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从卢家坪到洋芋地

 2019-06-06 09:53  来源:昭通新闻网

 ◆ 通讯员  盛学伦

近几天,按照永善县墨翰乡安排,我们荆坪村分成4个组,入户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土地、就业、就学等意愿调查。6月3日一早,我和村委会副主任王明松一行4人,直奔卢家坪村民小组开展工作。

从村委会至沙堡,公路刚硬化完不久,一路盘旋上山。到达坪河,公路已到尽头,左转进入土路,继续往山上的卢家坪行驶。对面的山越来越不雄伟,公路边的人家户越来越稀少。在一个陡坡处,路上堆满了从山崖上掉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我们的车无法继续前行,几个人连忙下车推车,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只得让司机开车返回,我们一行4人继续沿山路步行上卢家坪。

太阳越来越大,两千多米的山上,多灌木藤草,连一棵大树都找不到,只能任凭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艰难前行。终于爬上了卢家坪,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裳,我们都有一种胜利的喜悦。

卢家坪是这座大山上难得的一处小平坝,是荆坪村23个村民小组中最偏远的村庄之一,也是全村4个整组搬迁的村民小组之一。稀稀落落的土瓦房或茅草房横七竖八地躺在四周的山林之中。虽然卢家坪已通公路,但通行能力差,老百姓出行极为不便。王明松说:“今天是晴天,我们走起来还比较方便,要是雨天的话,到处泥泞,没雨鞋可不行。特别是秋冬季节,雾大雨水多,这些村民多数时间生活在雨淋淋、雾蒙蒙的环境中。”

卢家坪共有10户人家,除1户已将新房建到山下,其余9户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都将在年底前搬迁到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我们一家一户走访,有的村民到墨翰乡集镇赶集了,有的在后山树林中找天麻、独角莲等中草药,家中多数是老人和孩子。种天麻和刺老包、找山货,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地里主要种洋芋,因为缺少饲料,没有村民愿意养猪。

多数村民对未来搬迁后的生活,既充满期待和向往,也有担心和困惑。比如担心进城入镇后靠什么生活、是否习惯,现有土地、林地的收入能否保证,等等。但是,他们对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政策都充满感激,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完成调查,已是中午1点多。我们又急急忙忙下山,到猫猫石村民小组开展调查。

我们嫌走公路太绕,选择走小路。这条小路曾经是卢家坪村民下山赶集的路,公路修通后就很少有人走了,如今杂草丛生,有的地方甚至连路影子都看不到了。我们就在这条小路上艰难下行,路总不见尽头,有几次都差点摔了跟头。幸运的是一路上没有遇到蛇或野猪之类的动物,总算跌跌撞撞到了猫猫石。这个村民小组只有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在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郭富芬家,我们正忙于调查、填表,同事小谢忽然发现我右小腿上叮着一只蚂蟥。显然是在刚才的小路上悄无声息地叮上我的。这小小的生灵,早已用我的血填饱了肚子,平生第一次与蚂蟥亲密接触,也算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

我们在猫猫石很快完成了调查,又沿坪河大堰去往洋芋地村民小组。坪河大堰是墨翰人民靠人工开凿的一条灌溉水渠,从滮水岩顶上至花园村,10多公里,曾经是灌溉荆坪、花园2个村上千亩良田沃土的主干渠。坪河大堰有很多路段都悬在山崖上,走在堰埂上,让人胆战心惊,可见当年修建时是何等艰辛。我们顺着坪河大堰,翻了几湾几埂,终于到达洋芋地,此时已是下午5点多。洋芋地村民小组只有8户人家,其中有2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但我们的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原本有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当初自愿签署搬迁协议,但担心搬迁后无法生存,现在表示坚决不搬。无论我们几个如何做工作都行不通,也不愿在调查表上签字。

离开洋芋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而我们,还得走小路下山,路又陡又滑,走起来双脚打战。好不容走到早上上山的硬化公路,看到来接我们的车,疲惫不堪的我们,竟然有一种久别亲人的喜悦和幸福。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