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色扎西
2019-06-17 14:41编 者 按
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昭通市各级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统领”,紧紧围绕以群众工作为主线的“133”工作思路,精准扣好 “四粒扣子”,着力提升 “三个组织化”程度,为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凝聚起强大合力。昭通市各级干部决战脱贫攻坚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云南组工通讯》进行了刊发,要求全省各地学习。现将《云南省昭通市各级干部决战脱贫攻坚的做法及启示》进行全文刊载,供学习借鉴。
牢记使命敢担当 尽锐出战断穷根
—云南省昭通市各级干部决战脱贫攻坚的做法及启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大政方针、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昭通市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昭通市各级干部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畏艰险、抢抓机遇,扛起责任、敢于担当,充分发扬铁军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和勇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毅力,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昂扬斗志,苦干实干、决战决胜,在巍巍乌蒙山腹地展开一场全民参与、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的脱贫攻坚大会战。
一、背景情况
昭通市是云南省的“北大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乌蒙山腹地,辖9县1市1区,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4个民族625万人,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自然生态脆弱地区、散杂居民族地区于一体。历史上的昭通,古韵悠扬、人文厚重,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是早期云南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1935年2月,红军长征途经昭通,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红色基因根植于乌蒙大地。
作为“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深度贫困地区,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难啃下的“硬骨头”。全市11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10个,其中深度贫困县7个。全市山区半山区占总国土面积的96.4%,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冷凉地区占30%,土地石漠化程度达15%,25度以上陡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5.6%,人均耕地面积仅0.9亩,且地瘦天寒,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开荒开到边,种粮种上天”“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是昭通市深度贫困地区最真实的写照。产业发展规模小、层次低,贫困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占61.99%,生产经营性收入仅占20.2%。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素质型贫困突出,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任务繁重。
面对这些“如鲠在喉”的短板和“如芒在背”的问题,昭通市各级干部以背水一战的信心和决心,以不脱贫不收兵、不摘“穷帽子”就交出“官帽子”的斗志和气魄,持续有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硬仗。2014年以来,全市贫困人口从184.37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58.83万人,累计减贫125.54万人、出列贫困村508个、摘帽贫困县2个,贫困发生率从25.71%下降至12.49%,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的建设统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探索实践以群众工作为主线的“133”工作思路。
面对昭通繁重而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着要么政治站位不高、信心不足、畏难徘徊的思想,要么对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抱着简单应付、侥幸过关的态度,更多的是融不进大局、找不准定位、理不清思路,不能真正地理解和领会如何以脱贫攻坚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为此,昭通市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最大历史挑战,高高举起脱贫攻坚大旗,“不把扶贫当负担,誓把扶贫当机遇”,系统谋划、整体破解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托扎西干部学院、市委党校等阵地强化干部培训,以“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难不难,想想当年红军来到扎西有多难”来激励各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大决战。
越是艰险越是复杂,越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昭通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的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乌蒙扶贫先锋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探索推行“干部联系支部、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每个贫困村都矗立着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户贫困群众背后都站着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确保在脱贫攻坚中,党的组织无处不在、党员作用无处不发挥。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乌蒙铁军”,市级层面以厅级领导、驻村督导员、挂钩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5个层级力量”下沉一线,引领带动县、乡、村各级干部尽锐出战,用机关沉下去带动基层动起来、实起来,用干部扎下去促进群众动起来、干起来。党的十九大代表、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带领1160户群众成立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个人先后捐资助学、救灾济困累计达56万余元,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诉求多样、期盼过高、维权意识和攀比心理较为强烈的实际,昭通市通过调研确立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和情感三个认同”的“133”工作思路,始终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工作真正成为支撑起脱贫攻坚这棵参天大树的主干。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千家万户,扎实做好群众的组织发动和教育引导工作,从收集民情、了解民意、把握实情入手,面对面把账算清楚、把政策讲明白、把思路统一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攻坚合力,努力改变简单发钱发物等状况,切实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力求在实现“六个精准”的基础上,兼顾好面上群众的利益诉求,统筹推进基础改善、产业培育等各项工作,增强群众对脱贫攻坚的参与度、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准把控每一环节,扣好脱贫攻坚“四粒扣子”,切实做到“量身定制、对症下药”。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必须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制、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昭通市各级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精准”为要义,扣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巩固提升“四粒扣子”,打出组合拳,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
扣好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对象不准、底数不清,影响了脱贫攻坚质量,导致许多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不认可,甚至滋长争当贫困户、“等靠要”等不良风气。如何扣好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确保扶贫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如何加强大数据共享和应用分析?如何发挥群众在贫困识别中的主体作用?针对这些问题,2017年,昭通市以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为契机,坚持从头再来但不是推倒重来、全面调查但各有侧重、稳中求进动态管理的要求,以县区为主体、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农户为基本对象,由驻村工作队负主责,组织2.36万名干部深入全市146个乡镇(街道)1251个村(社区)25856个村(居)民小组,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对全市129.73万户529.03万农村人口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和深入细致的走访,精准锁定了贫困对象,剔除“错评”对象2.2万户7.74万人、纠正“错退”对象1.1万户4.81万人,新纳入“漏评”对象4.42万户17.42万人,精准锁定未脱贫对象27.5万户113.37万人。通过扣好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在精准锁定扶贫对象的同时,全面精准核查了全市农村户籍、住房、教育、卫生、低保等各方面的信息。全市共清理清退不合理、不规范的低保对象10.96万人,新增11.38万人,低保工作自此建立起了规范、透明、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广大干部深入千家万户进行大走访,把摸底调查同宣传政策、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化解矛盾、移风易俗等工作有机结合,既锤炼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又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扣好精准施策“第二粒扣子”。如何避免大水漫灌?如何防止“手榴弹炸跳蚤”?如何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围绕这些问题,昭通市以“村村清、户户清”行动为抓手,整合人员力量盯到村、抵到户。通过全覆盖、无遗漏的梳理排查分析,客观准确研判,明确了到村到户的目标任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制定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和县级项目库,规划项目12大类1895项、总投资862.9亿元,其中对照户脱贫6条、村出列10条、县摘帽5条标准,脱贫保障类刚性需求资金为559.19亿元、巩固提升类项目资金303.75亿元。在此基础上,坚持对所有刚性需求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精准把控项目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以到人到户的精准帮扶确保户脱贫、村出列,以高质量的村村清、户户清确保整县摘帽。
扣好精准退出“第三粒扣子”。如何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怎样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昭通市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坚决防止错退,切实提高脱贫质量。正是在这样的标准要求下,2018年威信县、绥江县在省级第三方考核评估中,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11%、0.76%,分别比3%的国家标准低1.89和2.24个百分点。
扣好巩固提升“第四粒扣子”。围绕如何处理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昭通市以“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为载体,以自然村为单元,在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型示范村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全体总动员,从洗脸、穿衣、打扫卫生开始,把更大的精力、人力和物力放在大面干净整洁型村庄建设的全覆盖上,着力改善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展示新村新貌。在深度调研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把自下而上的精准与自上而下的统筹相结合,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培育,体现立足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确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广大群众持续发展,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巧家县东坪镇10个村(社区)在“百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中,建设灯光球场、羽毛球场、村组活动广场、村卫生室、垃圾收集池,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植树、疏通污堵沟渠。全镇新建公路46公里,硬化公路49.57公里,修建蓄水池59个,铺设引水管网116.2公里。如今走进东坪镇,绿树成荫,青瓦白墙间,院落干净整洁,这只是昭通众多村庄中的一个缩影。
(三)不当愚公当智叟、搬不动山就搬人,探索创新“进城、入镇、进厂、上楼”模式,以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推动贫困群众既“挪穷窝”更“断穷根”。
大关县悦乐镇海坝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1.8公里,海拔2200米,山高水冷地皮薄,人多地少产出低,29户苗族同胞中就有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靠荞麦、马铃薯生活,“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唯有整村搬迁才有出路。像海坝这样需要整村搬迁的自然村,昭通就有1014个。
昭通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居住极其分散、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建设成本高,生态敏感脆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而要实施搬迁,又面临着思想统一难、资金筹措难、组织实施难、配套支撑难“四难”问题。围绕搬不搬?搬多少?昭通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深刻的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认识,下大决心把易地扶贫搬迁真正作为啃下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坚决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群众搬出大山,实现既“挪穷窝”更“断穷根”,真正让人搬到人能呆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2017年末,昭通市聚焦“六类区域”,以贫困程度和客观条件为主要依据,按照“能搬则搬、应搬尽搬、整村搬迁”的原则,以集中居住规模在30户左右贫困发生率高于50%以上、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难以适应长远发展为主要标准,精准锁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8.44万户36.1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0.7万人、同步搬迁5.48万人;加上白鹤滩水电站同时期搬迁的4.5万水电移民,全市搬迁人口总量达到40.68万人,搬迁规模之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围绕搬哪里、怎么搬,昭通市立足客观条件和空间潜力,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按照“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思路,着力探索中心城区安置、县城安置、保障房安置、中心集镇安置四种模式,让贫困群众一步实现由农村到城市、农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和转变。仅2018年年底至2019年,全市就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人口21.41万人、占云南省的54.5%。立足昭通大部分县不具备县域内大规模集中安置的实际,全市统一组织实施跨县区安置7.69万人;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28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8个,昭阳区靖安、鲁甸县卯家湾两个跨县安置区人口分别达4.06万人和3.63万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为抢时间、保进度,引入中国建筑和云南建投等大型国有企业,探索工程总承包、一体化运作模式,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围绕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群众较满意”的目标,在迁出地,通过集中统一流转土地与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盘活搬迁群众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实现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斩断搬迁群众与迁出地的直接联系,让群众安心搬出大山;在迁入地,在严格执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前提下,动员搬迁群众人均拿出1.5—5平方米用于扶贫车间建设和商业开发,所有权属于搬迁群众,通过集体包租或多样式分租形式获取收益。强化“一配套两支撑”,配套建设道路、学校、医院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学、就医等问题;以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建设和公益岗位开发等为重点,广泛动员搬迁群众培训转移就业,着力强化产业、就业支撑,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仅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规划建设了1.5万亩马铃薯基地、6000亩标准化蔬菜产业园和5万平方米“扶贫车间”;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建设了2200亩高原特色绿色食品加工园、3000亩现代物流园、1万亩新植苹果基地、1万亩蔬菜基地和3.3万平方米“扶贫车间”,统筹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2019年春节前夕,经过9个月奋战的绥江县兆佳坝安置点,圆满完成33栋1865套住房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任务,1865户7144名贫困群众从大山深处欢天喜地搬入县城新居。69岁的杨顺高老人高兴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能够搬到这么好的地方,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四)坚持以高度组织化为根本,突出抓好“三个全覆盖”,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补齐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短板,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玉京村是威信县扎西镇的一个以苗族为主的行政村,海拔高、气温低,几十年来村党总支带领群众种植蔬菜、药材等产业都没有成功。2018年,昭通市通过调研论证,确定在北部8县市大力发展笋用竹产业,这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成立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种植方竹4600亩,掀起了全民种竹热潮,3年后将实现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
昭通立体多样的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孕育了苹果、马铃薯、竹子等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资源优势与产业现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为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充分借鉴云南烟草发展模式,坚持“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理念,树立一步登顶意识,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的要求,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引领作用,大力培育苹果、马铃薯、竹子、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100万亩中国南方冷凉高地优质苹果基地、60万亩立足大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优质马铃薯种薯基地、260万亩优质商品马铃薯基地、360万亩竹产业基地、20万头肉牛等种植养殖、加工基地标准化建设正加速推进,成功举办昭通苹果展销会、中国马铃薯大会,昭通苹果入选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产业支撑。
如今的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传统农业正逐步实现向现代产业的革命性突破。引进的海升集团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定位,构建种植、分拣、冷链、物流、市场营销全链条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产量与品质、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彻底改变了传统、粗放、低效的种植模式,在推动“此苹果非彼苹果”的根本性转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规范化种植的3万余亩苹果示范园,已成为全国最大单体连片矮砧密植苹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祖祖辈辈种植玉米的缓坡地上,一排排的矮砧密植苹果园蔚为壮观,其模式和机制已成为昭通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海升集团的带动下,2017年以来,昭通市规范化新植苹果11.8 万亩,改造老果园31.57万亩;2018年全市苹果销售均价较上一年将近翻了一番。昭阳区乐居镇中河村果农张学宝,全年苹果收入超过了10万元,亩产值2万多元,他逢人就说:“这主要是有了新品种、新技术,让我家有了好收成。”
昭通市北部的8个县市,将大规模竹子种植与退耕还林还草紧密结合,为广大山区群众找到了一条致富路,让长江上游生态敏感脆弱的乌蒙山片区绿起来,既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要求,又帮助群众把“绿色银行”建在山上,同时也为大规模搬迁出来的群众放心、彻底走出大山、开启新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闯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
(五)建立精准对接平台机制,以高度组织化推动劳动力稳定有序就业,将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昭通市529万农村人口中有劳动力305万,长年外出务工的就达237万,而技能型劳动力仅有13.46万人、占4.4%,且多数务工人员处于自发、无序外出状态,稳定就业难、维护权益难、工资水平低。面对如何将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支撑这一现实问题,昭通市按照“近抓外出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的思路,坚持从提高组织化程度入手,实行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挂钩联包到每一个贫困劳动力,大力开展精准到人的劳动力登记摸底和就业意愿调查,健全完善精准对接平台机制,在确保实现36.18 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中12.86万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扎实推动全市贫困劳动力有序稳定就业,以更加充分的就业支撑稳定脱贫。近3年来,全市累计培训转移输出劳动力124.2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了从自发、无序到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有体面的转变。紧紧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探索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统筹整合市内市外资源,用开放创新的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等地59家职业教育单位建立协作关系,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3.6万人,确保全市每年的“两后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并稳定就业。镇雄县泼机镇老包寨村人均耕地仅0.6亩,属于典型的资源型贫困,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2.8%,当地党委政府把外出务工作为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措施,积极加强与安徽省芜湖市等地区的合作,全村2785名劳动力中有序转移就业2347人,转移就业率达84.27%,人平均每月务工收入稳定在6500元以上。
(六)紧扣村出列户脱贫标准,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共享发展成果。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昭通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补短板、强弱项?昭通市聚焦最为突出的路、水、房、就学、就医等基础设施建设,紧扣“村村清、户户清”项目库,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在全力推进12条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同时,重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公路硬化和通客运全覆盖,贷款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101.7亿元,集中推进1.13万公里自然村公路硬化,实现50户以上不搬迁自然村公路硬化全覆盖;大力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市82.53万贫困群众饮水困难得到有效解决;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7.43万户,2019年改造农村危房8.2万户,其中“四类重点对象”5.06万户、“非四类重点对象”3.14万户,实现农村危房全面“清零”;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完成“全面改薄”校舍161.83万平方米,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彻底告别危房,11个县市区2019年可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创新办学模式和机制,引进云师大附中联合创办镇雄县分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健康扶贫力度,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486个,实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全覆盖,引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中心医院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落户昭通,助力脱贫攻坚。
三、经验启示
启示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各级干部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之钙。面对全国之最的脱贫攻坚重任,敢不敢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面对落后的产业基础,敢不敢打破常规,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机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变;面对昭通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硬骨头”,敢不敢下决心担当作为、创新突破,这是对昭通各级干部的最大考验。面对这样的大考,全市各级干部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念,矢志不渝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勇担当、攻坚克难,先后涌现出即将结婚却没有等到婚礼那一刻的90后扶贫干部王秋婷、积劳成疾牺牲在扶贫一线的驻村工作队长李永春等14名扶贫干部,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忠诚担当书写了人生的壮丽史诗。昭通市各级干部之所以能够勇于担当、攻城拔寨、不怕牺牲,最根本的精神动力就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昭通时的谆谆教诲,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斗志。实践证明:越是大事难事面前,越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勇于战胜艰难险阻、主动担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启示二:锻造一支敢担当敢作为敢碰硬的“乌蒙铁军”,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组织保证。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关键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昭通市10.7万名各级干部挂钩帮扶、无一例外,选派的4352名驻村队员常驻脱贫攻坚一线,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当中有216对“父子兵”、1284对“夫妻档”,还有572名干部“轻伤不下火线”。为牢固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昭通市明确提出了“市委每年提拔使用的干部中一线扶贫干部要达60%以上、县市区委每年提拔使用的干部中一线扶贫干部要达80%以上、市直部门每年提拔使用的干部中有扶贫工作经历的要达50%以上”硬性要求,2015年以来累计提拔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687名,其中处级干部347名、科级干部2340名;建立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扶贫一线干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特别是探索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补贴+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结构性岗位补贴制度,鼓励支持村组干部带头组建专业合作社或创办龙头企业,拿出集体收益的20%—60%奖励村组干部;制定并严格执行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先后调整、处理、问责、召回各类干部782名。动真碰硬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和涉黑涉恶问题,处理干部683人。实践证明:越是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越需要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越需要有一支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无坚不摧的“铁军队伍”。
启示三:紧扣精准要义,创新工作思路,走实群众路线,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制胜法宝。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成败在于精准。昭通市在脱贫攻坚战中,始终坚持精准思维,从精准扣好“第一粒扣子”开始,牢牢把控“六个精准”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以全过程的精准把控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立足昭通市情实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创新性地提出了“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以充分的宣传发动群众为支撑,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领导干部带头走实群众路线,特别是在精准识别中,全市万名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在逐户核实中讲明政策、算清楚账,群众感受到了脱贫的温度、体会到了干部的真诚,实现了思想认同、工作认同、情感认同。广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等活动,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扶贫不仅斩断了“穷根”,而且还扶出了志气,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实践证明:精准把控每一环节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前提,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
启示四:东西协作帮扶,社会各界参与,汇聚各方力量,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强大合力。
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机遇,与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密切协作,探索建立“1+1”“1+N”等帮扶模式,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携手奔小康”等行动,两市10个镇(街道)分别结对帮扶昭通10个县区,387个企业结对帮扶昭通296个贫困村,45所学校、21家医院结对帮扶昭通41所学校、17家医院;深入推进“1+8”框架协议落实落地,在易地搬迁、村卫生室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予以帮扶,共计支持资金6.49亿元。广东省深圳市主动沟通对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给予昭通重点支持。中国建材集团对口帮扶昭阳、永善、绥江3个县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41.5万元,并在乡村公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像这样的中央定点帮扶单位还有国家行政学院、五矿集团、东华大学、保利集团。新沪商、兴业证券、太平保险、银泰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知名企业,以及诸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积极投身昭通脱贫攻坚,仅2018年全市就得到社会帮扶资金3.28亿元。中国建筑集团、云南建投集团在时间紧、规模大、要求高的情况下,敢于啃“硬骨头”,承担了昭通市大规模集中搬迁安置建设任务,为昭通打赢脱贫攻坚战给予了倾力支持。实践证明,越是攻坚克难,越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万众一心、同心同向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