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4-12 09:48◆ 通讯员 刘 平
吞都,彝语乃王城之意。金沙江边永善县溪洛渡镇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25公里。过去,这里是滇东北彝族的一座小都城,商贾云集,各大小寺庙香火还异常旺盛。
从永善县城驱车去吞都,一路持续爬坡,1个小时左右才到达。
吞都老街,用土夯成的土墙屋比比皆是。路面清一色石板,粗砺的石板早已被光阴磨得如玉般光滑明亮,时光在这里也被打磨得舒缓悠长。每户房前都堆有几堆干柴,房顶上不时有炊烟袅袅升腾。有户人家门前,坐着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妪,旁边有灰白相间的猫,几近开裂的土墙、老人悠然的目光、安静的猫,在下午的时光里搭配成一幅古朴的乡村图画。见此景,挂相机者纷纷举起手中“武器”调整焦距,逼仄街面即刻上演了一场“摄影芭蕾”,快门声在吞都这宁静的午后此起彼伏。
老人淡定如水,似随意配合,还有些看惯世间风云变换的波澜不惊。街上人迹稀少,得知这一时节年轻人都涌向了低纬度的南方。老人是想念远方儿孙,还是在追忆曾经的王城?我当然不得而知。
步入一户人家,墙角、路面、水沟盖板,甚至猪栏隔板上都有雕龙画凤图案的石材浮雕和粗大的柱础混杂其间,一八面锤形柱础,敦厚宽大、做工精巧。一位同行者说,此等柱础非一般人家能拥有,只有气势磅礴的房屋大殿才配得上如此的柱础。
柱础是我国古代建筑石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其作用是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垫基石。古人建房造屋时,为使与地面接触的立柱不受潮腐烂,在柱底垫一块石墩,让柱脚与地面隔开,以确保木质立柱干燥久长。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柱柱都需要柱础,既加强了柱基的承压能力,又增加了建筑屋的美观,使整个建筑物格调尽显高雅与奢华。
宋元以前,对柱础的使用和雕刻非常考究。到了明清,柱础外形和雕饰更加丰富多彩,在制作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极为完美的地步。鼓形、瓶形、兽形、圆形蟠龙、莲瓣及六面锤形等,已广泛应用于民间,只不过大都出现在富有人家及一些庙宇等较大的公共建设场所,非一般人家使用得起。柱础大小、做工及精细程度是彰显房屋建设规模及建造者富裕程度的标尺。
在吞都,现还存有老君庙遗址、古寺庙及老街。古老的财神庙在原址已被修复一新,外墙及两扇大门被艳丽色彩涂抹得让人目眩,它的周围是陈旧、灰暗得几近斑驳的老屋。财神庙大殿内,4根完好无损的石柱及房顶上灰黑的脊檩、梁柱还晃动着沧桑斑驳的光影,其余全是之后补的新料,大部分之前的石材及木柱早被当地村民挪作他用。
好在人们又重拾历史,想在原址上修复一座新庙宇。人心总在实与虚、有与无、看得见与看不见之间来回纠结。地处滇东北大山一隅的吞都,被历史烟云熏染过的彝族王城,在过去的时光里,仍躲不过事物发展的对立与统一。
那些宽大而又做工精巧的柱础和雕龙画凤的石板、浮雕,从另一侧面折射出曾经的热闹与喧嚣。吞都,这座彝族人心中的古王城,首次走近,却留下一声叹息!
来了又走,停留只是一生中短暂的片刻。驾驶员放开刹车,曾经的王城越远越小、越小越淡,淡成深山里随风摇曳时一叶灰黄的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