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

 2019-03-21 09:44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

手机显示凌晨3点,张熙睁着眼睛躺在黑暗的卧室,手机屏幕的荧光照亮了脸庞。窗外,整座城市已然熟睡。她的生活看似很充实,网络社交平台经常更新,有电影、美食、出游……唯独丢失了睡眠。而她只是众多的失眠者之一,有许许多多患有睡眠障碍的人群,不分男女老幼。

自2001年开始,每年的3月21日被设立为世界睡眠日,提醒人们关注睡眠健康和质量。

一千个失眠者有一千个故事

张熙越来越不知道应该如何入睡,本该是种自然而然的能力,于她而言却很“奢侈”。在常人看来,只需闭上眼,等待困意袭来,不知不觉进入梦境即可。张熙却只能闭眼,又睁开,如此反复,毫无睡意。

拿起放在枕边的手机,一条条刷完朋友圈,翻完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查看微博的各个分组……所有社交平台浏览了一遍,睡意依旧没有来,时间已悄悄流逝。

在张熙辗转难眠的同时,汪婷彻底醒了,看着漆黑一片的天花板,她尝试着再次闭上眼睛。但想到周围的同龄人纷纷步入婚姻殿堂,而自己工作上一直没有突破,眼睛再次睁开。睡前喝杯牛奶、用热水泡脚,她都尝试了,但仍然会深夜清醒,会焦虑,全无睡意。失眠就像是一片沼泽,越恐慌挣扎只会陷得越深。

除了年轻人,老人和小孩也各有各的“心病”。71岁的王涛,被失眠困扰已有9年。退休以后彻底闲下来的生活,以及曾突发脑梗,给了他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从晚上偶尔惊醒,到经常难以入眠,他只能频繁上厕所,或是坐在客厅对着墙说话,以此抵抗漫漫长夜。

而白天,王涛又常常犯困,才在沙发上坐了一会,鼾声已经响起。看着镜子里脸上越来越深的纹路,他愈加恐慌,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像新闻里报道的一样,因失眠而猝死,或是睡着后就再也醒不过来。

女孩小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懂事听话。但近来,家人眼中的乖乖女成绩不断下滑,脾气也变得急躁,晚上难眠,白天没精神。小苏说,高考太重要了,不敢输、输不起,但现实与理想之间,往往存在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她每一天都焦虑不已,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在深夜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只能心烦意乱地等待黎明到来。

云南仅四成青少年能睡8小时以上

睡觉是大事,但一直以来,睡眠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1994年,中国科协和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睡眠研究会,国内睡眠医学开始渐渐发展起来。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正式将世界睡眠日引入国内,并陆续发布多项关于睡眠的调查研究。人们对睡眠医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了深层次解读,也愈加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

2017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7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显示,18岁到44岁的青年群体整体睡眠情况令人担忧,有多达76%的人认为睡个好觉是件难事,压力与焦虑成了中国青年睡不好觉的罪魁祸首。两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仍然有很多人被失眠困扰。

今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调查群体集中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7万名6至17岁的青少年和儿童,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我国62.9%的6至17岁青少年儿童的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云南的青少年睡眠时长超过8小时的比例处于35%至40%之间。

6至12岁孩子的睡眠时长应该在9至10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应在8至9小时。而调查却显示: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初高中阶段)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81.2%,而6至12周岁孩子的这一比例则为32.2%。这足以说明,青少年儿童普遍睡眠不足。

调查发现,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占67.3%。调查结果显示,周一至周四晚上11点,仍有8.64%的学生忙于作业。其次是电视、手机、电脑等产品,占27.1%;噪音、声光、空气等睡眠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儿童睡眠状况的影响占24.8%;家长的睡眠状况对孩子的影响则占18%。还有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家庭晚餐习惯不规律、游戏、运动、疾病等,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状况的因素。

“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平板电脑,对孩子睡眠状况的影响挺明显的。”苏澜有一个6岁的女儿,她表示,有些家长会为了让孩子安静吃饭,用手机放着动画片哄孩子,丰富的画面色彩很容易让孩子沉迷。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游戏,在家里的时候她都是陪孩子一起看书,每天晚上10点准时让孩子睡觉。

“睡眠问题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中国睡眠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睡眠状况与身体发育、智力发育、认知能力、学习成绩、性格、健康状况和肥胖等有密切关系。谈及如何改善孩子的睡眠,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和全国相关睡眠研究机构联手推动睡眠科普教育,让全社会意识到青少年睡眠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失眠者求助医生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蜀云见过太多睡不着的人,甚至因失眠而自杀的都有。

不同于省精神病医院其他科室,睡眠医学中心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区域,分为睡眠门诊、睡眠检测室、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室、经颅磁治疗室、音乐治疗室、认知功能评估室以及住院部等。来就诊的患者,医生会根据问诊、心理评估、体格检查结果,给予诊断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主要是以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会尽量少用药物,而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

记者见到杨蜀云时,她刚刚接诊了24名患者。1年前睡眠医学中心才成立时,每天平均接诊还不到10名患者。

杨蜀云告诉记者,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更重视睡眠质量,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抑郁、焦虑以及睡眠障碍的人大幅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有38%的人睡不好,需要专业的睡眠医学服务。

云南的睡眠医学起步较晚,2016年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17年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成立睡眠医学中心,2018年3月21日该睡眠医学中心开设睡眠门诊,杨蜀云是云南从事睡眠医学较早的一批专业医师之一。

“睡眠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现代医学的多个学科,如呼吸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精神科、口腔科等。”睡不好可能更多与精神、心理问题有关,甚至是抑郁症、焦虑症的早期症状,也可能继发于心脑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因而,云南开设有睡眠医学中心的医院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睡眠医学中心主要治疗由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睡眠问题,而杨蜀云和同事们则专注于精神和心理问题导致的睡眠问题。

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好都要重视

在杨蜀云看来,生活的边边角角都可能是引发失眠的压力。她接诊过的患者中,既有因学业压力造成失眠的13岁儿童,有因沉迷游戏债台高筑而失眠的22岁青年,也有因为躯体疾病后伴发焦虑、抑郁情绪而出现失眠的80余岁老人。

“失眠的影响是很严重的。生理上,睡眠不足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记忆力明显下降,引起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心理上,失眠与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甚至是精神分裂等都有关联。因连续熬夜,发生猝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杨蜀云说。

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都被称为睡眠障碍,3个月以上才构成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失眠和成病之间有一段难以界定的距离。杨蜀云说:“如果失眠对生活造成影响了,自己无法调节,就可以来医院看了。”

当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不仅会进行规范评估及诊断,也会进行睡眠健康教育。“睡眠也有生物节律,需要人们认识及遵循。有些人作息很不规律,久而久之,生物钟就随着晚睡的习惯改变,浅睡眠增多,一旦遭受压力就很难睡着。”

杨蜀云建议,想要有好的睡眠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定期锻炼,增强运动,也可以尝试听听音乐、阅读休闲书籍等,只要能够让自己身心放松的“小习惯”都可以尝试;白天不能补瞌睡,更不能赖床,午睡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睡前少使用电子产品,包括玩手机、刷微信、追剧等,睡前少做“烧脑”的事情,学会放下烦恼的事情或者做好工作计划等。睡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要总想着去控制,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体验,接纳焦虑、抑郁的情绪,保持内心平静,瞌睡自然就来了。(昆明日报记者 张晓莉)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健康 
捐赠信息