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郎磊:接过王秋婷接力棒

 2019-06-14 22: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通讯员 郎磊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王秋婷离开后的多个日夜,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她劝回辍学少年时的欣慰、找到水源时的欢呼、5.62公里山路通车时的兴奋,以及她用双手挪开扶贫路上石头的画面……

因公殉职的大关县纪委监委驻天星镇打瓦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王秋婷,在艰苦的贫困山村用真心真情书写着泥巴裹满裤腿的芳华,她的力量来源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情怀,来源于早日成为一名正式党员的初心。在王秋婷的身影中,我看到了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为了山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倾情付出和无怨无悔。这,正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王秋婷走后,大关县多名纪检监察干部主动请缨,希望到扶贫一线去,接过王秋婷的接力棒。2018年12月,我向县纪委监委提出申请到扶贫一线去,走进打瓦村与村民一起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冲刺。

驻村后,我暗下决心,要成为王秋婷那样的人,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将自己一点一滴融入这片土地。

然而没想到,第一次与群众打交道就碰了壁。

那是一个赶集的下午,我给村民作“扶贫工作要扶智加扶志”宣讲。为了打响驻村工作“第一枪”,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精心准备了一个“高大上”的讲稿。可宣讲才进行了几分钟,村民们便聊起天来,声音越来越大,使我根本无法讲下去。

如果是王秋婷,她会遇到这种情况吗?后来我了解到,王秋婷能和群众打成一片,靠的就是将心比心,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我明白了,村民们不愿意听,那是因为我的宣讲不接地气。

找到了根源,第二场宣讲我从修通道路有什么好处、房子要怎么建才符合标准、抓好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等话题入手,语言通俗易懂,并与群众进行互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次宣讲成功给了我信心,也给了我动力。在扶贫工作上,不只是水、电、路,也不只是产业和“低保”,只要有利于群众的事,只要群众有需要,我都会用心、用情、用力去做。

如今的打瓦村,安全饮水覆盖全村22个村民小组,8.46公里的土路已经硬化,11.82公里的土路即将硬化,村民“组组通公路”的梦想即将实现;屋前枇杷挂满树枝头,陌上青椒开满了花,更有王秋婷引进的77.5亩猕猴桃也牵藤上架,长势喜人。

驻村扶贫已近半年,作为参与者、亲历者,我见证着打瓦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也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那么具体而生动。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