,不愿回想伤痛。冯家于她而言,一方面有救命再造之恩,一方面会勾起她被父母抛弃、寄人篱下的痛苦。她第一次考上大学不去,而选择复读挣钱解决冯家经济问题,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她渴望早点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回报冯家。
小说中的冯维聪,有着唐吉诃德式的讽刺意味,他想上天入地,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可都不能,所以他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冯维聪的人生经历,是小说中的一个隐喻。如冯维聪一样,读书未考取而精神失常的人,我小时候见过不止一个。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邻村的一个女孩。她平日学习很好,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中考落榜后,她被考上师范的未婚夫抛弃。后来稀里糊涂嫁了个不靠谱的男人。因为读书时太过专注,在生活方面她的能力比较弱,那男的嫌弃她没本事,动辄便对她拳脚相加。最终,她在那种雪上加霜的日子里疯了,四处流浪,下落不明。小时候,每当父亲因担心我不专心学习而不让我学女红时,母亲常常用那个女孩的事来劝父亲。如果我家务做得不好,母亲同样也会用她的故事来告诫我,担心我步那女孩的后尘。其实,若非万不得已,谁会孤注一掷?没有被命运逼到墙角的人,不能理解那种无奈和光脚走过荆棘的勇气;没有在底层挣扎过,不会知晓破釜沉舟背后的心酸。《寒门》中的冯家,正是这样。
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了很多地方,接触过各种年龄阶段、不同生活层次的人。他们当中一些人的顽强不屈、自立自爱让我动容。每次到乡镇的村子里去上课,当我看着那些满身泥土的人们,用羞怯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时,我心里就会莫名的心酸,很想哭。但我选择对他们真诚友善的微笑,告诉他们,人应当活在希望之中。一个希望破灭了,就找新的希望。现实很残酷,但人应该心怀希望。
如果有父母背着孩子来听课,我会开心不已。我丝毫不介意在我的课堂上有幼儿哭闹的声音。下课时,我也很愿意满眼柔情地看孩子们清澈的眸子,伸手抚摸他们的头,不管他们身上是否干净。在那种情景下,我如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寒门跳向龙门一样。就算我明知不是每个人都能捅破命运的天花板,成功跳出命运的枷锁。但我始终希望,始终坚信,他们之中,一定会有人,可以成为命运的漏网之鱼。
那种时候,我似乎也变成了冯敬谷!
米豆 职业培训师。有作品在《中国文学》《花溪》《西部文学》《昭通日报》《昭通创作》《昭通文学》等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