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6-26 09:32(通讯员 李娇 李璇) 筑巢引凤,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扶贫车间创建中,鲁甸择优选择企业落户当地,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力实施扶贫车间创建,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随着人才、技术、资本源源不断流动,“小车间”正在撑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大梦想”。
昭通和昇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是当地较早创建县内较大的扶贫车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加工。车间内,各条流水线上工人正在有序进行电子元件加工作业。今年23岁的陈明仙来自贫困家庭,凭借自己的踏实肯干、勤奋努力,进厂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成了车间的一把手,能熟练掌握各项电子产品生产的操作技巧,升任车间小组长,每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资,她最大愿望就是带领车间的姐妹们一起实现脱贫致富梦想。
陈明仙所在的扶贫车间是今年3月份挂牌成立的,前期累计投资1100万元,能提供岗位近 1000 个。现在,扶贫车间为当地解决了600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一半以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年龄稍长、需要接送孩子、身体有残疾等现实困难群体,企业采取灵活调整岗位、灵活上下班制度,领取原材料在家加工等形式,最大限度兼顾员工利益。
在当地,像这样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创建的扶贫车间目前有15个,还有12个正在加紧建设中,主要加工电子产品、藤编制品,覆盖文屏、新街、龙树、水磨、龙头山、火德红等乡(镇)。在上岗之前,扶贫车间员工不仅享有免费岗前技能培训,培训期间每天还能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好的政策保障、门槛低、好上手、强度低让扶贫车间广受群众青睐。2019年,全县计划创建就业扶贫车间40个,目前已创建15个,吸纳1864名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628名。
在扶贫车间创建中,当地将企业发展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相结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既有效帮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解决不能外出、不愿外出就业等问题,又解除了就业人员照管家庭、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后顾之忧,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事做、有活干、有钱赚,脱贫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