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彝良县竹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示范带动促发展

 2019-06-18 09: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德华

彝良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大做强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提出:2018~2020年将新建竹产业基地12.5万亩;推广丰产培育技术,实施低产竹林改造19万亩,到2020年底,加上原有的竹林,全县竹产业基地达76.1万亩,确保投产竹林达30万亩以上,实现年产竹笋7.5万吨、竹材5万吨,竹笋产值5.25亿元、竹材产值0.25亿元,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5.25亿元以上、二产产值达4亿元以上、三产产值达0.5亿元以上),主产区竹农户均实现竹产业收入4000元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彝良县着力谱写的竹产业发展“三部曲”中,第一部就是示范带动促发展。

彝良县地处乌蒙山腹地,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很适宜竹子生长, 全县除龙街苗族彝族乡(主要巩固传统烤烟产业)以外的14个乡(镇)海拔1200~2400米的山区,都适宜发展竹产业,尤其是方竹和筇竹,是全国少有的适宜区。 

彝良县规划2018~2020年新建的12.5万亩竹产业基地,就是以方竹、筇竹为主,在14个乡(镇)科学合理布局;在北部10个乡(镇)竹子种植区,实施以笋用竹为主的低效竹林改造19万亩以上。也就是说3年要完成高效竹产业基地建设31.5万亩。平均每年要完成10万亩以上,而2018年已经过去,2018年的目标绝大部分要并到2019年来完成。为确保全县竹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彝良县以小草坝为核心,选择小草坝、龙安、两河、钟鸣4个乡(镇)相邻7个村,投资3600余万元,集中打造4万亩高效竹产业示范长廊,辐射带动全县竹产业基地建设高标准快速推进。

在资金保障上,整合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人工造林、产业扶贫资金,支持竹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4万亩高效竹产业示范长廊分四种类型(竹木套种型、竹麻套种型、竹林套种型、纯竹子种植型)进行打造。

竹木套种型,即每亩种植111丛竹子、56株苦桃树(用于天麻菌柴);竹麻套种型,即竹子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种植天麻,改变过去砍掉林子纯种天麻,杀鸡取卵、破坏生态的做法;竹林套种型,即部分已造林的地块,选择空旷的区域补种竹子;纯竹子种植型,即退耕还林,纯粹种植竹子。竹木套种每亩补助1155元,其中种苗805元、劳务补助350元;纯竹子每亩补助1077元,其中种苗补助777元、劳务补助300元;竹林套种和竹麻套种补助相对低一些。总投资3606万元。

4万亩高效竹产业示范长廊用苗采用无性繁殖分蔸苗和有性繁殖实生苗两种,种苗要求质量高,分蔸苗要求蔸径必须达到40厘米以上,一丛竹苗1米以上的老竹不得少于4根;有性繁殖实生苗采用3年以上苗龄的实生苗,每丛竹苗半年生80厘米以上嫩竹不得少于2根。

彝良县林业和草原局选择30名技术员分配到各乡(镇)培训技术、指导种植,新植竹林全部实行拉绳划线,高标准、高规格种植。

围绕示范长廊连接的4个乡(镇)7个村核心示范区,修建了1条环形水泥路,这条路不仅仅是竹林营造期间的作业路,也是今后抚育提质和采笋、采竹的作业路,更是今后发展旅游的观光、体验路。记者乘车沿几十公里的水泥路转了一圈,极目眺望,所有空地、荒地、稀疏林地都已种上竹子,而且成活率很高,据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由于采用的种苗质量高,种植规范,监督严格,成活率达到90%以上。正在竹产业示范长廊的带动下,彝良县2018年至今已完成高标准竹产业基地建设,占年度任务的90%以上,秋季即将超额完成任务。

彝良县还沿“三河三路”(洛泽河、田黄河、白水江流域和昭彝路、彝岔路、彝牛路)沿线种植景观竹林,突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已种植景观竹7万余丛。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