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4-08 16:12◆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 娟
生在土地边,长在田野里,在漫漫求学路中,她选择了农技专业,在学有所成时,她选择了回到田间地头,回到农民中间;她不是乡村教师,却在教室无数次给农民答疑解惑,用自己的知识散发光和热,用不断的学习和耐心的指导,为农民获得更好的收成。她叫汪琼,一个平凡又不普通的农技推广员。
汪琼于1990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制造专业,先后在昭通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原昭通市果技站、昭通市水果技术推广站工作,现任昭通市水果技术推广站党支部书记。刚参加工作时因其专业是农业机械制造,汪琼被分到了昭通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担任拖拉机、农用车理论教练。20世纪90年代,昭阳区交通不发达,要到乡(镇)去给学员上课,没有公交车也没有摩托车,不管严寒酷暑,再苦再累汪琼只能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和上课的乡(镇)之间。现在回想起当时艰苦的工作环境,汪琼坦言道,因为人年轻,干事创业充满了激情,再艰难也不觉得苦。从事20年的农业机械理论培训工作,汪琼共培训拖拉机、农用车驾驶员8563人。她于2002年获得市政府“农业工作先进个人”表彰,2003年获得省农业厅“优秀农机教师”表彰。
2013年,昭通市农业局成立昭通市水果技术推广站,大力发展昭通特色水果产业,汪琼被调到了该站担任党支部书记,从事苹果技术推广工作。从一个机械理论培训讲师到水果技术推广员,汪琼不断地努力学习,向书本学,向有经验的专家学,向果农学,逐渐成长为技术专家。由于工作需要,她三天两头要往果园里跑,从镇上到村里,从这片地到那片田,昭鲁大地的苹果园里,到处都留下了汪琼的足迹。春天,苹果花开,汪琼指导果农追肥、打药;夏天,疏花疏果;秋天,采摘销售;冬天,修枝塑形。她常年扎根田间地头为广大果农提供技术指导。这一路走来,汪琼感慨地说:“不管做什么工作,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只要认真研究,努力学习,总会干好的。”
在工作的这些年里,汪琼靠着对细节的观察力、坚韧的意志力和乐观的性格,真正融入到了农民群众中,也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和信赖,更为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为了让苹果提质增效,2013年昭通实施苹果老果园改造,汪琼和单位的专家被分派到各个乡(镇)为果农作技术指导,让果农剪掉苹果树低矮大枝,使其光照充足,方便采摘、施肥、打药,提高苹果质量。可是果农担心产量下降,舍不得剪掉。汪琼一次次走进果园里为果农指导,不厌其烦地讲解相关技术。次年,当看到剪掉低矮枝条的果农收获的苹果个个又大又圆,香甜爽口,很多果农服气了,积极运用新技术,剪掉低矮枝条,提高苹果品质。近5年,汪琼累计推广老果园改造40万亩,指导示范新植10万亩,培训果农近万人次。
春天,桃花、梨花、樱花绚烂绽放,汪琼独爱苹果花。苹果花不起眼,它不像桃花、樱花那样娇艳夺目,花开时,苹果花很快就会被绿叶遮住风采,可是每一朵苹果花让汪琼看到的是一个个即将成熟的果实。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果农家苹果园里的苹果像玛瑙一样挂满树枝时,汪琼非常欣慰,这带给她最大的成就感。她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苹果花,朴实无华。
为了更好地服务果农,汪琼在工作中不断坚持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将经验整理成论文发表,参与制定《绿色食品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范》6项标准并颁布实施;2015年参与《昭通市苹果综合技术应用与推广》编印获得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016年参与《苹果新技术集成及标准化生产应用研究》编印获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7年参与《昭通苹果标准化体系建立与推广》获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18年参与《昭通苹果老果园标准化提质增效改造技术集成与应用》编印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她为昭通苹果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29年的工作中,汪琼从一个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内心充实,且依旧活力满满的农技工作者。她始终坚持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的最前线,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及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实践中,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果农实现增产增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