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怀念姜澄清先生

 2019-06-27 20:50  来源:昭通新闻网

◆余贵林

2018年12月4日,惊悉姜澄清先生逝 世的噩耗,一阵惋惜、悲叹。

第一次见到姜澄清先生是2008年, 是 在昆明市举办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昭 通书画展”研讨会上。先生离乡数十载, 口音依然,一口地道的昭通话,倍感亲切、 和蔼可亲,让人深深的喜爱、亲近。那时, 先生已是七十高龄,把古往今来高深的学 问如闲话家常一般娓娓道来,让人豁然开 朗。还把自己的著作《三余斋随笔》赠予 我,我读完后深深地被先生的学问所折 服,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研讨会召开,昭通作者听先生从古到 今、由南到北、宇宙万物、艺术的前因后果 娓娓道来。 那时于我不过是个书画爱好 者,跟着前辈师长学艺、学做事。之后, 读了先生的许多著作,对先生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前几年,昭通市委、市政府邀请耄耋 高龄的先生回乡讲学。有一次我陪同先生 走走家乡昭通城的老街,辕门口、西街、 陡 街。辕门口是先生幼时居住的地方。一路 上参观了姜亮夫故居,姜亮夫是先生胞兄, 先生和我说了许多 “过去今朝” 。他说, 去 杭州看望兄长,兄长的生活状态、生活的要 求是简单的,白水煮肉,简单地放些许盐, 吃得香喷喷的样子。冬天里坐在书案旁, 一双脚踩在装些棉花的竹篮里,静静地写 着东西。说到此处,先生可爱地笑起来了, 他说,自己真是幸福,赶上这大好的时代。

先生说,当时他们祖屋有很多间,本 想用故居的房产售卖之钱成立贫困助学 基金,却因为各种原因没如愿。耄耋的老人一心还想着家乡,不辞辛劳多次回乡讲 学,并捐赠了姜亮夫铜像一尊于昭通,另 一尊赠予云南大学,耗资数十万。

有一次我去贵州省贵阳市学习,是中 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一次文艺导向培训学 习。去贵阳市之前,受谢崇崐老师委托, 到 先生家把其著作带回昭通出版印刷,例如 地方文献资料编辑。联系了先生,给先生 带了些家乡的“味道”,这是先生的最爱。 到先生家,先生自个儿煮虾米稀饭,用昭通 酱下着吃。我给先生磨墨,给我题了个斋 号,并题赠文集两本,盖上我给先生刻了带 去的两枚小印。去拜访先生之前,谢崇崐 老师已提前联系说明,先生整理了一个小 纸箱的资料,在回来的火车上,我不敢大 意,一路抱着纸箱回到昭通。 和先生闲聊的话语至今历历在目。 先生说,如今社会浮躁、大师横行,书画在 市场的驱使下“不安静”,书画首先是文 化,没文化的所谓大师,只停留在技术层 面没有深度和厚度。

就像先生自述所说: “我像身在兴趣这条船上任其漂流,一会 儿漂到史学领域,一会儿又漂到书画王国 里,一时兴起又写写散文、杂文,偶尔又填 词赋诗撰联,雅兴来时又搞起丹青翰墨 来,我是一个乐陶陶的文化漫游者。 ” 这种 传统文人式通达的艺术精神和醇正的艺 术趣味,正是一以贯之得艺术之道,所有 的艺术方式都只是艺术灵性和精神的载 体而已。如杯装水,随物赋形。在先生身 上更多体现了醉心艺术的 “玩性”, 他也一 再地认为: “好的书法、文章都是玩出来 的,古人写字就是写字、画画就是画画, 超 脱功利之外方能澄怀观道。”而艺术世界 的 “乐趣”, 也正是人生之旅的慰勉。

昭通出了不少默默无闻的老先生, 他们不求闻达、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都是在各自的天地里有大作为、大智 慧之人。一个真正的学者都不太计较生 活的待遇、命运的安排,他们心中装满了 艺术,艺术便是一生的修行,艺术是生命 的延续。

古往今来的学者,大成就、大作为 者,大多历尽艰辛、受尽苦难。诸如八 大、青藤,近代的石壶、大觉子,他们在世 何曾风光过,一世清欢,在艺术逼仄的道 上前行。弘一看破红尘,不是真正地看 破看淡,而是对生命意义的求索,对众生 之苦的探寻,放下红尘的牵念,走一条属 于自己之道、众生之道、生命之道,终为 一代高僧。

用先生的话说,他一生的成就是“东 成西就”。而并没以此为炫耀之能事,对 后辈青年不遗余力、谆谆教诲,直至晚年 著书立说,批注老庄,何其难得。

我一直在写一些值得尊敬的老人和 一些好玩的书画朋友,先生是我早就想写 的人。忙于各种事务,便迟迟未动笔,更 多的是不敢轻易而言先生。对于先生, 我 们只有高山仰止,敬重和怀念。

不想先生已 “离去”, 想起那最后的一 面,先生回乡讲学,陪先生吃饭、喝茶、聊 天。那一晚,先生兴意极浓,讲他的过去, 讲他的一生,讲他离乡一路走来,讲到家 人冒他之名行善之事,先生笑眯眯的样 子,像极了供养的老神仙。

在当下不端“架子”的学者实在少之 又少。先生以一生的精力和热爱,为书画 艺术理论作出了诸多的贡献。除此之外, 书法、绘画、历史、文章样样精通,被誉为 “奇杰”“杂家”,以博学多才、成就著卓而 名冠艺坛、誉播海外。即使后来先生已隐 退多年,依然被冠以“当代书画艺术理论 家”“书法家”“著名学者”“教育家”“散文家”等等头衔。在先生的《清谈录》里,有 、许多先生自述的趣事,他说许多的头衔, 他最喜欢的就是光溜溜的“姜澄清”三个 字。可见先生胸怀高远、洒脱不羁,不受 红尘功名的牵绊,不为俗世所累。

先生在《六十自序》一文中说: “十五 年来,我大体过着书斋生活,窗明几净、 心 若澄潭,每每通宵达旦地伏案爬格,虚掷 的光阴太多了,所余的岁月刻刻似金,倘 使再放弃这最后的机会,此生休矣。而这 种书斋的生活,又如此诱人,纸洁灯炽、 四 静悄悄,人生至乐,非此而何? ”

对文化的敬畏是一个学者的品德。 先生一生历经沧桑,取得了高度、深度、 广 度的 “大道”, 何其难能可贵。读一读先生 的书,看一看先生的言论,我更深深地折 服于先生有趣的灵魂,喜欢先生。曾看过 先生的一些访问录,其中有一个事让我记 忆犹新。问先生对八大、青藤有何看法和 评价。先生说,这些都是伟大的“老怪 物”, 我们是不可以轻易评判的,他们的高 度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我们只有仰视、敬 畏,我们不是他们,怎知道他们所想所为。

如今先生也成了伟大的 “老怪物”, 我 们能做的便是怀念先生,记住先生的“大 道”, 用一颗安静的心,沿着先生的 “大道” 走下去。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也 是干净、开心、快乐、自在的过程。

先生的睿智通达、机敏幽默,体现在 先生对于人间清欢的一片温情与深情眷 顾,这些正是我理解与把握中国书法、中 国艺术、中国文化重要的人格修养与生活 态度。

追思一位令人景仰的艺术前辈,就是 温习一段艺术历史、帮助我扶正艺术的 “三观” 。对于后辈来讲,无异于让我的艺 术之心,经受了一次圣洁的洗礼!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阅读昭通 群山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